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在幼兒教育中融合傳統文化

2021-10-30 12:43王俊霞
天津教育·上 2021年10期
關鍵詞:家園共育成長幼兒

王俊霞

【摘? 要】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和教育內涵,在幼兒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質。幼兒正處于初級教育階段,幼兒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幼兒教育中融合傳統文化的作用。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在幼兒生活和學習中要潛移默化地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注重通過精神熏陶,改變傳統的說教式教學,在彰顯我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價值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思想品德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家長助理;家園共育;幼兒;成長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8-0177-02

Effectively Implement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to Help Children Grow up Healthily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of Gaoqing County,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WANG Junxia

【Abstract】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certain educational value and educational connot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spiritual quality of the educated.Children are in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stage, and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must fully realize the role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should subtly infiltrate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in teaching, childrens life and learning, and focus on spiritual edification to change traditional preaching teaching. While demonstrat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value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it can als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Parent Assistant;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Toddlers; Growth

一、幼兒教育和傳統文化融合的內容

(一)道德規范教育

幼兒正處于可塑性較強的時期,此階段的教育對幼兒后期的行為、思想、心態都會產生很大影響,傳統文化中含有寶貴的思想品德、道德規范的教育資源,對幼兒園來說是一種十分有利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手段。因此,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和幼兒教育進行結合,最終實現對幼兒的道德規范和禮儀教育。道德規范教育可以端正幼兒的思想態度,對幼兒后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導向作用,比如教師可以培養幼兒尊老愛幼、拾金不昧、互助友愛的品德意識。另外,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影響力的儒家學說中的思想教育,如仁愛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遠方來等一些優秀的思想理念,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向幼兒傳遞。

(二)利用傳統文化因素進行行為習慣教育

傳統文化中既有豐富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知識文化,還有一些其他文化行為,比如我國古典社會的禮儀教育。教師在幼兒教育中融合傳統文化時,要注意根據具體情況,科學選擇優秀的文化進行創新改進,為幼兒學習教育服務。教師可以利用傳統文化對幼兒在上課時的姿勢、態度進行指導,并讓幼兒形成一定的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對幼兒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約束,在培養幼兒正確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過程中完成傳統文化的繼承。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明白“食不言,寢不語”,上課時的坐姿要端正,要遵守課堂紀律,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敢于提問等。

二、在幼兒教育中融合傳統文化的措施

(一)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幼兒正處于新鮮事物敏感時期,他們對新事物都會感到好奇。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傳統文化教育的形式吸引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教師可以在幼兒生活中、教學中無意識地滲透傳統文化,讓幼兒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從而真實喜歡上傳統文化的學習。幼兒教師可以在生活中為幼兒營造積極的傳統文化環境,促使幼兒初步形成對傳統文化的視覺認知,最終自覺認同傳統文化。教師可以通過鮮艷的色彩、積極的氛圍讓幼兒感受、想象現有的文化形象,并創造出新文化產品。例如,教師可以針對幼兒學習區域進行傳統文化裝飾,可以在走廊墻壁上、教室墻壁上張貼傳統文學作品、繪畫、名言名句等,讓幼兒在生活中可以隨時欣賞;或者在活動專區放置一些手工作品,讓幼兒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通過校園節日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傳統文化,可以組織幼兒在七夕節制作花燈、在春節剪紙、在秋季節日舉辦古詩詞比賽等,通過具體的節日活動讓幼兒通過實踐活動感受到傳統文化之一的節日的來源。

(二)立足中華傳統故事,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

中國傳統文化中涵蓋了多種有趣的故事,比如偉大的歷史人物故事、神秘的神話故事、具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這些優秀的中華傳統故事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將這些故事引入幼兒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精彩、激烈的故事引起幼兒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關注和喜愛。在向幼兒講解故事的時候,盡量聲情并茂地講述,促使幼兒大膽想象,以此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開展微課視頻故事講解,為幼兒營造一定的故事情境,在幼兒觀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幼兒思考,引導幼兒在自身興趣的基礎上活躍自己的思維。例如,以《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為例,教師可以借用信息技術先向幼兒播放整個故事情節,對于場景中的樵夫的想法,教師先不要給幼兒透露相關的信息,要讓幼兒猜想:這個人會不會等到兔子,以此引導幼兒思考、探索,最終領悟此故事的道理。對于不同學習情況的幼兒,教師要選擇多樣化的故事講解法,對于中小班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動畫形式,讓幼兒觀看、思考,先形成一定的角色認知,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在幼兒發言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模擬,最終在游戲互動中增強故事認知。

(三)創建游戲情境,開展傳統文化親子教學

父母在幼兒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幼兒最信賴的人,也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指導者。教師要積極利用親子關系,通過幼兒父母的榜樣作用,引導幼兒通過模仿學習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并為幼兒提供更多和父母交流、溝通的機會。幼兒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舉辦多種形式的傳統文化弘揚和學習活動,并以此為主題組織開展親子互動教育游戲活動,讓家長和幼兒在互動中完成游戲活動,最終通過游戲活動實現傳統文化學習的教育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樹立家長的正面積極形象,通過家長的行動感染幼兒,促使幼兒自覺學習,并在親子游戲互動中增強親子關系,幼兒可以直接從父母身上學習傳統文化,讓幼兒在一種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以上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讓幼兒直接感受傳統文化的情感內涵,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幼兒的傳統文化知識體系。例如,教師可以舉辦中華傳統文化一日游的親子互動教育游戲活動,教師先讓家長和幼兒都明確活動目標:“中華傳統文化有哪些?我是如何發現并傳承傳統文化的?我在一日游中學到了什么?”首先,教師可以先組織幼兒和家長共同參與猜燈謎和猜對聯的活動,讓幼兒通過相互競爭的方式了解傳統文化。另外,教師也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民族服飾,讓幼兒穿上服飾,體會不同民族服飾的特點,以民族服飾為主題,引導幼兒進行自我探索,相互之間介紹自己所穿服飾的來源、手工、特色等。這種親子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更好地表現自己,促使自己學習到更多傳統文化知識,并在學習中自覺完成傳統文化的傳承。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是民族發展的根基,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繼承可以創建良好的精神文明。幼兒作為新時代的棟梁之才,更要從小就了解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掌握傳統文化技能,為自身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幼兒教師也要采取科學的方法注重將傳統文化和幼兒教育有效融合,最終在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中實現幼兒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培彩,李小栓.中國傳統文化與幼兒教育的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

[2]楊婧.幼兒園教育中傳統文化的融入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20(32).

(責任編輯? 李? 芳)

猜你喜歡
家園共育成長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研究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之方法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