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鐵試驗臺—軸箱體加工工藝研究

2021-10-30 02:33史立峰朱可承姚俊
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 2021年4期
關鍵詞:分體式加工技術

史立峰 朱可承 姚俊

*通訊作者:史立峰,1989年6月,男,漢族,江蘇常州人,現任中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主管工藝師,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冷加工工藝。

摘? ? 要:高鐵試驗臺研發項目中軸箱體是試驗臺軌道輪組成的關鍵零部件,本文通過工藝研究,探索了分體式軸箱體的機械加工技術,確保軸箱體加工精度及重復組裝精度達到設計標準,滿足高鐵試驗臺的組裝要求。

關鍵詞:高鐵試驗臺;軸箱體;分體式;加工技術

一、引言

完整的軸箱體由2個上軸箱體和1個下軸箱體組成(下文分別簡稱蓋、體,如圖1所示),是高鐵轉向架軸承綜合試驗臺的關鍵零部件,其采用分體式結構來滿足軌道輪的組裝及其高速轉動,軸箱體的精度對軌道輪組成的組裝、使用和運行安全有直接影響。此次由于軸箱體在設計圖紙后,首次進行加工,沒有可借鑒的加工工藝,因此軸箱體加工必須先進行工藝研究,確??尚?、可靠,在加工精度符合要求的同時,其重復組裝精度變化量不能超過0.01 mm。

軸箱體關鍵部位的主要精度指標如表1所示。

二、工藝分析

軸箱體為整體澆鑄件,加工余量多,工序需分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在精加工前提前釋放應力,減少精加工變形[1]。軸箱體為分體組裝結構,其定位可靠性差,重復組裝精度不穩定,需對定位結構進行工藝性優化。無現有組裝工藝,組裝工藝的好壞嚴重影響軸箱體在拆蓋后重新組裝的精度,需對組裝工藝進行研究。

底平面1000 mm×800 mm范圍的平面度0.05 mm,間距679 mm的前、后兩孔同軸度φ0.05 mm,φ320孔圓柱度0.012 mm,軸孔端面端跳0.035 mm,精度要求高。前、后兩個φ320孔,孔口背對朝向,無法同向加工,精度控制難度大。

三、工藝流程設計

通過對圖紙深度分解,進行了精度評估、工藝性分析以及剖分結構精度控制,完成系統的全尺寸分析。

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工序,增加了精銑、粗鏜、拆蓋應力釋放、2次三坐標測量、定位銷自制等關鍵步驟,從工藝流程的安排上,確??茖W、合理。經過對樣件的研究,探索出合適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四、加工前準備工作

(一)定位結構工藝優化

上、下軸箱體的組裝靠2個φ16 mm定位銷來定位,為實現重復組裝精度變化量不超過0.01 mm的要求,且各個定位銷孔可互換使用,工藝要求銷孔與定位銷的間隙不能超過0.01 mm,定位孔孔徑工藝孔徑為 mm,定位銷直徑為 mm。通過查閱國標GB/T120.2-2000的要求,制作內螺紋圓柱銷,在定位銷的結構和規格符合國標的同時,控制定位銷直徑公差范圍,將定位銷直徑均磨至工藝要求范圍內,減少定位銷對組裝精度的影響,定位銷如圖3所示。

在工藝路線上,上、下軸箱體在第1次組裝進行半精鏜時,必須將定位孔加工到位。在第2次重新組裝進行精鏜時,定位銷必須參與組裝,確保加工組裝與后期產品總組裝狀態一致,提高重復組裝精度[2]。

(二)組裝工藝的研究

軸箱體由2個上軸箱體和1個下軸箱體采用8根螺栓進行緊固組成,在滿足最終1000 N·m的緊固力矩前提下,為減少組裝過程對上、下軸箱體精度影響,對組裝順序、預計力矩等進行研究。

通過對樣件軸箱體進行多次拆、裝拉伸,并對內孔孔徑、圓柱度等分多段進行測量,比對前后尺寸差異,最終確定了較合適的組裝工藝,并將該組裝工藝與下工序的總組裝進行交接,確保最終組裝與加工組裝的工藝一致。組裝工藝及要求如表2所示。合格的組裝工藝是此次加工的基礎,也是實現產品生產的工藝保障。

五、加工工藝的實施

(一)平面度控制

1. 粗銑軸箱體底平面時選用φ125 mm主偏角為45°的面銑刀,刀具45°的主偏角能夠實現較好的切削,防止加工時震動較大,引起加工震紋等異常。刀盤直徑選擇φ125 mm,防止由于刀具直徑過大引起加工震動。

2. 精銑時選用帶修光刃的面銑刀,加工時切削參數采用低轉速大進給加工,S = 100 r/min,F = 400 mm/min,可防止工件加工時產生震動,實現平面度要求。

3. 加工后進行機床打表自檢,要求打表檢測的平面變形量在0.03 mm以內,確保受工裝松開以及后續加工引起的變形后,平面度在0.05 mm內[3]。

(二)端面間距尺寸控制

1. 基準面按照零點加工到位,并保證平面的平面度符合要求。

2. 附件銑頭旋轉180°后,先完成另一面的半精銑,平面留有1 mm加工余量,保證后續精加工時有足夠的加工余量,同時減少后工序加工時的變形量。

3. 由于679 mm的外徑千分尺笨重難以控制,無法有效測量前后端面間距,因此采用機床打表測量的方式為附件銑頭不轉向,刀具不拆裝,即附件銑頭和刀具補償與原先加工的補償數值保持不變,利用機床使用百分表檢測實際余量。

4. 按照實際余量調整加工程序參數,完成端面的精銑,確保前后端面間距滿足679±0.05 mm。

(三)前、后軸孔同軸度控制

1. 在軸承孔加工工序設置粗鏜、半精鏜工序,控制精鏜前軸孔的余量僅為2 mm,對精鏜工序使用的半精鏜刀進行改造,確保半精鏜刀加工后只留0.5 mm。

2. 根據前期對樣件的試加工研究,對精鏜走刀進給和轉速進行控制,加工時切削參數采用高轉速低進給,S = 600 r/min,F = 60 mm/min,確保軸孔的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3. 為了保證銑頭轉向180°后的精度,增加了基準孔及轉向后高精度標準棒校調,要求在0.005 mm以內,保證精鏜孔φ0.03的同軸度,如圖4所示。

4. 同時在中心與底平面間距930±0.05 mm的要求上,利用在線測量系統和打表測量,避免了機床的定位精度誤差。

六、精度檢測及成果驗證

軸箱體采用三坐標測量儀進行檢測,有效檢測線性尺寸和形位尺寸,如圖5所示。

軸箱體精加工后,先不拆蓋,在線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對軸箱體進行拆解、清理,并重新組裝,三坐標復測軸箱體各尺寸精度,比對拆前、拆后兩次測量數據的變化。

經實際分析,兩次測量數據的變化量在0.005 mm內,符合圖紙要求,同時也驗證了加工工藝正確性,滿足生產要求。

軸箱體經組裝形成軌道輪,高鐵試驗臺實驗效果良好,該國產化項目獲得圓滿成功。

七、結束語

經過此次16臺份軸箱體的加工,形成了此類分體式箱體的較完善的加工流程和方案,為后期此類零件加工進行了技術儲備,值得在同行業中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內螺紋圓柱銷淬硬鋼和馬氏體不銹鋼,GB/T120.2-2000.

[2]聞邦椿.機械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

[3]宋放之.數控機床多軸加工技術實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歡
分體式加工技術
分體式空氣源熱泵在北方某鑄造車間中的應用
改良分體式折刀位和傳統折刀位在外科痔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熔融沉積3D打印機分體式擠出的特性分析
天冷“貓”在家,5個動作煉全身
淺析食品分子加工技術生物學原理
荷葉茶輕簡化加工技術及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