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及施工注意事項

2021-10-25 17:49姜麗群
裝備維修技術 2021年36期
關鍵詞:注意事項施工技術

姜麗群

摘?要:后澆帶工藝是一項預防混凝土施工作業中形成開裂、裂縫等異?,F象的特殊性施工技藝。在技術操作中,工作人員需在底板、墻體等核心部位增設對應標準尺寸的專項裂縫,為后續處理建設施工架構創造必備條件,并在已呈固定形式的混凝土膨脹收縮作業結束后,及時處理預設裂縫,將其相對分散的分割架構、部分重塑為整體形態。此外,工作人員在執行該技術施工任務中,需注重建材與技藝的契合性,增強銜接部位的強度、剛度,確保建筑物主體結構構造的完整性。同時,還可以在工程項目內部建筑新、舊裂縫位置展開后澆帶施工作業,達到修復裂縫的目的。

關鍵詞: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注意事項

1建筑工程中后澆帶技術的實踐作用

1.1 整治沉降現象

房屋類工程項目特別是高層民宅建筑中,地基結構沉降現象常態化。這一問題普遍存在是因為建筑物在主體重力負荷下,催化地基組織最大承載受力值逐漸降低,導致建筑物均會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沉降情況。當不均勻形式的沉降問題發生后,建筑結構遭遇“剪切破壞”的侵害的可能性較高;建筑群中,因建筑物本體的不同重力作用,使得不均勻性質的沉降現象層出不窮。鑒于此,施工單位結合建筑實際現狀,利用后澆帶工藝開展后期修復工作,可實現高質量地銜接不同建筑物的施工目標,促使地基結構在建筑自體重力施壓過程中能夠承載平衡,并妥善修補不良建筑縫隙,將其整體沉降數值準確、科學地把控在安全、標準范圍內,規避、減少沉降、裂縫問題對建筑物結構質量產生的負面影響。

1.2 降低溫度收縮

新形勢下,我國現代建筑建設中的施工單位多半使用鋼筋混凝土為主材料進行建筑結構搭建。當基礎結構建材受內、外部溫度作用后,將會發生熱脹冷縮這一客觀性自然、正常反應。然而,在建筑物內部,若結構分布密集,熱脹冷縮問題突發后,將較容易形成建筑裂縫,不利于建筑結構的牢固、穩定性。在使用后澆帶工藝后,就溫度因素針對建筑物架構引起的系列消極反應,可準確把控工程建筑施工時的結構完整、排列密集等方面問題,防止溫度元素導致的收縮情況造成建筑主體的裂縫現象。

2加大對后澆帶技術應用的具體方法

2.1 合理應用后澆帶

施工人員在根據建筑結構以及混凝土結構進行設計時,要能夠進行合理選擇,對各個結構進行分析,從而能夠有效處理裂縫的問題。在進行澆灌的過程中要能夠避開底板以及墻面,留出足夠的空間,重點在反彎點進行施工,并且還要能夠嚴格按照規定來對整體建筑進行澆灌,從而能夠使后澆帶與建筑連成一個整體,提高建筑的整體穩定性。

2.2 采用模板支護的方式進行

后澆帶技術的應用有必要在主體澆筑完成后開始,因此,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對整體的施工環境以及溫度足夠了解,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施工效果,要能夠控制好澆筑時間,在進行主樓以及裙樓灌澆時,要能夠考慮到兩種樓房的不同之處,從而能夠選取恰當的模板進行支護,為后澆帶技術的應用奠定基礎。

2.3 嚴格按照要求對豎直裂縫進行處理

在首次完成灌澆技術后,各個裂縫之間的混凝土還沒能完全冷凝,因此需要在這個時候對整體施工環境進行清理,從而能夠清楚施工所產生垃圾,防止因此出現質量不合格的現象。另外,施工人員還要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清理,要確保其表面的整潔性,當混凝土達到施工標準后再進行后續的施工,從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施工質量以及穩定性。

2.4 對后澆帶技術所涉及到的各個步驟進行維護

施工人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能夠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加大對混凝土的養護力度,采用覆蓋式的方法進行維護,要能夠定期進行水澆灌,對于一些難以儲水的地方要能夠多次少量的進行噴灑,同時還要控制好噴灑的時間間隔,避免因溫度差距過大出現縫隙;第二,施工人員要能夠根據當時的施工環境進行施工,確保所選用的維護方案符合要求,在天氣冷時進行施工,要能夠采用保暖原料對整體建筑進行覆蓋,并且還要根據情況加大對其維護力度。

3建筑后澆帶技術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3.1科學選擇后澆帶的位置

當下許多施工圖紙中均為后澆帶預留位置,施工中就要遵循施工圖紙的規劃和設計開展施工,但后澆帶之間的距離不必嚴格根據圖紙限定的執行,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加以靈活變通。若在建筑設計圖紙中未設置現澆帶,實際施工時就要依照施工規范及需增設后澆帶。應加強注意的是后澆帶的間距應控制在7m以內,并且綜合考量房屋建筑所處環境的氣候、地質條件等對后澆帶實際間距加以優化。如現場施工人員對設計圖紙中布置的后澆帶位置有疑問,應及時聯系設計人員,協商并達成一致意見后再進行施工。

3.2后澆帶混凝土材料的選用

為了讓新舊混凝土的結合更加牢固,需保證后澆帶和建筑主體結構所用混凝土基礎材料的參數(如水泥強度等級、砂的粒徑等)一致。在這基礎上,對后澆帶混凝土進行特殊處理,如在外加劑的選擇上,額外增加少量的膨脹劑、早強劑等,保證后澆帶混凝土盡快完成硬結,同時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此外,在基礎材料的質量控制上,及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上,也需現場施工人員根據設計方案,及相關的作業標準進行嚴格控制,切實提高后澆帶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施工效果。后澆帶施工所用的混凝土也要保證現用現配。如采用混凝土車運輸和泵送澆筑的方式,應對混凝土車運輸時間進行限制,并且運輸過程中要采取保溫措施,且不停攪拌,防止混凝土出現離析、泌水的情況。

3.3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控制

根據后澆帶產生作用的不同,具體可分成沉降后澆帶、溫度后澆帶等類型。對于不同類型的后澆帶,在具體的施工技術控制上也表現出很大差異?,F場施工人員一方面需結合房屋建筑本身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和科學設置后澆帶,另一方面也須針對某一種具體的后澆帶類型,制訂相應的技術方案。如在澆筑時間上,沉降后澆帶需在建筑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完畢約60d開始施工;而溫度后澆帶在建筑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完畢約14d左右,水化熱產生的熱量消散完畢后即可施工。在溫度控制上,后澆帶施工的溫度以(15±5)℃為宜,對于防止后澆帶與建筑主體混凝土構件相接部位的裂縫有明顯的效果。

3.4建筑配筋的管理

房屋建筑的各個部位,用鋼筋混凝土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在預留后澆帶時,需對已經架設完成的鋼筋框架進行切割。對切割過程也需加強管理,如切割鋼筋的數量過多,極有可能對建筑結構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如切割數量偏少,又會影響后澆帶的作用發揮?,F場施工人員應結合設計圖紙,優化鋼筋配置,結構之間起到連接作用的鋼筋及樓板等特殊位置發揮承重作用的鋼筋,不得進行切割。另外,有些大跨度建筑的后澆帶較長,切割鋼筋數量較多,后期澆筑混凝土前,施工人員需提前將切斷的鋼筋焊接起來,然后再繼續澆筑混凝土。這樣可避免樓板等位置因為重力過大、應力集中等情況出現變形、下沉等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后澆帶施工作為工程建設的關鍵工序,對施工隊伍的要求較高,所以要嚴格控制施工過程環節,加強監理、質檢各方的制度要求,對建筑后澆帶施工工藝的特點進行不斷優化,以提高建筑施工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孫凱利.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7):1435.

[2]吉建琦.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0):377-377.

[3]葛青.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5):1669-1669.

[4]郭婧.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分析[J].磚瓦,2020(06):90+92.

[5]段雷.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狀分析及控制措施[J].磚瓦,2020(09):109-110.

猜你喜歡
注意事項施工技術
2019年對口升學考試網上評卷考生答題注意事項
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知識初探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下雨天的注意事項
青少年打籃球注意事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