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臟血管性病變與淋巴瘤CT鑒別診斷

2021-10-25 06:47付文榮李剛鋒雷學斌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21年3期
關鍵詞:血管性脾臟淋巴瘤

井 勇,付文榮,李剛鋒,雷學斌,袁 逍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放射科,陜西 西安 710038)

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其疾病譜相當廣泛,脾臟病變越來越被臨床及放射科醫生所關注,脾臟實性病變以血管性病變與淋巴瘤最為常見[1-2],兩者臨床路徑截然不同,因此,本文探討血管性病變與淋巴瘤CT表現,旨在治療前準確評價脾臟病變。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5月至2019年6月經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病理證實的脾臟血管性病變11例,淋巴瘤9例(排除3例僅表現為巨脾病例),18例行脾臟手術切除,2例行經皮穿刺。年齡30~71歲,平均52.6歲。13例女性,7例男性。無癥狀者16例(80%),左腹不適者3例(15%),感乏力者1例(5%);2例(10%)伴有乙型病毒型肝炎。

1.2 檢查方法

患者行腹部平掃及增強CT檢查,掃描范圍視個體而定,采用PHILIPS256層CT(BrillianceiCT)。CT掃描參數:管電壓120 KV,管電流依個體情況而定,螺距0.984,矩陣為512×512,重建層厚和層間距均為5 mm;增強CT掃描右肘靜脈以3 mL/s速率團注碘佛醇(320 mg/mL,用量1.3~1.5 mL/kg)及40 mL生理鹽水后,監測腹主動脈CT值,>100 HU時采集動脈期圖像,分別間隔20 s、40 s采集靜脈期及延遲期圖像。

在圖像存檔和通訊系統(PACCS)測量脾臟大小、病變大小、數目、有無液性區、鈣化、平掃及增強CT值。影像評估由兩名高年資醫師完成,意見不統一時協商結果。①脾臟大小用脾臟指數[3]評估;②病變大小用其軸位、矢位及冠位直徑的均值評估;③增強掃描感興趣區(Regionofinterest,ROI)參照平掃畫取位置、面積相近的ROI,平掃CT值<20 HU且增強后CT值變化<10 HU認定為液性成分;增強后病變CT值與平掃CT值之差為增強幅度;④病變數量≥2認為是多發;⑤本文旨在區分兩組直接CT征象的差別,故未統計淋巴結腫大及鄰近組織侵犯。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記錄,計量資料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Pearson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與病理學檢查結果

11例脾臟血管性疾病包括:脾臟海綿狀血管瘤(splenic cavem ous hemangioma,SCH)6例,竇岸細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3例,硬化性血管瘤樣結節性轉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2例。9例淋巴瘤包括:非何杰金氏B細胞淋巴瘤8例,節外NK/T細胞淋巴瘤1例,其中4例無脾臟或脾門以外病變。1例血管瘤伴乙肝,1例淋巴瘤伴乙肝。

2.2 兩組間基本資料與CT征象比較

脾臟血管性疾病與脾臟淋巴瘤兩組性別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發病年齡無統計學差異。淋巴瘤組脾臟指數大于血管性疾病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間病變數量、有無液化、鈣化、病變大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間平均CT值僅動脈期強化幅度具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病例間基本資料及CT征象比較

脾臟血管性病變CT強化方式多樣,11例平掃均呈低密度;6例海綿狀血管瘤中,3例呈分隔狀強化,2例實質部分呈不均勻強化,內可見出血、囊變區(見圖1-A);1例呈漸進、填充式強化,延遲期呈等密度(見圖1-B)。3例竇岸細胞血管瘤1例呈“輻輪狀”強化,2例呈“雀斑征”(見圖1-C與圖1-D)。2例SANT中1例為2個病灶;1例呈漸進性填充強化,延遲期呈等密度;1例呈“輻輪狀”強化(見圖1-E)。

脾臟淋巴瘤腫塊CT平掃呈局限性低密度影,病變內可見液化壞死,實質部分呈中度強化且強化均勻,邊界較清楚(圖1-F)。

注:圖A女性,56歲,術后病理脾臟海綿狀血管瘤,伴出血、壞死。CT示脾臟內團塊狀混雜密度影,較高密度CT值約41HU,增強后病變呈不均勻性強化,三期CT值分別為55、85、85HU,邊界較清楚。圖B女性,35歲,術后病理脾臟海綿狀血管瘤伴陳舊性出血。CT示脾臟內類圓形病變,CT值約36HU,增強后病變呈漸進性強化,延遲期呈等密度,三期CT值分別為:109、87、79HU。圖C、圖D女性,60歲,術后病理脾臟竇岸細胞血管瘤。增強脾臟內見多發大小不一低密度影,呈雀斑狀改變。圖E女性,59歲,術后病理脾臟硬化性血管瘤樣結節性轉化。增強脾臟病變呈輻輪狀強化,三期CT值約54、71、80HU。圖F男性,30歲,術后病理脾臟B細胞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脾臟病變實質部分靜脈期呈均勻、輕中度強化,CT值約49HU,較小病變內可見液化壞死區。

3 討論

脾臟淋巴瘤往往會伴有真性脾臟增大,而脾臟血管性病變只引起脾臟局限性增大。但臨床引起脾大的原因很多,且正常脾臟大小差異較大,脾臟大小評估較難[1,3]。本研究脾臟血管性疾病及脾臟淋巴瘤間病變數量、有無液化、鈣化、病變大小無統計學差異,11例血管性疾病中,3例(23.7%)為多發,2例為竇岸細胞血管瘤,1例為SANT,與文獻SANT報道略有不同[4-5],這可能與樣本不同有關。雖然本組血管性疾病中僅1列(9.1%)出現鈣化,但淋巴瘤組無鈣化表現,因此,鈣化依然可以作為兩者鑒別點。兩組間平掃CT均值無統計學差異,是由于CT平掃脾臟血管性疾病及淋巴瘤絕大多數表現為低密度,但也有個案報道淋巴瘤平掃表現為高密度[6];CT增強后僅動脈期強化幅度具有統計學差異,本組淋巴瘤動脈期平均增強幅度約為10.7HU,表現為無或輕度強化,而血管性病變組平均強化幅度約為33.1HU,呈中度或明顯強化;本組脾臟淋巴瘤靜脈期及延遲期平均強化幅度相近,分別約為21.9、23.4HU,呈中度強化,與文獻報道相似[7]。淋巴瘤實質部分強化均勻,與脾臟血管性病變不同,當病變侵犯鄰近結構及伴有淋巴結腫大支持淋巴瘤診斷[7-8]。脾臟海綿狀血管瘤、竇岸細胞血管瘤是脾臟常見的良性腫瘤;海綿狀血管瘤由于出血、鈣化、囊變而影像表現多樣,典型表現為漸進性、填充式強化[2,8];竇岸細胞血管瘤是脾臟特有良性腫瘤,影像表現多樣,典型表現為“雀斑征”[9]。SANT是脾臟非腫瘤性血管性病變,可出現透明樣變性及鈣化[4],典型表現為“輻輪征”、“星芒征”[5,10]。雖然脾臟血管瘤、竇岸細胞瘤及SANT其CT表現有一定重疊,但其強化幅度、強化方式與脾臟淋巴瘤截然不同。

臨床上實性病變還應與脾臟轉移瘤相鑒別,但脾臟轉移瘤多為惡性腫瘤終末期表現,典型病變呈環形強化[11],臨床診斷不難;脾臟其他實性腫瘤罕見,影像學征象難以統計。

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存在以下不足:本文是單中心研究,樣本量較小,且脾臟病變發病率本身較低。

綜上所述,脾臟血管性疾病與脾臟淋巴瘤CT強化幅度、強化方式差別較大,CT能夠較好地區分兩者,給臨床提供診療依據。

猜你喜歡
血管性脾臟淋巴瘤
HIV相關淋巴瘤診治進展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癡呆中的風險預測
以皮膚結節為首診表現的濾泡性淋巴瘤轉化為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一例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act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on Immunological Function in Mice based on Meta-analysis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3例淋巴瘤樣丘疹病臨床病理分析
脾臟也會出現鈣化
血管性癡呆 早發現、重預防
如何預防胃癌手術中的醫源性脾損傷
潛水強者
腫瘤專家眼中的癌癥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