?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策略探討

2021-10-21 08:52伍文榮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小學

伍文榮

摘要:在我國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推行的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迎來了新的要求與挑戰,教學工作者們要想實現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就應當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進行關聯,采取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與感悟,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進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高效性。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策略

引言

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道德與法治是小學教育的基礎科目,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珍惜童年生活的價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精神,積極發揮小學生的主體性,選擇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從生活出發進行德育和思政教育,以獨特新穎的活動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把小學生帶入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提升小學生認知、表達等能力,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1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小學中采用道德和法治教育應該與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相聯系,促進學生的實際技能和自主能力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將課堂教育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可以通過列舉一些與學生學習的知識相關聯的具體例子,在學習過程中引入生活方式和社會事件,不僅促進學生視野的開拓而且能鍛煉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的動態變化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因此,在小學一級,應提供生活技能教育,提高學生的生活自主能力以促進道德和法治。

1.2促進學習積極性提升

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建立在教學模式的轉變上,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模式比較陳舊,學生需要面臨枯燥乏味的知識灌輸教學,加上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比較嚴格,最終導致學生和教師關系疏離,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不過在生活化教學策略的作用下,課堂教學環境和師生關系都得到了有效改善,學生可以在教師創建的生活化學習場景中進行輕松、愉悅的學習,從而掙脫思想上的束縛,在交流中不斷驗證教學內容的正確性,發自內心地接受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知識,更加主動地在生活中踐行課堂所學。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2.1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學生道德培養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校和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因為思想道德品質可以使學生擁有充分的自我認知,并逐步樹立自信心,使學生在獲得豐富的學科知識的同時,也促進自身人格的形成。因此學校要積極加大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精力投入,要讓教師改變原有傳統的教學觀念,將道德與法治的知識融入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如在學習“我們所了解的環境污染”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上播放與環境污染相關的視頻和圖片,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述環境破壞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讓學生檢討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出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并要求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學生在班級里不隨便扔垃圾,及時做好值日工作,在外出游玩時,垃圾要及時清理,不能將垃圾遺留在公園里,通過這些方式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2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為更好地開展生活化教學,教師應善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下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這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感同身受,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自己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精彩紛呈的課堂小活動等多種方式營造相應的生活情境,將學生快速帶入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3活動參與,探究生活

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是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提倡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道德與法治教學只有回歸生活,才能夠完善小學生的社會認知。道德與法治觀念的形成需要小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和生活探究,道德與法治只有經過實踐活動才能真正內化于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一些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的實踐活動,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讓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生活探究,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生活實際,選取小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案例作為活動素材,讓小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游戲競爭等,再現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使小學生在表演中學到社會規范和法治知識。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發現生活中的經驗。在課后,教師可以給小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性的作業內容,讓他們通過生活觀察、生活調查或網上搜索等方式,真正深入生活中,去觀察生活,探究生活、體驗生活,了解社會生活的千姿百態,正確認識生活中的真、善、美。

2.4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增添生活元素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學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考慮到傳統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觀念比較落后,只是簡單地將書本知識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出來,完全沒有體現出對實踐的思考。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應當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調整,提升對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應用能力,在充分結合教材的基礎上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教師完全可以借助網絡資源準備教學內容,用圖片、音樂和視頻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多種感官體驗下進入課堂學習中。例如,在“請到我的家鄉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講解完書本中的內容以后,引導學生講出本地風俗,然后再展示對應的圖片、視頻材料,并且向學生講述風俗背后的美好愿景和多樣情感。在直觀的風俗體驗下,學生會把課堂教學內容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認識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了解本地區的風俗習慣,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加強對生活的關注,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學來的知識理性看待生活中的各種現象。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其非常符合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特征,也符合我國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教學工作者們可以采取創設生活化情境,引用生活性案例,開展生活化討論,組織生活性實踐等具體性措施,必定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文中很多觀點都是筆者的個人淺見,關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方面還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與策略,需要相關教學工作者們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賈小平.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2021(09):97.

[2]蔣穎穎.關于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家長,2021(04):77-78.

[3]劉琴.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實踐[J].科技資訊,2021,19(03):160-162.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小學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材研讀思考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新課程背景下歌唱教學方法的探討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