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中中醫學家的仁愛濟世精神

2021-10-22 08:41王一方
中國醫學人文 2021年11期
關鍵詞:濟世抗擊抗疫

/文 王一方 甄 橙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有一支白衣執甲的隊伍特別亮眼,那就是中醫抗疫軍團,得益于我國三駕馬車(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格局,代表著中國特色的中醫學一直參與了各種突發傳染病的防控。1954年石家莊乙腦流行,當時沒有特效藥和疫苗,蒲輔周老中醫以“蒼術白虎湯”遏制了流行的勢頭;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中日友好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采取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方法處置患者,病死率明顯降低,挽救了許多重癥患者的生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武漢,中醫再次請纓,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批準了他們的參戰請求,張伯禮、仝小林、黃璐琦院士都在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的一批中醫頂尖的溫病專家劉清泉、王玉光、李修洋、苗青、張忠德悉數登臨赴武漢的專車。據中醫藥方網2020-03-06發布,赴武漢國家中醫醫療隊及專家高達773人。第1批國家中醫醫療隊(35人),幾乎囊括了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主要臨床精英。

這批中醫專家奔赴武漢,肩負著創新中國抗疫方案的使命,實踐證明,在一種不明傳染病偷襲人類,特效藥缺如,疫苗滯后的情境下,以中醫辨證論治思維應對疫情防控具有獨特的優勢,根據臨床總結報告,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不僅有效,而且富有特色,特別是在防止急癥轉重癥,及加快輕癥康復方面,作用突出。這些來自中國的經驗,正在為國際社會防控疫情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生長在中華大地的中國醫學與中醫學家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精神滲透在骨子里,流淌在血脈中,它源于先賢的教誨與示范,孫思邈在《大醫精誠》明訓:“凡大醫治病……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崩顣r珍《本草綱目·序》有言:“夫醫之為道,君子用之以衛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辈粌H要繼承古人的濟世情懷,更要以中醫特有的診療思維與技術解百姓于倒懸。

2020年2月,張伯禮院士以古稀之年,臨危受命,率團前往武漢。17年前,抗擊“非典”前線,他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庚子新春,他再次逆向而行、披荊斬棘。這位有著33年黨齡的老黨員發愿“國有危難時,醫生即戰士”“人民的需要就是使命”,在武漢抗疫的82天里,他馬不停蹄、不懼危險,深入醫院、社區,會診病患、調查疫情、籌建方艙、調制處方……截至方艙“休艙”時,564名患者零轉重癥、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張老卻終因積勞,導致膽囊炎復發,在武漢進行了膽囊摘除手術。

身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組長的仝小林院士,2020年1月24日除夕趕到武漢,下車伊始,就馬不停蹄做好三件事:一是和其他專家一起制定和修訂從三版到七版的診療方案,包括制定恢復期的診療方案;二是在武昌區政府、湖北省中醫院支持下,短期內給病人大面積發藥,針對隔離人群,對發熱的、疑似的,還有已經確診的輕型、普通型,用的是當時的通治方,叫寒濕疫方。這一做法后來在整個武漢及周邊地區廣泛應用;三是推動一些大醫院進行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在降低病亡風險上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1月29日把藥物通過社區服務中心發放到病人手中。5天里共發放了72.3萬劑。

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的廣東省中醫院溫病專家張忠德被稱為“逆行大師”,2020年除夕夜逆行武漢,再到2021年轉戰河北石家莊、云南瑞麗、江蘇南京……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張忠德深情地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想到自己有抗擊“非典”的經驗,而且一直研究呼吸系統及傳染病相關??浦R,去那里最合適。電話一來,我沒有任何猶豫,立刻投入戰斗?!睆堉业掠米约旱闹腔酆土α?,為中西醫結合抗疫貢獻了“中國方案”。

如今,中國抗疫成績斐然,功勛卓著的中醫抗疫將士們正在細心品味內心的神圣感,回望疫情之初快速反應、奮不顧身的道德力量,更加認真地總結中醫藥抗疫的原理和路徑,學習借鑒現代醫學的循證方法,探尋“靶點”(特效藥)與“拐點”(控制病情遞進,尤其是控制炎癥風暴),靶器官(呼吸道)與全人(身心社靈撫慰),藥療(抗病毒、抗炎)與體療(八段錦),器官系統護理與經絡護理的辯證關系,為未來中醫、中西醫結合應對突發傳染病提供堅實的學理基礎。

猜你喜歡
濟世抗擊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畫”說抗疫
暖春戰疫 攜手春天 抗擊疫情
抗疫之歌
團結抗疫
成宏:妙手不負懸壺志,仁者長懷濟世心
抗擊疫情 我們在一起
齊心人定勝天
——為團結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而作
眾志成城 團結奮進 抗擊疫情
易醫戴耘:國內海外濟世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