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江公園濱水步道對游人身心健康影響研究

2021-11-04 06:28李承康楊喻明黃啟堂
河北林業科技 2021年3期
關鍵詞:恢復性近景步道

楊 帆,李承康,楊喻明,黃啟堂

(福建農林大學園林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經濟的高速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而生活、工作等方面產生的壓力和負擔也在消耗著人們的身體、情感和精神資源,長期的應激反應會讓身心面臨不同程度的健康威脅。濱水空間是現代化城市中少有的自然資源,而濱水步道作為連接水體和陸地的紐帶,提供給人們一個與自然近距離接觸的線性公共空間[1]。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通過濱水步道可以進行休閑鍛煉、游覽娛樂等活動。親水的步道環境又能給人們創造新鮮的體驗感,對游憩者的身心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達到舒緩壓力,放松身心的效果。

國外對濱水步道的研究起步較早,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已相對成熟。如由日本土木規劃研究委員會編著的《濱水景觀設計》,書中詳細地闡述了濱水區的規劃設計以及施工[2]。Stefanovic 提出了多功能生態濱水步道的營建策略[3]。Darin F.Dinsmore 探討了濱水步道選線與游憩者行為規律之間的關系[4]。這對我國關于濱水步道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目前,國內學者對濱水步道的理論研究多集中于景觀和空間設計方面,鮮有從游憩者的身心體驗角度進行研究。袁敏等人以城市濱水步道上的節點空間為研究對象,從空間環境結構出發,總結濱水步道節點的營造原則[5];任維等人通過分析城市濱水空間景觀的相關理論研究,對其綜合治理與景觀設計方面展開初步探討[6];張剛等人從人本主義角度出發,研究影響濱江步道空間設計的要素,并總結歸納出濱江步道空間的設計策略[7];余帆等人則從濱水步道的空間界面入手,對邊界要素、界面組合模式及其視覺特征進行調查研究[8]。本文則從主觀認知和生理信號兩個方面入手,將濱水步道環境與身心健康兩個領域結合,通過研究濱水步道空間類型及環境特征對游人身心健康產生的影響,提出適合步道的設計建議。

1 研究對象

1.1 研究地點

該研究選取福州市倉山區的閩江南北江濱公園步道作為研究區域。閩江公園以閩江為界分為北園和南園,全長約10.50Km,是中國國內最長的都市江濱公園。南園緊鄰閩江大道,由一個主入口廣場和荷塘月色、江畔閑情、夢里田園、童趣天地、十里花徑、花鄉廣場、洪塘古渡、日沐椰風8 個景區組成;北園臨江濱西大道,由9 個景區組成,自西向東依次為:西河園、錦江園、金沙園、望龍園、繽紛園、橋梁園、華龍園、閩風園和閩水園[9]。作為福州市最大的開放式休閑公園,閩江公園接待的游客量大,步道的游憩設施建設相對比較完善,涵蓋的空間類型較為多樣,可以為研究提供充足的樣本。

1.2 樣本收集

在研究自然對人的作用時,采用觀看圖片和多媒體資料方式的優點在于可以控制其他可能混淆的因素。許多學者已經將照片作為真實自然場景的替代品進行了相關研究,并在景觀領域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些研究也表明了這種方法的可靠性[10-13],因此本次試驗也選擇用景觀照片作為試驗材料。

調研小組于2020 年12 月,在閩江南北江濱公園步道分別踩點記錄,選取正光橫向取景,視線高度保持在1.70m,進行現場拍照。為避免過多環境因素對各空間類型的被試者體驗造成影響,故在選取樣本空間時盡量選擇空間視覺主體面積占畫面50%以上,且畫面中環境內容較為單純的照片,最終收集到的景觀照片初步樣本供試驗篩選。

由于游人視距的不同,所得到的生理感知也不同,此次試驗照片分為近景和遠景兩種視距拍攝。在同一視距中每類步道選取綠視率有明顯差別的低中高3 個層次的照片,每個層次分別為3 張照片,避免被試者再重復觀看同一張圖片時引發視覺審美疲勞。照片組共有18 張照片,分別為江近低(濱江近景低綠視率)1-3、江近中1-3、江近高1-3、江遠低1-3、江遠中1-3、江遠高1-3,見圖1。

圖1 濱水步道空間試驗圖片

2 試驗概況

2.1 試驗對象

在試驗對象的選擇上首先考慮的是人群壓力較大,情緒起伏較為明顯的從業或在校人群。通過網絡招募和海報招募,在福州市區初步召集了45名志愿者,志愿者大多年齡范圍在20~40 歲,平均年齡27.5 歲。

2.2 環境配置

該生理試驗在福建農林大學明南附樓人因工程分析室進行,環境隔音效果良好。套間面積約50m2,里間為被試體驗區,外間為試驗監控區。里間內設電腦顯示屏,人體工學座椅,其中電腦顯示屏尺寸為28 寸創維4K 顯示屏。外間設有信息采集電腦及通訊設備。

2.3 試驗儀器

研究中主要采用的試驗儀器為北京津發科技研發的ErgoLAB 智能穿戴人因生理記錄儀??蓪崟r監測人體的皮電皮溫以及心率的RPG、SKT 體溫、EDA 皮電變化等生理指標。信號收集部分采用無線技術,使用可穿戴生理多導儀與計算機云連接,實時記錄個體的生理變化情況,分析個體的情緒感知。該生理測量模塊包括設備、加密狗以及Ergolab記錄分析軟件。佩戴好儀器設備后開啟即可放映已經編程好的實驗圖像且實時記錄生理數據。

2.4 試驗問卷設計

主觀評價問卷設計主要組成包括3 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樣本背景資料,內容包括年齡、性別、學歷、涉及專業。第二部分為景觀特征評價,題項設置主要參照挪威大學團隊在2007 年對視覺景觀特征的研究[14],Patrik Grahn 在 2009 年提出的城市綠地感知維度[15],以及宋瑞等人對綠地8 類感知屬性的研究[16],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8 年6 月頒布的《綠道工程技術標準》[17],與步道環境特征相互參考[18],將同類型題目加以合并。經過專家討論及篩選后,最終篩選出綠視率、自然程度、物種豐富度、喜好度共4 個維度,并用簡潔語言表達。每個題項均采用7 級量表供被試者進行打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7 代表“非常同意”)。第三部分為使用者身心健康感知的評價調查,該部分運用語義分析法設計量表。以Kaplan 夫婦提出的“遠離”、“延展”、“迷人”和“相容”四類恢復性環境特征作為評價維度[19],同樣每個題項采用7 級量表打分。

2.5 數據處理

本試驗生理指標通過ErgoLAB 智能穿戴人因生理記錄儀采集,獲取被試者皮電皮溫數據(EDA)以及心率數據(HRV),后由ErgoLAB 軟件自帶處理轉換后以數值的形式在Excel 表格上呈現。心理指標通過恢復性評價得分獲取。數據分析采用SPSS25.0 進行統計,具體使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單因素方差(ANOVA)分析方法、事后檢驗方法、相關性分析方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濱水步道對游人心理健康影響結果分析

從表1 可知:六類濱水步道空間恢復性效應為:濱水步道遠景高綠視率空間>濱水步道近景高綠視率空間>濱水步道遠景中綠視率空間>濱水步道遠景低綠視率>濱水步道近景中綠視率空間>濱水步道近景低綠視率空間。濱水步道遠景高綠視率空間在遠離性、迷人性、延伸性3 個維度得分均為最高,分別是遠離性(4.58±1.17)、迷人性(4.60±1.13)、延伸性(4.59±1.2)、相容性(4.46±1.26)。綜合評價結果,濱水步道遠景高綠視率空間恢復性得分最高,濱水步道近景低綠視率空間恢復性得分最低。

表1 濱水步道空間感知恢復性總體評價得分

六類濱水步道空間恢復性評價總分差異顯著〔F(5,570)=3.29,p<0.01〕,結果表明六類濱水步道空間的恢復水平具有顯著差異,見表2,表3。

表2 方差齊性檢驗

表3 單因素方差分析

LSD 事后檢驗顯示,濱水步道近景低綠視率空間和濱水步道近景高綠視率空間的恢復性總分差異顯著(p<0.05),濱水步道近景低綠視率空間和濱水步道遠景高綠視率空間的恢復性總分差異顯著(p<0.05),濱水步道近景低綠視率空間和冰水步道遠景中綠視率空間的恢復性總分差異顯著(p<0.05),濱水步道近景高綠視率空間和濱水步道近景中綠視率空間的恢復性總分差異顯著(p<0.05),濱水步道近景中綠視率空間和濱水步道遠景高綠視率空間的恢復性總分差異顯著(p<0.05),而這六類濱水步道空間的其他兩兩組合的恢復性總分則沒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 4。

表4 PRS 得分LSD 多重比較

3.2 不同景觀特征下濱水步道身心健康影響分析

對濱水步道的不同景觀特征進行身心健康恢復特征分析,包括綠視率、自然程度、物種豐富度、環境偏好4 個維度,從橫向上豐富該研究的理論體系。

由表5 可知:濱江步道的綠視率、自然程度、物種豐富度、環境偏好都與身心健康感知的4 個維度呈現顯著正相關。數值越高,步道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感知程度就越高。說明步道在設計過程中盡量對植物的種類配置進行優化,需要有豐富層次結構的植物搭配來幫助使用者提高身心健康感知。生態自然的步道空間環境,能夠引發使用者的探索興致,非人工的自然環境元素對使用者遠離壓力有一定促進效應。其次,如果游憩者所處的環境是其所偏好的,就會引發個體對環境的適應性依賴,進而增進場所認同感。當游人處于自己認同的環境中,更容易引起對環境的共鳴,進而產生逃離世俗、減緩壓力的感覺,促進身心健康的恢復。

表5 濱水步道景觀特征與恢復性感知的相關性分析

3.3 濱水步道對游人生理健康影響結果分析

對被試者在濱水步道圖中生理數據的分析,研究對濱水步道的18 張圖片與2 張指導語數據進行初步描述統計,具體結果見表6。

由表6 可知,此次濱水步道的18 張圖片中,45名被試者的HRV 均值同樣在80 左右。其中圖指導語2 所對應的HRV 均值最高,達到81.75,圖濱近低3 所對應的HRV 均值最低,為78.38。45 名被試者的EDA 均值數值在0.6 以上,其中作為對照組的非濱水步道圖指導語1 對應的EDA 均值數值最高,達到0.72,濱遠中3 所對應的EDA 均值數值最低,為 0.60。

表6 濱水步道生理數據均值統計

研究將濱水步道下濱近低、濱近高、濱近中、濱遠低、濱遠高、濱遠中6 個類別與指導語類別數據進行均值計算。具體結果見表7。

表7 濱水步道類別生理數據均值

由表7 可知:此次濱水步道6 類圖與指導語圖的均值統計中,指導語類別HRV 均值數值最高為81.01,濱近低類別HRV 均值數值最低為79.41。其次,指導語類別EDA 均值數值最高,為0.69,濱近低、濱近高、濱遠低四類圖所對應的EDA 均值數值同為最低,為0.61。說明被試者在看到風景影像時身心是有在恢復的,但是從數據來說對于哪類空間恢復性最好表現并不明顯。

由圖2 可知:濱水步道6 類圖與指導語的HRV均值總體水平相差不大,且HRV 值較為穩定,未出現離群值。而濱水步道6 類圖與指導語的EDA 均值雖然總體水平也相差不大,但是樣本數據中離群值較多,原因推斷與上文類似(圖3)。

圖2 濱水步道生理數據箱

圖3 濱水步道EDA 數據分析

研究對HRV 與EDA 兩個生理數據在濱水步道6 類圖與指導語的分組組間進行比較,分析其差異性結果。在進行分析前應對數據進行正態檢驗,經檢驗數據符合正態分布,應采用ANOVA 單因素方差方法進行檢驗分析,結果用均值±標準差(Mean±SD)表示。若ANOVA 結果顯示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性,則查看其多重比較結果。具體差異性分析結果見表8。

由表 8 可知:HRV 與 EDA 在濱水步道 6 類與指導語組間雖然均值有波動,但卻均無顯著差異性(p>0.05)。說明HRV 與EDA 在濱水步道6 類與指導語組間均數無顯著差異。

表8 濱水步道生理數據ANOVA

此外,研究將濱水步道HRV 與EDA 進行皮爾遜相關性分析,發現相關系數為-0.228,且p<0.05。說明濱水步道下的HRV 與EDA 之間具有顯著負相關,試驗組在觀察濱水步道相關圖片時,其HRV 有一定上升,而EDA 則會略微下降。

4 建議與討論

4.1 營造建議

4.1.1 路線設計 步道的基礎功能是引導游客進行空間轉移。它是連接多個節點或景點的景觀交通網的重要構成部分,應做到因道設景、移步換景。同時由前文分析可知,在濱水步道空間中,使用者更傾向于偏好遠景的景觀。所以在空間道路的設計上,不要用太大角度的轉彎來呈現,同時為避免對游人造成過大的視野盲區,在轉角處的植物不要用大型喬木遮擋住游人視線,使游人可以將眼前的景象盡收眼底。

4.1.2 植物配置 在步道橫跨水體或者水體近鄰步道的地段,通過種植豐富的水生植物來達到綠視率的要求。除了可以獲得良好的景觀效果,又增強了游覽濱水步道的韻律感,讓游人更好地獲得身心健康的恢復。同時需要定期修剪岸邊過高或者枯萎的植物,也避免腐爛的枯枝污染水面??傊?,在植物配置方面既要考慮植被的種植面積,也要考慮縱向高度和寬度,根據場景的需求來搭配不同疏密程度的植物,形成多層次結構,提高環境的物種豐富度和自然程度。

4.1.3 游憩體驗 在濱水步道空間中增設逗留的半開敞空間,打造靈活多變的景觀空間類型,從而創造出可以滿足人們多樣行為需求的的公共空間。滯緩游人的游覽速度,由“急流式”轉變為“緩行式”,吸引人們停留與環境產生接觸,片刻地休息或欣賞環境能幫助游人緩解上一階段的疲勞感并支持進行下一階段的活動。在設置親水設施時,利用木棧道、木棧平臺、小橋、連廊等與水面相接,滿足步道空間的復愈性要求。還可以結合流水聲營造氛圍,給予人們對環境的美好想象和恢復性感受,從而將水體附帶的恢復性價值發揮到最大。

4.2 不足與展望

4.2.1 不足 本研究不足之處主要有:(1)對空間樣本進行選取時,缺少對更加細致環境要素的比較分析,例如水域占比、硬質鋪裝占比等因素對身心健康感知之間的影響;(2)只針對了福州地區的濱水步道進行研究,其借鑒意義對地域特征差異較大地區的濱水步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室內研究雖可以控制較多變量但仍有缺陷,特別缺少了嗅覺和觸覺的刺激,進而降低了研究結果的外部生態效度。(4)本研究對濱水步道使用人群的分析并不完善,例如青年、中年和老年之間身心健康感知的區別,不同領域人群間的感知區別,還需進一步研究分析。

4.2.2 展望 在國家大力倡導改善人居環境的背景下,通過規劃設計能直接改善濱水步道的景觀環境并提升其生態效益,以此幫助游人緩解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并引導人們進行游憩鍛煉。未來研究需在該領域上做出更多探討:①進一步細化濱水步道空間類型,豐富步道的研究體系,有針對性提出提升策略;②增加實證研究,對步道中人們的身心健康感知進行更普遍且精準的生理測量,總結特征規律;③建立更加全面的步道環境特征體系,不斷修正和完善,形成設計參考;④與相關學科領域進行交叉探討,探索適用于我國的步道規劃管理辦法和設計指南。

猜你喜歡
恢復性近景步道
近景攝影測量在大型邊坡變形監測的應用研究
海南省健身步道現狀調查研究①
海邊遐思
主體培育 多措并舉 助推中江蠶?;謴托园l展
對比美英與北歐監獄制度
鵝卵石
步道磚掩飾不住此路的由來(外一首)
近景攝影測量在邊坡變形監測中的應用
三月,最多只能看到近景
真空開關動態介質恢復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