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眾文化活動中傳統文化的傳承思考

2021-10-22 13:38任倩
魅力中國 2021年30期
關鍵詞:民眾群眾傳統

任倩

(龍口市第二文化館,山東 龍口 265701)

我國傳統文化具有數千年的傳承歷史,文化底蘊、歷史氣息十分豐富,有助于推動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群眾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其建設成效對于群眾文化精神需求的滿足以及中國文化的繁榮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在新的時代下,通過梳理、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科學融合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不僅能夠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還可以促使群眾的生活品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因此,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需大力傳承傳統文化,切實改善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效果。

一、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價值

全球一體化推進過程中,國家、民族間的文化交融深度持續拓展,外來文化在極大程度上沖擊到中華民族的本土文化,對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造成了深遠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要將傳統文化深度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進行豐富,這樣不僅群眾的文化素養可以得到提升,還能夠為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提供促進作用。首先,繁榮中國文化。民族文化在民族復興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中華民族能夠一直屹立于世界之巔,民族文化滋養是很重要的原因。新的時代下,國家將文化自信戰略提了出來,通過緊密結合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可將中國文化新時代氣息彰顯出來,促使中國文化得到豐富與繁榮。其次,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目前,基層群眾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極大程度上的改善,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日益擴大。通過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群眾文化活動中,能夠促使群眾文化內容得到有效豐富,有助于群眾文化審美水平的提高,進而推動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1]。最后,創新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彰顯了中國的軟實力,能夠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精神支撐。目前,東西方文化間的沖突、交融趨勢顯著增強,迫切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過去由于傳統文化具有相對固定的表現形式和傳播路徑,導致對其創新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而通過在群眾文化活動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對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傳播路徑等進行創新,促使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得到增強。此外,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明顯,其蘊含的道德觀念層面要求與規范等內容在新時代下依然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通過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當中,能夠有效傳承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與信念智慧,在規范民眾言行的基礎上,提升民眾的品質水平,進而為社會文明發展、民族偉大復興提供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群眾文化活動中傳統文化的傳承路徑

(一)有機結合傳統節日

傳統節慶的文化向心力較強,能夠將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感激發出來,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通過將傳統文化節慶內容引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可將民眾假日相聚的傳統習慣利用起來,擴大群眾文化活動的群眾基礎。特別是近些年來,受外來文化沖擊的影響,出現了文化失憶、有害文化等問題。而通過將群眾文化活動與傳統節日結合起來,能夠對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有效宣傳,不僅群眾的身心得到舒暢,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也可得到提高。在具體實踐中,一方面要充分重視傳統節慶,引導民眾將傳統節慶的精髓繼承下去,結合新時代的特征針對性改造和創新傳統節慶,促使傳統節慶的制度局限得到打破,群眾文化活動得到豐富與充實[2]。另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需將組織引導職能發揮出來,結合地方民眾的實際需求對多元化形式的民俗活動進行策劃,幫助民眾在活動參與中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深度感知,促使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得到提升,民族凝聚力得到增強。例如,在元宵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中,可將猜燈謎、主題書畫展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起來,這些活動不僅趣味性十足,又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可給予人民群眾有效的熏陶和感染。此外,也可對傳統節慶文創展覽進行策劃,將傳統節慶的文化傳承、創新成果等展示給廣大民眾,促使群眾了解、傳承傳統文化的興趣得到充分激發。

(二)融入傳統樂器和詩詞文化

音樂是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重要元素,發揮著烘托氣氛等功能。為充分體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傳承載體作用,可引導民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融入傳統樂器,包括二胡、琵琶等,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渲染群眾文化活動的氛圍,還可以促使群眾文化活動的觀賞性得到增強,進而帶動更多的民眾參與進來,主動傳承傳統文化。同時,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時代特性明顯,感染力較強,能夠為群眾文藝創作提供素材與靈感。因此,工作人員可將詩詞文化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如以曲譜演唱經典詩詞作品等,這樣創作者、觀眾的文化自信皆可得到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感染力、影響力也可得到擴大[3]。

(三)加強政策扶持

傳統文化的傳承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因此,相關職能部門、廣大人民群眾需深度參與進來,共同推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近些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各個地區的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需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建設傳統文化基礎設施,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設施保障。其次,要將信息技術充分應用過來,對傳統文化傳承主題的課程等進行開設,以便促使時間、空間的局限性得到有效打破。例如,可將傳統文化方面的課程視頻上傳到數字化平臺中,民眾借助于終端設備即可對傳統文化知識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4]。新時期下,年輕人的信息接受方式發生較大的變化,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引入,能夠將年輕人主動了解、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調動起來,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此外,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時,職能部門需將正確的文化導向樹立起來,對傳統文化中的正能量進行深度挖掘和大力宣傳,促使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得到樹立。在活動實施過程中,不能夠單單追求形式化,而是對其文化內涵進行挖掘和豐富,以便將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意義充分體現出來。

(四)豐富活動類型

群眾文化活動是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關鍵途徑,也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載體。因此,要積極創新活動形式與內容,將傳統文化全面滲透于群眾文化活動當中,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礎上,高效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首先,在群眾文化活動實施過程中,可將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活動組織起來,如知識問答競賽、古詩詞誦讀大賽等。通過比賽機制的引入,文化活動的趣味性可以得到有效增強,將人民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向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有效融入傳統文化,進而熏陶民眾的思想觀念[5]。其次,要對傳統文化傳播途徑進行拓展,將多角度、立體化的傳承體系構建起來。在具體實踐中,一方面可與社區、企業等主體聯合起來,共同對傳統文化主題活動進行策劃和組織,營造十分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可將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講座活動組織起來,人民群眾在參與講座的過程中將會對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促使人民群眾的精神思想境界得到升華。例如,龍口市每年定期舉辦孝德文化節,傳承與弘揚孝道文化。孝德文化節的活動類型眾多,包括金婚慶典、新二十四孝賢表彰等,吸引了大量群眾參與。最后,要將傳統文化的培訓活動組織起來,于活動中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包括曲藝、書法等。在實施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善于挖掘凸顯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元素,如刺繡、民居雕刻等,將地方民眾的參與積極性調動起來。

(五)注重創新與發展

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時,需將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樹立起來,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活動中,將糟粕文化剔除掉,促使傳統文化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弘揚與發展。工作人員要深入、廣泛的了解傳統藝術形式,從群眾文化活動層面更加豐富的表達傳統文化。為切實發揮群眾文化的精神引導職能,工作人員還需要在群眾文化活動中融入一系列新內涵,對新時代的主旋律進行弘揚。通過融合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新精神,促使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得到進一步豐富。此外,我國具有十分遼闊的地域,不同地區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因此,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需將當地的生活實踐、文化特征等充分納入考慮范圍,以便更好的熏陶和引導地方民眾。工作人員要對地區文化中適宜向群眾文化活動中融入的內容進行積極挖掘和利用,充分凸顯群眾文化活動的地域特色,逐步塑造出優質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6]。以龍口市的“黃縣抬閣”為例,其一般在民眾嫁娶婚慶、春節、元宵等喜慶節日與事件中演出,融合了吹奏、鼓樂、秧歌以及抬閣等多種表演形式,將地區鄉土文化、地域特色等充分展現出來,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同時,黃縣抬閣具有十分廣泛的表演題材,對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進行了反映,有助于引導現代人民樹立正確的生活理念與道德觀念。因此,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時,可對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大力弘揚。相關部門及人員要引導地區民眾積極傳承這一文化遺產,將新時代元素融入進去,創編出更多體現時代精神與內涵的節目,這樣不僅群眾的文化生活可以得到豐富,又可以創新發展傳統文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既可以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進行豐富,又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因此,相關職能人員需充分明確傳統文化的傳承意義,探索傳統文化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傳承路徑,有效推進群眾文化事業的整體發展。

猜你喜歡
民眾群眾傳統
兌現“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烏克蘭當地民眾撤離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多讓群眾咧嘴笑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讓博物館成為“民眾的大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