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法聯合溫和灸對中重度直腸前突術后的治療效果觀察

2021-10-28 08:13戢敏吳昌旭
康頤 2021年18期
關鍵詞:中重度

戢敏 吳昌旭

【摘要】目的:觀察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法聯合溫和灸對中重度直腸前突術后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女性中重度直腸前突患者,根據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5)與觀察組(n=35),對照組術后采用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法,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增加溫和灸,治療30d,并隨訪1年。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療效,術后30d的癥狀積分變化情況、直腸前突深度,以及術后1年的復發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患者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30d觀察組治療前后各種癥狀積分的差值大于對照組(P<0.05)。術后1年觀察組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中重度直腸前突術后采用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法聯合溫和灸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直腸前突深度,且遠期療效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法;溫和灸;中重度;直腸前突

【中圖分類號】R256.35 【文獻標識碼】A

直腸前突(RC)其病理實質是陰道后壁和直腸前壁處的疝?;颊叩闹饕憩F為排便困難、肛門和會陰墜脹、排便不凈感等。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因此病來就診的患者逐年增多,以女性經產婦、中老年女性以及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居多,約占排便障礙患者的30%-60%[1]。男性患者由于直腸前壁靠近前列腺和尿道,有強大的支撐,RC情況極少發生[2]。對于有以上癥狀的中重度直腸前突,因直腸前壁及陰道后壁的病理解剖結構變化,大多保守治療無效,臨床上治療以手術為主,然而單純的手術并不能糾正患者脾氣虧虛的本質,術后仍有肛門或會陰下墜,大便排出不暢等不適癥狀,術后遠期復發率高。本研究為了改善直腸前突術后遠期療效,將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法聯合溫和灸應用于中重度直腸前突術后,安全有效,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女性中重度直腸前突患者,根據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5)與觀察組(n=35),其中對照組年齡36-66歲,平均(51.21±4.45)歲;病程3-11年,平均(6.34±1.32)年;RC深度大于25mm,平均(35.46±2.25)mm;觀察組年齡35-64歲,平均(50.54±3.78)歲;病程4-11年,平均(6.54±1.15)年;RC深度大于25mm,平均(34.23±2.43)mm,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符合醫學倫理要求。

1.2 診斷標準

1.2.1西醫診斷標準

符合《便秘診治暫行標準》[3]。其主要癥狀是大便排出困難,每次排便時間明顯延長,肛門或會陰墜脹,大便排出不暢,有排便不盡感。

1.2.2中醫診斷標準

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1-94)[4]中脾氣虧虛型直腸前突,大便日行數次,質稀軟或不成形,但排出困難,伴肛門或會陰墜脹及便意不盡感,伴有神疲乏力,納食欠佳,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1.3 納入標準

(1)符合RC的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診斷標準;(2)排糞造影表現為典型的X線表現,RC深度大于25mm,經保守治療3個月以上且無效者。

1.4 排除標準

(1)排除孕婦、哺乳期婦女;(2)過敏體質者;(3)同時合并有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的原發性疾病及腸道器質性病變、重度直腸炎等;(4)中醫辯證非脾氣虧虛型患者。

1.5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直腸前突經陰道修補聯合痔上黏膜環形錯位套扎吻合術(EPH)術治療。對照組在從術后第2d晚上開始服用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湯,主方為:黃芪20g、白術15g、黨參15g、茯苓12g、郁李仁15g、火麻仁15g、陳皮10g、甘草6g。同時臨證加減:氣虛甚者重用黃芪、黨參;腹脹、排便不盡甚者加木香、厚樸、萊菔子。水煎,1劑/d,分早晚兩次口服,治療30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增加溫和灸,選穴:天樞、關元、大腸俞、神闕、足三里、太白等穴位進行艾灸。操作方法:點燃艾條,于穴位上方約3厘米處進行艾灸,每個穴位灸約15分鐘,達到皮膚潮紅為度,隔日一次,術后30d截止。溫灸后2小時內避免洗浴。

1.6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1.6.1觀察指標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便秘的相關癥狀評分標準,對排便頻率、排便時間、排便不盡感、肛門及會陰墜脹等癥狀積分進行評價,得分根據嚴重程度分為0-6分,分值越高越嚴重。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療效,術后30d的癥狀積分變化、直腸前突深度,以及術后1年的復發情況。

1.6.2療效評定標準

療效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1-94)對直腸前突進行評價: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直腸前突深度<5mm,好轉: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直腸前突深度減少11~15mm,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直腸前突深度沒有太大改變??傆行?(治愈+好轉)數/總數×100%。

1.6.3安全性評價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7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數據處理應用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行X 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

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30d治療前后的差值比較

術后30d觀察組在排便頻率、排便時間、排便不盡感、肛門及會陰墜脹積分的差值比較,大于對照組,經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直腸前突深度比較(見表3)

2.4 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有2例患者出現腹瀉,治療組有1例腹瀉、1例大便干到肛門處嵌頓,經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5 兩組患者術后1年的復發情況比較

3 討論

直腸前突(RC)所致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而且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女性[3],因病程多纏綿,經久不愈,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對于經保守治療3個月以上且無效者,可行手術治療。岳中屹[6]等觀察發現經陰道修補聯合PPH術治療可有效改善直腸陰道隔的異常解剖結構,本研究中將直腸前突經陰道修補聯合EPH術可有效改善直腸陰道隔病理結構的同時可以避免術后體內殘留吻合釘引起的肛門狹窄、肛門疼痛、肛門墜脹感等不適癥狀。中醫認為直腸前突所致便秘病因在于脾氣虧虛,中氣下陷,升舉臟器功能不足,臟器下陷所致,且術后多為氣血虧虛、氣血瘀滯[7-9]。本研究在術后給予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湯口服,方以四君子湯為基礎健脾益氣,黃芪、黨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且黃芪黨參善于補氣,白術為通便第一要藥;火麻仁、郁李仁滋陰潤腸通便,陳皮理氣健脾,能使氣血足且通達,可有效改善脾氣虧虛所致大便不成形,排便乏力,肛門或會陰墜脹、排便不盡感等不適癥狀,還可改善食欲,促進消化吸收,利于術后恢復。溫和灸是通過點燃的艾條的熱力刺激穴位,達到治療疾病作用的一種方法[10]。術后在口服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湯的基礎上同時采用中醫溫和灸,選穴天樞、關元、大腸俞、神闕、足三里、太白,天樞穴屬足陽明胃經,主治腹痛腹脹、便秘、腹瀉;關元穴具有培養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可以補益虧損元氣;神闕穴具有培養固本、和胃理腸的作用;大腸腧主治便秘、腹瀉、腹痛;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太白穴屬足太陰脾經,具有調理胃腸、主治腹痛、腹脹,調節泄瀉、便秘的作用[11]。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0d觀察組治療前后各種癥狀積分的差值大于對照組(P<0.05)。術后1年觀察組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兩法聯合應用既發揮了補中益氣、養陰補液的治療優勢,又突出了艾灸培元固本、和胃理腸、行氣活血的優點,既可改善脾氣虧虛所致大便日行數次,質稀軟或不成形,排便乏力,排除困難,肛門或會陰墜脹、及排便不盡感,又可培元固本,有效預防癥狀復發,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中重度直腸前突型便秘術后采用益氣健脾潤腸通便法聯合溫和灸治療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直腸前突深度,且遠期療效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乃健.中國肛腸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25-127.

[2]黃林.直腸前突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34(2):140-141.

[3]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肚腸外科學組.便秘診治暫行標準[J].中華醫學雜志,2000,80(7):491.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6]岳中屹,李秀庚,雒紅濤,等.經陰道修補聯合痔上黏膜環切術治療直腸前突的療效[J].江蘇醫藥,2020,46(12):1263-1266.

[7]戢敏,王萬里,杜勇軍,等.肛門疾病術后便秘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2,30(2):100-101.

[8]畢憲坤.手術結合中醫辨證論治治療女性直腸前突合并直腸內脫垂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19,31(14):102-104.

[9]Shen S,Jiang S.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of supplementing Qi and nourishing Yi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 Cell Biochem.2019,120(6):8841-8848.

[10]胡倩,溫和灸療法對改善中風虛證型便秘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4):197-198.

[11]石偉松.穴位溫灸聯合溫陽補氣湯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觀察[J].新中醫,2016,48(9):32-34.

猜你喜歡
中重度
腦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礙患者經口/鼻腔間歇置管注食營養的護理體會
CAT、6MWT和肺功能檢測在老年中重度COPD穩定期患者病情評估中的意義
療癬卡西甫丸治療中重度頭皮脂溢性皮炎療效觀察
自動痔瘡套扎術在中重度直腸前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臨床應用
特利加壓素用于中重度肝硬化腹水的臨床效果及其對肝腎功能、門脈系統內徑的影響
氨茶堿聯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中重度穩定期COPD的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成人中重度支氣管哮喘的療效分析
大劑量戊酸雌二醇對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后再粘連的預防作用
淺析如何對中重度智障兒童進行語言訓練
絕經前中重度乳腺增生癥中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