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伐沙班治療遠端孤立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探析

2021-10-28 07:43李明
康頤 2021年18期
關鍵詞:遠端抗凝肺栓塞

李明

【摘要】目的:本次文中以分析遠端孤立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應用利伐沙班治療后的效果為目的。方法:本次研究共納入50例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孤立性遠端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研究,研究期間對患者展開分組治療,研究組25例患者應用利伐沙班治療,參照組25例患者應用華法林治療,同時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發生出血和停藥的出現率較少,參照組較高,兩組對比研究組占有優勢,差異明顯,顯示P<0.05,故檢驗有意義。兩組栓塞靜脈完全再通、栓塞靜脈部分再通、栓塞靜脈完全再通時間、血栓復發、肺栓塞各項研究結果組間對比差異較小,經統計學檢驗無意義(P>0.05)。研究組在住院時間上用時較短,對比參照組差異較明顯,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在患肢腫痛消退時間、D二聚體下降幅度、靜脈通暢率方面,兩組統計結果差異較效果,經統計學檢驗無意義(P>0.05)。結論:經研究,將利伐沙班應用于遠端孤立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治療中,療效顯著,特別是在治療安全性方面,能夠減少出血和停藥的危險事件發生,從而縮短住院時間,讓患者盡早康復出院,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遠端孤立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利伐沙班;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識碼】A

遠端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小腿靜脈血栓形成,局限于膝蓋以下[1]。存在部位包括腓靜脈、脛后靜脈、脛前靜脈和兩組肌肉間靜脈。孤立性遠端深靜脈血栓(IDDVT)即未延伸至近端靜脈的遠端深靜脈血栓形成[2]。而在靜脈血栓栓塞癥中孤立性遠端深靜脈血栓是其中非常多見的一種類型,由于對深靜脈血栓的自然進展及潛在危險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對于I型DDVT是否需要抗凝及抗凝治療時間的問題,專家意見不一[3]。目前,維生素K拮抗劑華法林、肝素類制劑,新型口服抗凝藥(利伐沙班等)為主要的抗凝劑。國內外的許多學者經研究,利伐沙班在預防和治療膝關節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和房顫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利伐沙班已經經過中華醫學會的證實,可作為新型抗凝藥物用于早期非腫瘤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本文主要針對性分析遠端孤立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應用利伐沙班治療的效果。對此本文共納入50例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孤立性遠端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納入50例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孤立性遠端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研究,研究期間對患者展開分組治療,研究組有14例男性和11例女性,年齡區間在37-81歲,均數(59.37±2.52)歲,共有13例單下肢靜脈血栓者以及12例雙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參照組有16例男性和11例女性,年齡區間在36-84歲,均數(60.48±2.63)歲,共有16例單下肢靜脈血栓者以及9例雙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統計學對所有研究資料中數據分析后顯示P>0.05,故具備分組條件。納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超過18歲;均為接受血管外科手術治療;均有超過3個月的服藥歷史。排除患有顱內創傷或腫瘤者;將存在活動性潰瘍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排出;排出不能配合治療或肝腎功能不全者[4]。

1.2 方法

參照組應用華法林治療,方法為:治療初期,應用華法林和低分子肝素聯合治療,每天劑量為3mg,當國際化標準比值(INR)穩定在2.0-3.0后,僅應用華法林治療,而低分子肝素停用[5]。國際化標準比值需每隔3天監測1次,并將其維持在2.0-3.0且平穩后,每周對INR檢測1次,一直處于穩定狀態后,可每2周對INR檢測1次。

研究組應用利伐沙班治療,治療前對患者下肢癥狀進行風險評估,針對中度風險的患者每天給予患者10mg的利伐沙班,然后治療2周后利用多普勒超聲對下肢靜脈復查[6]。隨訪期間,如果經多普勒超聲檢查2次后均提示IDDVT消失,可以停用利伐沙班;當IDDVT減輕或無變化,需要按時按量服藥3個月。如IDDVT情況加重,每天將利伐沙班用藥劑量增加至20mg,服藥3個月。針對評估后高風險的患者,每天給予其20mg利伐沙班治療,服藥3個月,每隔2周利用多普勒超聲對下肢靜脈情況復查1次。如果IDDVT加重或血栓高危因素持續無緩解,需要連續服藥6個月利伐沙班。

1.3 判定標準

分組治療后,鑒于治療方法不同,對其治療有效性進行判定。針對兩組的治療安全性(出血、停藥)進行測評,并檢查患者栓塞靜脈完全再通、栓塞靜脈部分再通、栓塞靜脈完全再通時間、血栓復發、肺栓塞、患者住院時間、患肢腫痛消退時間、D二聚體下降幅度、靜脈通暢率情況,將所檢查數據詳細記錄,利用統計學檢驗[7]。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1.0是本次研究所用的處理工具,分別用(n%)、X 2計數和檢驗或用(x±s)、t計量和檢驗,如數據之間存在意義,則用P<0.05表示。

2 結果

(1)通過調查,研究組發生出血和停藥的出現率較少,參照組較高,兩組對比研究組占有優勢,差異明顯,顯示P<0.05,故檢驗有意義。見表1。

(2)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并進行組間對比。

統計兩組患者栓塞靜脈完全再通、栓塞靜脈部分再通、栓塞靜脈完全再通時間、血栓復發、肺栓塞。研究組分別為:10(40.00%)、9(36.67%)、(42.93±15.68)d、2(8.00%)、1(4.00%);參照組分別為:11(44.00%)、12(48.00%)、(46.05±15.24)d、3(12.00%)、1(4.00%);經過數據體現,兩組各項研究對比差異較小,經統計學檢驗無意義(P>0.05)。

(3)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患肢腫痛消退時間、D二聚體下降幅度、靜脈通暢率。

研究組分別為:(11.38±5.28)d、(9.03±3.74)d、(60.07±24.28)%、23(92.00%);參照組分別為:(14.51±6.13)d、(10.37±4.23)d、(67.35±24.54)%、16(64.00%);經統計,研究組在住院時間上用時較短,對比參照組差異較明顯,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在患肢腫痛消退時間、D二聚體下降幅度、靜脈通暢率方面,兩組統計結果差異較效果,經統計學檢驗無意義(P>0.05)。

3 討論

IDDVT是肺栓塞的栓子源。據報道,未經治療的IDDVT患者發生肺栓塞的發生率為1%-22%,近端延伸率為0%-31%。因還不能明確IDDVT的自然形成史,所以對于相關并發癥的真實發生率還不能明確,因此治療以及方案的爭議較多,各領域學者還不能夠統一。(1)從流行病學方面來看:IDDVT的發生率約為所有DVT的49.6%,其中15%發生在下肢關節置換術后,另有45%發生在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據相關研究顯示,在沒有進行抗凝治療的IDDVT中,近端血栓伸長率大概在3.8-31%,肺栓塞發生率為2-3%,死亡率<1%。未進行抗凝治療的IDDVT患者中,有4.2%出現癥狀性肺栓塞。然而,CALTHRO研究是雙盲和前瞻性的,表明IDDVT5-7天大約有3%的近端伸長和90%的自溶解。(2)從抗凝治療對IDDVT的效果來看:最早的單中心RCT研究顯示,分期抗凝治療較保守治療降低復發率及并發癥29%。經不斷的研究發現,RCT抗凝治療沒有血栓延伸和大出血等嚴重不良事件出現。所以抗凝治療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將肺栓塞和血栓延伸等風險降到最低。DVT的抗凝治療避免不了會有出血的風險發生。早期相關研究指出,華法林抗凝治療3個月后,大出血事件和致命性出血的發生率分別為2.06%和0.37%。隨著如利伐沙班、阿泊沙班和達比加群等新的口服抗凝藥物的出現,出血的風險與華法林相比顯著降低。通過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療IDDVT,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沒有發生血栓擴展、肺栓塞、大出血等不良事件。(3)從IDDVT抗凝治療方案來看:針對低危風險患者,不采用抗凝治療,常規超聲隨訪。腫瘤患者、妊娠、有血栓形成史者血栓擴展風險高,抗凝治療應更加積極,抗凝治療時間應更長。既往有出血史、近期顱腦手術、腫瘤腦轉移(黑色素瘤)、腎功能衰竭患者抗凝后出血風險高,需謹慎,低劑量、短療程抗凝更安全。(4)從IDDVT是否需要植入濾器來看:由于肺栓塞的發生率低,IDDVT不需要下腔靜脈過濾器植入。然而,對于Caprini評分和抗凝禁忌癥高危的IDDVT患者,如近期顱內出血或顱腦外傷,是否需要植入下腔靜脈濾器確實存在爭議。

據相關研究報道,在控制顱內出血和致命出血的出現率方面,利伐沙班的治療效果顯著。這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研究組的出血率為1(4.00%),參照組10(40.00%),兩組對比差異明顯,統計學有意義(P<0.05)。這與利伐沙班的生物利用度高有一定的關系,因其與食物、藥物等相互作用較小,能夠保證患者依從性。查閱相關文獻得出,IDDVT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與年齡、抗凝治療時間等有關。年齡越大,治療時間越長的患者服藥依從性會越低。臨床表明,手術、外傷等危險因素與IDDVT的發生相關[8]。年齡和住院是IDDVT近端延伸的高危因素,年齡>50歲,多發肌靜脈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復發的危險因素增加,活動性腫瘤是血栓向外延伸的最強誘因[9]。經相關分析顯示,抗凝治療可很大程度的幫助肺栓塞和血栓復發的發生率降低,且6周以上的抗凝治療優于6周以下的抗凝治療。肺栓塞的風險出現率減半,但也增加了出血的風險。另有研究者指出,IDDVT患者抗凝6周后再通率約為50%,比股靜脈和髂靜脈高。再循環率與患者活動減少有關。但是對于癌癥患者來說,六周的抗凝治療還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10]。通過本文研究顯示,接受利伐沙班治療的患者停藥幾率較小1(4.00%),同時住院時間較短(11.38±5.28)d,與接受華法林治療的患者有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經研究,將利伐沙班應用于遠端孤立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治療中,療效顯著,特別是在治療安全性方面,能夠減少出血和停藥的危險事件發生,從而縮短住院時間,讓患者盡早康復出院,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興.利伐沙班治療遠端孤立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評估[J].健康必讀,2020(15):31.

[2]盧奕,溫連安,歐武華.利伐沙班治療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23):8-10.

[3]王寶彥,嚴思敏,劉澄,等.溶栓術后不同劑量利伐沙班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20,35(09):689-693.

[4]哈承志,王大偉,王凱,等.利伐沙班治療髖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肌間靜脈血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J].中華老年骨科與康復電子雜志,2019,5(4):184-189.

[5]余宇瀟,趙開飛.利伐沙班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9,1(14):4-6.

[6]熊義祥,姜雨,黃勇,等.利伐沙班治療慢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及其對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22(003):409-411.

[7]崔建雙,蘭福全.利伐沙班治療老年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重慶醫學,2019,48(20):184-186.

[8]王寶彥,嚴思敏,劉澄,等.溶栓術后不同劑量利伐沙班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20,35(09):689-693.

[9]徐寧,趙怡.利伐沙班在老年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0,19(09):51-54.

[10]劉慶梅.利伐沙班治療婦產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研究[J].雙足與保健,2019,28(03):73-74.

猜你喜歡
遠端抗凝肺栓塞
橈骨遠端骨折復位固定器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復位效果、愈合時間、骨折愈合率的影響研究
經皮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37例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經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治療療效探討
心臟瓣膜術后,抗凝藥物這么吃才安全!
肺栓塞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肺栓塞,癌癥最易致死的并發癥
哪些食物會影響抗凝
服華法林者要注意 蔬菜可能會影響抗凝效果
老年人昏厥要提防肺栓塞
比較冠心病合并房顫抗凝與雙聯抗栓治療的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