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電商發展研究

2021-10-25 04:20莫淇黃琳翔王俊瑋孫睿韋榮獻
現代營銷·理論 2021年10期
關鍵詞:電商扶貧鄉村振興電子商務

莫淇 黃琳翔 王俊瑋 孫睿 韋榮獻

摘 要:我國農產品銷售呈現出種植成本高、農產品銷售鏈過長、高品質農產品滯銷等問題,切實有效推進農產品電商發展是解決農產品營銷發展中所出現問題的關鍵一步。國家先行提出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又為解決長期存在的農村問題制定了鄉村振興計劃的戰略部署,本文從以上兩個方面出發,著眼關注我國現階段農產品營銷的發展現狀與所處困境,依托鄉村振興戰略,高校學生如何為農產品電商開辟新道路,通過搭建網絡信息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探索電商聯動銷售的新可能。揭示農產品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的動態機制,從而對癥下藥,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電子商務;電商扶貧;問題建議

一、引言

總書記表示,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業務,不僅能夠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走上致富道路,而且能夠為鄉村振興戰略添磚加瓦,未來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大有可為[1]。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教育現代化強國,廣大農村地區是重中之重,要想實現農村脫貧,就要實現扶貧模式的更新,借助互聯網等高新技術手段,切實推進“互聯網+農業”長足進步有效發展,讓農產品電商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有力之舉。

二、農產品電商發展現狀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浪潮下,農產品電商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以互聯網技術推動農產品電商發展,從而促進鄉村振興,為建設美麗鄉村添磚加瓦成為目前備受關注的問題。這方面,國家和政府正大力宣傳和支持電商扶貧,推動特色農產品電商發展,不論是轉型升級農產品產業,還是暢銷農產品,抑或是帶動農村創業就業、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升級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加大加快互聯網農產品的進一步發展迫在眉睫。英國憑借極具現代化的電子市場(Farming Online)成為首個為全球提供農產品互聯網服務的國家,在這之后,又誕生了各類型的農產品網站[2]。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要想實現和英美等發達國家同高,還需要長時間的發展。當今互聯網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模式,一些學者一致認為農產品電商的發展并沒有統一固定的模式,應根據農產品品種、銷售方式、支付方式、售后保障方式等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發展模式。通過分析其他國家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結合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現狀,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應加強電子商務基礎建設、構建農產品標準化機制、培養電子商務人才、引入第三方交易模式,從而促進我國對于農產品電子商務更好更快發展,為農村地區減貧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研究方法與創新點

(一)研究方法

2014年以來,電子商務逐漸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新模式和新業態。通過對電子商務運用于農村貧困地區的個案研究,運用文獻研究法對農產品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趨勢以及新模式展開研究。

基于農產品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證結果,電子商務給農村帶來了巨大改變,農產品電商發展為我國鄉村振興發展帶來了新變化、注入新動能。

再造鄉村產業:激活消失的“鄉鎮企業”

發展集體經濟:實現與平臺對接融合

造就鄉村品牌: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

精準扶貧助農:實現城鄉有效對接

(二)創新點

項目研究角度新穎

為實現果蔬的自動販賣,提高大眾購買新鮮果蔬的便利性是現階段新興果蔬銷售平臺的主要出發點,而本項目不同于此,出發點是為了積極響應廣西“三農”經濟發展,進行農產品電商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對電商扶貧的有益機制研究,運用所學建立網絡信息平臺,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以此緩解季節和特殊時期對菜農、果蔬農戶的經濟沖擊。

平臺運營模式新穎

為了解決廣西某縣果蔬滯銷嚴重,導致農民經濟損失,同時也為響應國家節約資源和精準扶貧的號召,讓菜農、果農的錢袋子鼓起來。我們采用農民合作組織+電商平臺+物流配送的運營模式建立合作社,里松鎮特色農產品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實現消費者網上下單,配送采用第三方物流商合作實現線下配送將生鮮果蔬送達終端。

四、結語與政策啟示

(一)結語

本項目為響應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發展,提振鄉村振興,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手段為當地特色農業的銷路提供指導和幫助,讓當地特色農業逐步在種植規模、果蔬品牌上取得優勢,而后帶動該地區經濟增長,促進了農民增收,緩解基層人民就業問題,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增長。

(二)政策建議

1.政府部門應該進一步落實國家相關發展規劃,強化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國家近年來相繼下達了與各項規劃相應的各類研發項目,表明了國家對于加強果蔬采后產業扶持的重視程度。關于解決貧困地區的農業銷路和營造相應的農產品電商環境問題,政府部門要走前列,干在先,做表率,鼓勵電商平臺與農村合作社合作共贏,充分挖掘地方農業特色,通過互聯網平臺、眾籌等方式進行精準扶貧,將果蔬產業做大做強,提高農民的收入,有效緩解農村地區貧困落后問題。

2.提高果蔬生產的區域化、組織化程度。本項目的經營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合作社組織+電商平臺+物流配送的運營模式,而現有的合作社生產模式組織化偏低,主要是依靠集中收購,需要進一步提高果蔬合作的農村合作社的區域化、集約化與組織化程度。但是區域化、集組織化的提高要與果蔬驛站的物流模式相結合。

3.增強果蔬物流技術的標準化、信息化應用程度。廣西果蔬物流企業正處于發展初期階段,規模小,經濟基礎較為薄弱。各大高校人才和科研院所要結合所學在技術上提供支撐,發揮產學研合作的潛力,加快果蔬采后物流保鮮科技發展的步伐。選準方向,共性技術協同攻關,解決產業化的關鍵技術以增強果蔬物流企業的經濟基礎。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記者、新華社記者.陜西要有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習近平總書記陜西考察紀實[N],人民日報,2020-4-25(1).

[2]尹志洪,李平.英美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對中國的啟示[J],電子商務,2014,(12):25-26

[3] 細數國外農村電商的發展史[J]農業工程技術. 2016,36(24)

本文是2021年廣西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關于農產品電商發展對鄉村振興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S202110595200)項目成果。

猜你喜歡
電商扶貧鄉村振興電子商務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遼寧大拇哥農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電子商務法草案首審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電商扶貧工作
甘肅清水:做活“電商扶貧”拓寬增收路
電商扶貧的可行性探析
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那些事兒
電子商務: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