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視野下公路養護統計管理工作研究

2021-10-30 02:33梁英秀
工程管理與技術探討 2021年3期
關鍵詞:公路養護大數據

*通訊作者:梁英秀,1971年1月,女,漢族,山東鄒平人,現任山東省鄒平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高級統計師,本科。研究方向:公路統計。

摘? ? 要:大數據在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且社會效益良好。但其在公路養護統計管理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數據的處理應用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公路養護統計管理中并未構建模型和挖掘數據來指導統計管理。本文就大數據視野下公路養護統計管理工作進行研究,以期為公路養護統計管理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公路養護;統計管理

一、公路養護統計管理的意義

公路養護統計管理能夠為公路的建設和規劃提供有針對性數據信息,包括了日常的養護、工程修理、舊路技術改造等等,這些工作當中,都需要數據來作為依據進行和開展。并且,在交通工程基礎理論研究和公路科學研究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基礎資料的主要來源。

要加強對于統計管理工作崗位的重視。若想實現公路養護工作的有效實施,就需要建立在基礎數據之上,無論是公路建設還是公路養護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統計管理工作。所以,要加強對于統計管理工作人員能力的提升,定期進行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能技巧和專業知識,使其能夠在公路養護中發揮真正的作用。在公路的養護當中,統計管理工作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橋梁管理系統還是路面管理系統都需要數據信息作為基礎才能實現系統的有效構建,包括公路普查軟件的開發,和GPS在公路養護的應用,都離不開統計管理,在統計管理相關手段不斷加強和提升的基礎上,公路養護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和完善,促進了公路的建設和發展。

二、公路養護統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統計數據缺乏可靠性和真實性

統計數據信度差主要是因為統計管理人員及施工方對統計的思想認識不足,缺乏必要的社會責任感,未能深入了解統計方法,統計力量薄弱,且法制觀念淡薄,將數據估計作為統計工作的主要內容,數據的主觀性和隨意性較強,甚至依據上級的計劃指標創造數據,統計數據缺乏可靠性和真實性,難以精確地呈現公路養護的具體狀態。同時,一些管理者未能認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也未能將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到統計管理中,對統計數據的價值未能充分認識,加上不重視統計團隊建設,這些都影響到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二)缺乏法制觀念,統計數據不夠精準

在目前的統計管理工作當中,很多的工作人員都存在著缺乏法制觀念,對統計數據過于隨意,不夠精準的情況,其對自身的職責、義務、權力沒有正確、全面的認識,認為統計工作就是單純地將數字記錄下來,很多時候還過多地加入自身的主觀意愿,對數據信息進行隨意的修改。還有很多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并非按照客觀事實信息進行如實的反饋,而是以單位的利益為出發點,根據上級的要求來進行數據信息的上報,這不僅影響了數據信息客觀有效性,還使統計數據的信息失去了其本身的價值和意義,無法使上級部門和領導真實地了解公路的基本情況。

(三)統計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當前,我國公路統計隊伍仍需要進行強化改革。一些工作人員每天面對枯燥乏味的數字,難免產生厭惡的情緒,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細碎并且不受重視,很難得到領導賞識,因此在工作中容易出現抵觸情緒,無法正確樹立工作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數據統計工作是一項依賴熟能生巧的工作,有的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終于對各項業務產生熟悉感,與此同時出現別的崗位空缺的現象,就立即調任別的崗位,頻繁的換崗工作既不利于數據統計工作的開展,又不利于最終結果的生成。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受到極大影響,數據統計系統內部的工作氛圍也必然是壓抑的,不利于工作人員的長期發展和統計工作的合理開展。

(四)統計指標滯后和資料分散

許多單位使用的統計指標已經難以滿足社會要求,公路管理的政策及制度都早已發生變化,而其統計指標體系卻沿用多年前的,這種滯后的指標體系下產生的數據是很難有可信度的。同時,限于統計機制的經久不變和不適應性,其所統計的資料也非常分散。當然,這種分散性也與公路數量多、路線長和范圍廣的特點有關,加上人工整理這些資料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又因公路極易受到自然因素影響,使得路況的變化極快,對于一些信息反饋不及時、施工進度慢的區域,完成統計工作存在一定難度。[1]特別是缺乏材料參數方面信息,如路面材料組成、材料的性能及其變化等。[1]在以往統計評價指標中,過于重視路況調查和整體性剛度的檢測等,這些因素造成許多資料難以驗證,資料缺失及未按程序辦理等現象導致資料不完善,這樣就增加了統計工作的難度。

三、提高公路養護統計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統計機制和提高思想認識

公路管理者必須強化自身素質,充分重視公路養護統計。數據統計是養護施工的必要條件,統計數據能夠為公路管理提供必要的數據分析及指導,使領導決策更加適合公路發展[2]。此外,還應健全完善統計體系,要重視對路面病害單項評價統計指標的研究,對路面破損狀況的評價改為總體評價指標和單項評價指標,比較實用。要重視對路面材料性能及其變化規律的統計分析與研究,切莫忽視了材料參數這一重要的評價指標及其所蘊含的豐富信息。要強化數據統計管理,從公路發展實際出發制訂公路養護統計的相關指標,遵循公路發展及養護規律,以真實可靠的數據反映公路養護的具體狀況,最大限度地強化數據信度。[2]要做到即時發布信息,數據有根據,進而確保公路養護中統計管理的價值實現。

(二)強化法制觀念,構建完善的統計規章制度

作為統計工作人員,必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來進行工作的開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提升。當工作人員的相關法制觀念得到強化,才能確保統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從而做到責任的有效落實和追究。完善的統計規章制度是工作開展的基礎條件和保障,是提升統計工作準確度的重要途徑,統計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實,可以讓統計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確保數據的客觀性,切實地執行統計的義務和職責,使統計數據能夠具有真實性與可靠性,實現數據信息更加準確的反饋和記錄,提升統計數據的有效性,為公路養護工作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信息,從而使統計的價值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3]。

(三)加強培訓,提高統計工作人員職業能力

在開展公路養護管理統計工作的時候,統計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直接影響著公路統計工作的質量,想好做好公路統計工作,提高統計工作團隊綜合能力是最佳的選擇。相關領導通過開展培訓教育活動,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使他們在工作時真正落實工作責任,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做好每一份數據的統計工作[3]。

(四)嚴格執行法律規定

領導干部安排人員監督統計工作,使公路養護管理的統計工作全程在嚴密的控制下,確保統計工作人員嚴格遵守規律規定開展統計工作,一旦出現徇私枉法的行為,監督工作人員要及時制止并上報,絕不允許統計人員發生篡改、虛報統計數據的行為。

(五)建立養護大數據模型

利用大數據思維,深入、充分地挖掘公路數據,從其巨量數據中尋找規律,構建出路面施工養護效果預測、性能衰減及養護決策分析等模型,將其應用到公路養護統計管理中,進而提升整個養護統計管理系統,使其更具科學性,并為養護管理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在此基礎上,應結合大數據的整個流程,構建公路養護統計管理數據3D模型,以快速直觀地查看公路設施當前信息及歷史狀況,應用檢測設備、監控系統、無線技術及技術轉件將其同管理系統連接起來,以實時動態地了解和掌握公路養護狀況及突發事件,為快速響應和解決問題提供依據。

(六)利用大數據技術強化統計分析能力

公路管理的目標是向公眾提供舒適、安全的通行環境,提升公路服務質量,確保公路同社會經濟同步發展,但公路養護統計管理分析工作任務大,為此,必須依靠分析統計大數據來實現。構建相應的分析模型,構建網絡共享平臺,以海量養護數據為基礎,通過各類模型算法,深度挖掘分析公路養護過程中各類數據的變化規律。比如,利用每條線路車流量的信息統計,將其整理分析為具體圖表及數值,為管理部門分析車流向、車流量及其變化趨勢等提供可靠依據,實現公路區域間網絡信息及資源的共享,進而確保統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即時性,掌握公路養護的全面信息,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從而全面推進智慧養護體系的落地。

四、結束語

總之,公路養護統計工作較為復雜,必須嚴格要求和強化數據可靠性。為此,公路數據統計工作者應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不斷提升新技術的應用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平臺,深挖數據,改善傳統模式的不足,為公路的使用性能、模型預測、養護資金分配、選擇最佳養護方案提供有效數據和科學依據,這對于公路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群,任福茹.統計分析在公路養護中的應用[J].現代國企研究, 2017(20).

[2]胡群.如何有效發揮統計在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建材與裝飾, 2019(28):242-243.

[3]羅錫萍.完善和提高公路養護統計工作研究[J].辦公室業務, 2019(7):178.

猜你喜歡
公路養護大數據
公路養護施工中的交通控制及管理分析探討
交通行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若干問題探討
分析如何做好公路養護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
淺談公路養護的科學管理
公路養護現狀和改進的探索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預防性養護在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養護中的有效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