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基于兒童文學的小學語文童話故事教學策略

2021-10-21 02:39蔡曉紅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童話故事兒童文學小學語文

蔡曉紅

摘要:童話是兒童文學中的主要表現形式,因故事內容具有多樣性、夢幻性、擬人性等特點而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開展童話故事教學不僅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想象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童話故事

引言:

童話故事是每一位兒童都非常喜歡聽的一種故事類型,與其它故事類型相比,童話故事具有更強的童趣性和藝術性,因此其內容更加容易吸引兒童。也正是因為童話故事的這一特點,在開展童話故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從童話故事自身特點出發開展教學,設計出更加適合兒童心理的童話故事教學方法。文章探索具體的教學方案。

一、兒童文學視角下開展童話故事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兒童之所以喜歡童話故事是因為童話該是中的每一個情節非常吸引小學生,在很多小學生心目中童話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自己,然而小學生這種強烈的心理想法卻很難在現實生活中實現。盡管目前有些教師已經開始有意識的為學生創設一些角色對話、講臺表演等趣味活動,但由于情境創設水平不高導致學生實際體驗效果難以得到保證。第一,很多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往往采用已有的教學道具創設情境,學生與道具之間缺乏一定的互動。第二,情境創設與童話故事之間的聯系不緊密,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無法更好地沉浸在其中,學生體驗效果自然難以保證。集中式教學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師依然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開展童話教學,盡管學習內容深受廣大小學生的喜愛,但由于教師需要顧及全班同學的學習情況,很難了解個別同學的內心想法。每一位小學生內心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想法,小學生沒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與教師分享,也就無法更好地透過童話故事內容體會到童話中的內在趣味。

二、兒童文學視角下的童話故事教學策略分析

1. 將理論講授與童話欣賞分離,還原原有童話魅力

為了更好地將童話故事原本的魅力融入到課堂之中,教師可以嘗試將理論講授與童話欣賞教學活動分離開,通過單獨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從整體的角度欣賞童話故事,感受童話故事中情節的發展脈絡,進而引導學生加深對童話故事的整體印象。在分離的策略設計上教師可以從如下兩個角度展開。第一,先開展童話故事欣賞,再通過趣味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童話故事中的字、詞、句展開自我學習。由于前期學生對童話故事已經產生極大的興趣,再讓學生自學時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童話故事閱讀與分享的自主權完全交給學生,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是否對童話文章中的基礎語言知識展開學習。在小組合作結束后教師不需要檢查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章情況,但需要加大童話故事內容的檢驗。通過上述兩種將理論講授與童話欣賞相分離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證童話故事的完整性,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對童話故事展開欣賞,降低學生欣賞童話故事過程中的心理壓力,發揮童話故事對小學生的教育作用,提升學習效率。

2. 發揮信息技術特點創設情境,優化學習體驗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小學教育中逐漸進入到智慧教育時代,這一時代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的諸多便利性,不僅一些必須在現實生活中才能看到的形象可以通過數字化設備輕松看到,而且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見到的景象也可以通過數字化設備創設出來。一般情況下,童話故事中的很多人物、故事、發生背景都脫離現實,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更加真實的體驗情境,鼓勵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開展更加豐富的趣味實踐活動。第一,教師可以根據童話故事內容為學生創設基本情境及道具,比如在講授《白雪公主》時,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們準備白色裙子、小矮人道具,并利用電腦、投影儀創設情境。第二,情境創設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童話故事體驗活動,體驗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展開個性情境創設及體驗活動,鼓勵學生運用數字化技術創設更加富有個性化的情境。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搜索引擎收集更多與童話故事相關的圖片或動畫,配合有趣的音樂打造一個“三維立體”的情境。第三,情境創設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開展體驗活動,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體會童話故事的情節發展,了解童話故事中不同人物的特點。

3. 組織多元化趣味教學活動,尊重兒童個性表達

在組織并開展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體驗質量,更應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獨特的想法表述出來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內心情感,提升學生對童話故事的理解程度。第一,開展趣味猜想活動,童話故事具有很強的想象空間,不論是故事的結局還是故事中間都會有很多沒有交代清楚的故事細節,作為教師可以將這些細節轉換為題目讓學生開展想象,并通過自我組織語言的方式將想象內容表述出來。比如在講授《丑小鴨》時,教師可以提取“丑小鴨變成大天鵝”的這一場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當那些曾經嫌棄‘丑小鴨’的動物們發現丑小鴨變成‘天鵝’時會有什么不同的反應呢”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與其他同學展開交流能很好地起到個性表達的目標。第二,開展個性表演活動,發揮小學生善于表演的特點,鼓勵學生們將自己對童話故事的看法通過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在講授《七色花》童話故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這樣一個主題:“假如你有一個七色花,你將如何使用,使用前后會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惫膭顚W生圍繞這一主題將自己內心深入的“想法”呈現出來。

結論:

總之,童話故事因其內容富有夸張、象征、擬人等特點而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借助童話故事開展教學不僅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想象空間,還對提升兒童表達能力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于艷萍. 小學語文低年級情境式寫話教學探討[J]. 教育界,2021,(28):11-12.

[2]劉思琪. 淺談童話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N]. 黔西南日報,2021-07-09(007).

[3]許娟.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分析及策略探討[J]. 安徽教育科研,2021,(19):21-22.

猜你喜歡
童話故事兒童文學小學語文
刊首語
童話閱讀
童話故事引入美術教學的策略研究
讓童話浸潤童心
什么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才算優秀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兒童文學更需要成人關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