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思考

2021-10-30 12:43周敏
天津教育·上 2021年10期
關鍵詞:教學滲透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周敏

【摘? 要】為順應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促進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滲透,語文教師應深研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充分發揮民族傳統文化的浸潤、熏陶作用,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其文化理解能力,使其兼具學科素養與文化修養?;趥鹘y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價值,本文探討了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8-0187-02

Reflections on the Perme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Shangsitang Primary School, Longyang Town, Teng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ZHOU Min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mote the infil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study the unified edi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filtration and edific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profoundne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mprove their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bility to equip them with disciplinary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s. Based on the infiltration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filtration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Traditional cultur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penetration

新課標指出“應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促進文化滲透,有助于在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助力他們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協調發展,提升其審美品位,促進對傳統文化的弘揚。

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價值

(一)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為響應新課標號召,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滲透,有助于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一來,使學生了解、感受傳統文化,是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二來,提升學生語感,使其兼具文化素養與文學修養,將提升其聽說讀寫能力。為此,教師應從基本的識字教學著眼,讓學生認識母語文化,使其進行進階式學習,以便形成學科核心素養。

(二)培育學生良好品德

促進對傳統文化的滲透,提高小學生文化理解水平,有助于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秉持德育為先的教育原則,能使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產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繼而具有愛國情懷、故土意識,形成友善待人、樂于助人的品格,懂得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并刻苦學習、積極進取,傳承民族優秀品格。

(三)有效弘揚傳統文化

智能時代中,小學生接觸與使用智能設備的機會更多。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傳統文化,使孩子從小便感知民族優秀文化深厚的底蘊,讓他們了解傳統節日的意義,感受中華文明的先進性,才能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增強小學生的文化認同感,使他們樹立文化自信。

二、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關注識字教學,激發語文學習熱情

關注傳統文化滲透問題,提高小學生識字能力,需要教師掌握教學技巧。為促進學生學科素養形成,開闊其知識眼界,教師可在識字中滲透傳統文化,使漢字不單純地作為表意符號,可以激發小學生的民族情感,進而,讓他們感受先人賢者的造字智慧,使其了解漢字的間架結構,體會文字之美。例如,在二年級上冊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對比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選擇更適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識字教學方式,同時,可為小學生講述造字故事,融入字理識字法,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展開生動施教。在微課輔助中,教師可進行圖片展示,讓漢字的音形義得以結合,進而使小學生認識銅號、領巾、楊樹、榕樹、梧桐樹等新的詞語與漢字。通過整體教學,使小學生產生識字熱情,使其認識各種樹木,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識字愿望,使其進行漢字讀寫運用,了解字義,靈活組詞。在文化滲透中,讓學生掌握識字學習方法,教師不需要對其每日識字量作硬性要求,這樣能使識字教學變得更輕松,還能讓學生在識字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先進性。

(二)實現教學融合,注重對學生的引導

在教學中實現對傳統文化的滲透,使小學生具有文化傳承意識,教師可進行融合施教,對學生加強傳統文化的引導。比如,教師可密切小學語文與音樂教學的聯系,借鑒《經典詠流傳》電視節目,而讓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產生新的認知和感受。通過對古詩詞教學內容的深入解讀,小學生能感受到古詩詞中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志向。例如,在《楓橋夜泊》教學中播放優美樂曲,能觸發學生多感官體驗,使其想象深秋美景。通過引入古詩吟唱教學法,能使學生品味古詩詞中流露出的情感,感受詩的意蘊之美,羈旅之愁、家國之憂。此外,教師還可運用翻轉課堂,給學生觀看《中國詩詞大會》,讓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古詩群文閱讀,為“超級飛花令”活動奠基。在帶“花”的詩中,有學生說道“化作春泥更護花”,也有學生想到“映日荷花別樣紅”,還有學生提到“稻花香里說豐年”“霜葉紅于二月花”等。促進游戲與古詩詞教學融合,讓小學生走進傳統文化。

(三)展開經典誦讀,培養終身學習意識

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注重文化滲透問題,教師應展開對經典文學作品的誦讀。唯有如此,才能促進小學生形成好的閱讀習慣,使其擁有終身學習意識。例如,對不同學段的孩子,教師應以激趣導學的方式,促進他們展開廣泛閱讀——面對低段學生,可使其閱讀《聲律啟蒙》《千字文》《弟子規》等,抑或是一些傳統美德故事,用以輔助展開識字學習;對中段學生,教師可使其閱讀“少年讀國學”當中的四書;而面對高段小學生,可推薦其閱讀青少版的四大名著。在促進小學生掌握多樣閱讀方法中,學生能感受到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華夏先哲的無窮智慧,能夠使其得到正向的引導。

(四)組織特色活動,以創新古詩詞教學

讓學生感知傳統文化,使古詩詞教學有新意、富創意,教師還應積極地組織特色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主題活動中,理解傳統文化。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表演《離別的宴席》:即將出國深造的學生A說道:“今天與各位好友道別,不知道我會不會像孤篷一樣。想想自己將遠走萬里之外,內心特別惆悵”,好友B則說道:“好了!我們還是說點開心的,珍惜相聚的美好時光。我先敬大家一杯,可能以后像這樣聚在一起都很難!”,好友C勸慰道“不會的,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即便為了求學,需要到不同的城市,但心也會在一起”等。使其在表演中,進行對“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與“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古詩詞詮釋。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豐富授課方式,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內涵學習的理解和吸收,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對傳統文化的滲透,進而用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培育其良好的品德。

參考文獻:

[1]王佳妮.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小學古詩教學研究——以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為例[D].蘇州:蘇州大學,2020(05).

[2]何守勤.小學語文教學傳統文化的滲透[J].文學教育,2020(06).

[3]王子楠.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的分析及教學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0(06).

[4]張紅.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思考[J].新課程(小學版),2019(02).

[5]應曉玲.關于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思考[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2).

[6]祁晶焱.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學習:上,2015(10).

[7]劉李賓.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 江西教育,2015(12).

(責任編輯? 李? 芳)

猜你喜歡
教學滲透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節約教育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