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黨員干部黨史教育基地巡禮(十二)

2021-10-27 21:07
黨史縱覽 2021年10期
關鍵詞:壽縣淮南市黨史

1923年冬,曹蘊真、薛卓漢、徐夢秋等根據中共上海地方執行委員會兼上海區執行委員會的指示,接受了在壽縣發展黨組織的任務,從上海返回了家鄉壽縣。他們首先把進步教師、學生和農民組織起來,通過學生會、農會等形式,趁著各種民俗節日和集會講演革命道理。這期間,又先后介紹方運熾、曹練白等人入黨。隨著黨員人數的增多,在壽縣地區建立黨組織的條件已經成熟。一個冬日的夜晚,曹蘊真、薛卓漢、徐夢秋等人在小甸集小學的一間普通校舍中,召開了全體黨員會議,成立了中共小甸集特支。特支由曹蘊真任書記,徐夢周任宣傳委員,魯階平任組織委員,直屬中央領導。由此,安徽第一個農村黨組織正式誕生。特支成立后,其所屬黨員多以教書為掩護,趁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大好形勢,積極進行黨團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

小甸集特支的成立,極大地推動了壽縣的革命形勢。在特支的領導和影響下,小甸集一帶反壓迫、反剝削的群眾運動高漲。短短半年多時間,就建立了宋竹灘和瓦埠湖兩個支部,發展黨員20余人。小甸集特支雖然規模很小,存在時間不長,但其點燃的星星之火卻永放光芒,其歷史功績和影響在壽縣乃至安徽革命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緬懷革命先烈,進一步弘揚小甸集特支精神,銘記安徽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的光輝歷史,在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小甸集鎮依托原有紅色遺址,于2011年組織編制了小甸鎮旅游總體規劃,籌建安徽第一面黨旗紀念園。紀念園規劃占地4.4萬平方米,2013年10月完成一期工程建設,2014年3月1日免費向公眾開放。主體工程中的小甸集特支紀念館占地面積540平方米,為四合院式仿古建筑,館內通過大量文物、照片、雕塑,展現了小甸集特支成立前后的重大歷史事件。紀念園內的壽縣革命烈士陵園由北伐名將曹淵之子曹云屏(廣州原市政府秘書長)發起倡議并籌資、壽縣財政配套興建。陵園始建于1993年,園內烈士紀念塔高23米,紀念塔連同附屬建筑物共占地4488平方米;陵園烈士事跡陳列室陳列著革命烈士們的照片及其光輝事跡介紹。2013年10月,在小甸集特支成立90周年前夕,對整個陵園進行了改擴建,對紀念塔、革命烈士陳列室實施了維修,并對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室進行重新布展。今天,壽縣革命烈士陵園暨小甸集特支紀念館是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淮南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淮南市黨員干部黨史教育基地、淮南市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示范基地、紅色旅游AAA級景區,并入選第三批安徽省黨員干部黨史教育基地。

(本刊編輯部)

猜你喜歡
壽縣淮南市黨史
壽縣水稻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成長相冊
巧用構造法求解一類抽象函數問題
發揮地方志作用抓好黨史學習教育
紙游黨史碼上學習
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黨史篇
一個后發縣域的“新路”
侯超作品
淮南市作物生產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平衡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