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王微《敘畫》理論研究

2021-10-31 02:44王一婷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1年9期
關鍵詞:王微理論研究

王一婷

摘 要:南朝王微的《敘畫》是中國最早的山水畫論著之一,從山水畫的原理、功能及各種表現方法等方面進行論述并提出自己的明確觀點,對后世山水畫及畫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敘畫》中的“圖畫非止藝行,成當與《易》象同體”等主要觀點逐一展開分析,并試圖找到其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南朝;王微;《敘畫》;理論研究

中國六朝以前的繪畫理論很少有專門著述,常散見于各家學說中,顧愷之的畫論較為系統全面,但早期理論受魏晉時期對人物的品評影響很大,很多審美范式都沒有脫離人物品評的標準,其中影響最大的傳神說也更意指傳人物之神,對于繪畫本體及客觀對象的關系及具體方法沒有論及。而后宗炳的《畫山水序》更具體地論述了山水畫的發生、方法及功能,但宗炳本人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又深受道家思想影響,因此他的繪畫理論中受佛道兩家的影響較大,他的山水功能論也完全不同于王微《敘畫》的觀點,而是借審山水之美而修“道”。因此,宗炳的繪畫理論起著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由“圣賢之道”進一步細化為“山水之道”。而王微的繪畫理論則更貼近于藝術本體,論述充分而全面?!稊嫛贩謩e從藝術的價值與本質屬性、創作方法和藝術接受三個主要方面進行論述并提出獨特見解,很多觀點對當代藝術創作和欣賞等藝術活動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

據《宋書·王微傳》記載,王微(415—453年)出生于門閥豪族,“少好學,無不通覽,善屬文,能書畫,兼解音律、醫方、陰陽術數”[1]。由此得知王微是一個學養深厚、涉獵廣泛的人,能書善畫,且通音樂、醫術,甚至陰陽術,而且其家族在當時社會地位很高。他在《與從弟僧綽書》中說:“龍居深藏,與蝦蛙為伍?!盵2]可見,他實際上是一個修養全面且受老莊思想影響的隱士?!稊嫛分幸灿兴兰宜枷牒碗[逸情懷的流露。

《敘畫》開篇即寫“圖畫非止藝行,成當與《易》象同體”。他已經認識到“圖畫”不僅是對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凝聚了畫家的思想和智慧,能夠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給人以啟迪。這一點,比南朝謝赫的“六法論”只論及繪畫本體和具體的方法有更高的視角和更深刻的內涵。宗炳《畫山水序》中的暢神論把藝術的功能概括為“臥游”,用以“含道映物”“澄懷味象”,而宗炳本人對于因果輪回的佛教學說深信不疑,他的“臥游”以及《畫山水序》中提到的“軒轅、堯……”“嵩、華之秀,玄、牝之靈”,以及他對繪畫用以“臥游”“暢神”等觀點,最終歸結于對佛家理念的追求,而不是單純對山水畫所提倡的審美境界的向往。王微的理念在這個層面上要比宗炳的理念更靠近藝術本體。

《易》一般指的是《周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于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著述,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儒、道兩家共同的經典,故稱作《易經》?!肮耪哜覡奘现跆煜乱?,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紋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盵3]因此,《易》是以圖案性卦畫為主,以文字注釋為輔,在漫長的歷史傳承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圖文共存、圖文一體的古代典籍形式?!吨芤住分袑Α跋蟆币沧鞒隽嗣鞔_解釋,“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意即為物象,又有象征之意。把圖畫與《易》象看作“同體”,不僅在圖像學層面指出了二者相通之處,同時也提出繪畫的認識本質和所具有的思想性,更是對繪畫藝術價值和地位的極大肯定。在南宋及南宋之前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從事繪畫行業的職業畫家地位很低,很多畫家之所以有一定的地位主要是因為有官職。因此,當時王微把“圖畫”提到《易》這樣的高度,是具有極大的開創性的。即使是今天,很多繪畫藝術創作者和受眾都沒有如此準確深刻地認識到藝術的功用和價值,實為憾事。

后文中“古人之作畫也,非以案城域、辯方洲、標鎮阜、劃浸流……”一段,明確指出繪畫不同于標注地名的地形圖,對繪畫的本質屬性進一步進行了詳細注解?!氨竞跣握呷陟`,而動者變心”這兩句是這段內容的核心,意為形和靈是融為一體的,不可分割[4],這點比當時盛行的形神分殊論更進了一步?!皠诱咦冃摹币徽Z在《王氏書畫苑》中作“動變者心”,意為能動變是心的作用,也就是思想。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九章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說到神得道后則靈。因此,王微的融靈其實就是講形與神之間的關系。與宗炳的形神分殊論不同,王微認為形和神緊密結合不可分割,這一點比之前顧愷之借由對人的審美而引申出來的“傳神論”,以及宗炳“神本亡端,棲形感類”的理論更能揭示藝術的審美本質,不是借由繪畫傳人之神氣風骨,或寄托自己對佛道各家的宗教情感,而是認為山水畫形態語言本身就是作者內在精神的流露,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可以直接作為審美對象。

“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此畫之致也”論及繪畫的具體要求及方法?!耙还苤P”既包含了媒介,又涵蓋了方法,同時也暗合了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最后又回歸自然的理論。即古人作畫時都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既不是憑空捏造,也不是照抄自然。這里的“太虛”對應前文中的“目有所及,故所見不周”?!疤摗背鲎浴兜赖陆洝?,又名大虛,為道教術語,太者,廣大之名,虛者,非實體也。王微論證了作畫之前要發揮想象,因為“目有所及,所見不周”,所以要用畫家的筆來描繪心中的山水。這里王微用了“擬”字,意為摹仿、相似,在他的論述中,想象與現實之間的關系以及繪畫主體對客觀物象的態度、表達方式等都概括在內,而且與西方的藝術起源理論中摹仿說和表現說理論相通。摹仿說認為藝術源于人類對自然和現實的摹仿和再現,雖然也揭示了一定的藝術創作規律,但過分強調藝術的形似,過于機械和片面,而王微的《敘畫》中則以“太虛之體”巧妙地化解了摹仿說和表現說的矛盾并互為補充。這里的“擬”并不指代真實的山水物象,而是指“太虛”之體,指創作主體內心的、想象中的場景,其中已經加入了創作主體對客觀世界的理解、加工和改造,既是以客觀物象為參照,又不同于客觀對象。在山水畫發展早期就能夠提出這樣詳細具體而又正確的方法和指導思想,對中國后世山水畫的發展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敘畫》最后一段具體論述了藝術的接受與欣賞,言:“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雖有金石之樂,珪璋之琛,豈能仿佛之哉!”。顯然“望秋云”和“臨春風”的不僅指畫者本人,還包括觀者,因此在這一章節,王微對看畫的觀眾的審美素養也提出了要求,不僅畫家本人要發揮想象力與智慧,運用純熟的繪畫手法,把自然物象及心中的理想境界表達出來,觀者在接受的時候亦要具備較高的審美素養,同時也要展開想象,才能夠充分體會到作者的情思,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體驗?!敖鹗畼贰笔侵甘褂苗婍嗟葮菲餮葑嗟囊魳?,一般指廟堂之樂,《左傳·襄公九年》中“武子對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以金石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是中國禮樂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樂器的源頭。珪璋為玉制的禮器,古代用于朝聘、祭祀?!赌掀鏁ざY志上》言“用珪璋等六玉,禮天地四方之神”,故珪璋常作珠寶或貢物解。金石、珪璋這兩類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均代表極美好的事物,象征著享有者尊貴的身份和地位,而后文作“豈能仿佛之哉”,意思是說這些怎么能和欣賞圖畫時得到的審美體驗相比呢?王微直接表達了對繪畫藝術接受活動中審美態度和體驗層次的看法,認為聆聽廟堂之樂和觀賞珠寶玉石都不及欣賞繪畫所得到的快感。

王微的藝術觀點可以說非常明確了,在他看來,繪畫藝術不僅當與圣賢所作的《易》象等同,其產生的審美體驗是連廟堂之樂、寶石之美都完全比不上的?!熬G林揚風,白水激澗。嗚呼!豈獨運諸指掌”,這樣愉悅的審美享受,怎么可能只是來自手上功夫呢?“亦以明神降之”,指出藝術創作過程中構思活動及精神思考的重要性,對藝術的本質屬性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稊嫛访鞔_詮釋了為什么圖畫當與《易》象同體,這是由于創作過程中,畫家已經把自己的智慧、情感、想象全部隨著“一管之筆”體現在作品中了。時至今日,從各方面看王微的《敘畫》,對于繪畫藝術價值和功用的認識依然是純粹而超然的。

參考文獻:

[1]李偉強.文人畫與文人園的“師法”轉化[D].南京:東南大學,2018.

[2]孫耀慶,姜劍云.劉宋王微生平思想考辨三則[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138-145.

[3]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4]楊丹鳳.探析王微《敘畫》及其對后世的影響[J].美與時代,2019(7):45-46.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

猜你喜歡
王微理論研究
春的腳印
會跳水的雞蛋
?水中撈“??月”
排兵布陣
數字寶寶在串門
雙鋼琴演奏心理調控的理論及其實踐研究
從中國特色到中國學派
淺析我國競技健美操研究現狀與趨勢
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創新研究
生態翻譯學研究簡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