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引領協和事業發展

2021-11-08 06:22段文利陳明雁
中國醫學人文 2021年10期
關鍵詞:協和醫院

文/段文利 陳明雁

1921年7月,中 國 共 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同年9月,北京協和醫院舉行盛大開幕典禮,一所與當時歐美頂尖醫院相媲美的高水平現代醫院在北京誕生。協和學術會堂二層院史陳列館前廳的《協和賦》以“與黨同齡,與國共運,與民長在,與時俱進”16個字,反映了協和與黨的領導、國家發展、社會需要和人民期盼緊密相連的成長歷程。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劃分為四個歷史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1-1949),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78),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2012),中 國 特 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年至今)。百年的風和雨,激蕩的大時代,宏闊的大舞臺,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協和人以初心砥柱,以使命為帆,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百年發展和護佑人民健康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正以昂揚奮斗姿態踏上新百年新征程。本文以四個歷史時期為緯,以一脈相承的協和精神與為民情懷為經,梳理協和醫院黨的事業發展脈絡,再現歲月崢嶸與華彩樂章。

1948年,經過兩年的緊張籌備,北京協和醫院正式復院。為和平解放北平,多名中共地下黨員通過各種渠道秘密進入協和醫院,先后成立“協新社”和“唯物社”等黨的外圍組織,積極宣傳黨的政策,為保全醫院師資、財產和設備作出了貢獻。

1949年2月,按照上級黨組織指示成立協和黨支部,吳綏先任支部書記。同年8月,協和地下黨組織向群眾公開,先期成立了職工支部、學生支部兩個黨支部,共計26名黨員。同年10月,協和團支部成立。

1951年1月20日,中 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衛生部接管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和北平協和醫院,由此開啟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自行管理和建設協和的70年歷程。協和人以極大的愛國熱情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為新中國的醫學研究、疾病防治、學科籌建、人才培養及相關醫療機構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自1952年1月1日 起,協和劃歸軍委建制,受軍委和地方雙重領導,史稱“軍管時期”。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直屬中國共產黨委員會批準中共北京協和醫院委員會成立,并任命政治委員羅誠為首任黨委書記。

在黨委的領導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1955年前后,十幾名高級知識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其中包括張錫鈞、許英魁、鄧家棟、胡懋華、馮傳宜、張茞芬等一大批名醫大家。

建國初期,由于抗美援朝戰爭和全國衛生體系建設的需要,協和培養和積蓄的大批醫學領軍人才被輸送到全國軍隊和地方各主要醫學院校、科研機構和醫院。他們擔負起創辦醫院或創建學科的重任,把協和的傳統、作風、教育與科學理念、組織體制和管理經驗帶到了全國,在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協和院史館的展墻上,一張題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脊梁”的人才地圖記載了協和這一階段向全國輸送人才的情況。舉例來說,軍隊系統的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解放軍胸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系統的阜外心血管醫院、整形外科醫院、腫瘤醫院、血液病研究所、皮膚病研究所,北京市屬的婦產醫院、北京兒童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第二傳染病醫院(今佑安醫院)等醫院,都是由協和人創辦的。此外,許多協和名家分赴上海、廣州、浙江、山東、天津、江蘇、四川、貴州、福建、云南、湖北等地,擔任數十家著名醫院的院長及學科創始人。

建院伊始的協和以學科齊全、大師云集、多學科綜合優勢享譽海內外,這一時期大量的人才輸出也使協和自身出現學科不全、人才斷檔。再加上協和醫學院的辦學一度中斷,協和醫師隊伍培養青黃不接。1957年,張孝騫本著對中國醫學教育的歷史責任感,抱著巨大的政治勇氣,上書中央建議恢復北京協和醫學院,同年被國務院批準。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為學校定名為“中國醫科大學”。中央指示,“只要有黨的領導,可按照老協和醫學院的辦法辦”,該方針后來被簡化為“黨的領導加舊協和”。

▲1955年前后,十幾名高級知識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圖為入黨宣誓儀式,張之強(左一)主持,左二起為馮傳宜、胡懋華、張茞芬、張錫鈞、鄧家棟、許英魁

20世紀60年代,在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的指引下,協和迎來風雨歲月中一段難得的“黃金發展階段”。林鈞才、董炳琨兩位醫院管理專家受黨中央委派來協和工作。醫院黨委經過一年半的深入調查研究,遍訪張孝騫、林巧稚等多位老專家及各方面代表,首先恢復了老協和的教育體制和傳統,并完善科室設置,健全指揮系統,恢復各項制度。通過全面治理整頓,老協和優良傳統得以逐步恢復,醫療質量顯著提高,總結提煉出協和育人的“三基三嚴”理念。協和老前輩回憶,這句話從20世紀60年代起被印在醫學教材的扉頁上,向全國推廣。

1973年2月,醫院召開第四屆黨代會,這一期間全院黨員人數達268人。在黨委領導下,醫院恢復了學術委員會,恢復了住院病歷書寫、查房、會診、交接班等制度,建立了慢性氣管炎防治組、抗癌組、計劃生育組、針刺麻醉組和地段保健組等學組,將協和醫大畢業的各屆學生約180名召回醫院進修,這些舉措為改革開放后恢復研究生招生工作、緩解人才斷檔打下扎實的基礎。

▲1973年,首都醫院黨委會恢復后召開第一次黨員大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央確立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國策,全黨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之后,改革開放成為時代主旋律。協和人受到巨大鼓舞,醫院煥發出盎然生機。

醫院黨委在撥亂反正、恢復調整的基礎上,全面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醫務人員甩掉了歷史政治包袱,精神大振,干勁激增。1980年至1989年期間,張孝騫、馮應琨、池芝盛、羅慰慈等40余名高級知識分子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5年,時任黨委書記王榮金向時任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匯報了介紹張孝騫教授入黨的想法。陳敏章十分贊成,并商定由他和王榮金兩人作為張孝騫的入黨介紹人。當王榮金向張孝騫提出介紹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張孝騫激動落淚,當場表示“非常高興,十分愿意”。1985年11月26日,剛做完肺部手術出院不久的張孝騫來到醫院,將“入黨申請書”親手交給了王榮金。12月18日,內科黨總支胃腸血液組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討論張孝騫入黨問題,與會黨員一致通過。12月28日,88歲高齡的張孝騫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終于實現了從一個熱血青年到愛國主義者再到中國共產黨黨員的飛躍。張老的經歷正是中國一代高級知識分子信念堅定、追求真理、科學報國的共同命運的寫照。

1983年,原衛生部選擇協和醫院作為衛生工作改革的第一塊試驗田,借此推動整個衛生系統的改革。醫院黨委在實踐中總結出六方面的成效和經驗,包括院長負責制,強調責任權利相統一、相結合的目標管理責任制,打破“大鍋飯”、向第一線傾斜的按勞分配制,開展專家門診,試行新技術設備按成本收費,發展橫向聯合、擴大服務功能等。協和的實踐為指導全國衛生系統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提供了新的依據。1984年4月,醫院被列入國家工資改革試點單位。

與此同時,協和憑借良好的國際聲譽和醫生過硬的業務及外語能力,千方百計開拓各種渠道,利用各種資助,選派大批業務骨干到國外一流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中長期進修交流學習。他們學成歸國時將大量國外領先技術、設備引進中國,并通過舉辦各類學習班向全國推廣使用。這些舉措為協和改革開放后的學術發展搶占了先機,為其持續引領奠定了堅實基礎。

▲1985年,張孝騫在88歲高齡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20世紀80年代,協和在全國醫院中率先設立黨總支,為內科、外科、婦兒、五官、醫技等大科(??茝拇罂篇毩⒊鋈ナ加?0年代)選派專職黨總支書記,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得到了大大加強,黨建業務融合得到了機制保障。醫院基層黨建邁進新階段,為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20世紀90年代初,以醫院文化建設推動改革發展、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成為黨委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時代特征。1991年,協和建院70周年之際,醫院黨委帶領全院上下廣泛討論,凝練出“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業內專家高度評價說,“協和精神的提煉和形成,不僅對這所醫院的發展,而且對全國衛生行業的文化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我國醫院文化建設的一座里程碑?!贬t務人員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文化創作中,《醫護情》等一批弘揚主旋律的文藝作品相繼誕生。1986年起舉辦首屆病案展,1991年起舉辦院史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旨在讓協和優良傳統“三基永續、三嚴不輟、三寶長存”。

進入新世紀后,正當全院職工團結拼搏推動醫院各項事業穩步發展時,一場非典型肺炎(又名SARS)突然襲來,非典阻擊戰2003年春夏在北京打響。協和3 350名職工中有2 306人先后奔赴抗疫第一線,東單院區急診改建、增設發熱門診,西單院區北樓一整層緊急改建成外賓SARS病房,整建制接管整形外科醫院普通SARS病房、中日重癥SARS病房,協和先后收治SARS患者308例。在這場特殊戰“疫”中,醫院黨委充分發揮思想動員、組織保障優勢,帶領廣大黨員干部迎難而上,科學救治成效顯著,黨的引領作用再次凸顯。

2009年以來,協和作為公立醫院的“排頭兵”,以趙玉沛同志為代表的醫院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院黨員干部職工,深入推進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認真履職盡責、銳意改革創新、深化內涵發展、服務人民健康,奮力建設六大體系,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協和人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赤誠,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躍升新臺階。醫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患者”的辦院方向,認真落實“病人滿意,員工幸?!钡霓k院理念,全國率先制定醫院章程,完善“病人需要什么,績效就考核什么”的考評制度。截至目前,醫院連續十一年蟬聯中國醫院排行榜榜首,連續兩年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排名第一。協和經驗作為國務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衛生健康委公立醫院黨建的先進典型向全國推廣。

黨的十八大以來,醫院堅持政治統領、文化建院,黨政合力共挑一副重擔,堅持公益性,調動積極性,尊重科學性,厚植人文性,傾心打造“學術協和”“品質協和”“人文協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制度機制設計互相促進,實現黨的建設與醫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譜寫了醫院黨建工作的嶄新篇章。

2016年12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調研組一行來協和專題調研黨建工作,時任院長趙玉沛、黨委書記姜玉新和全體院領導陪同調研。調研組指出,協和黨建工作的經驗做法在全系統樹立了可供學習的榜樣,應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加強公立醫院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黨的十九大以來,醫院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引導全院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融入為患者服務的實際工作中。

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這是黨的十九大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衛生健康領域的貫徹落實,也是第一次就公立醫院加強黨建作出的最為系統全面的要求。協和醫院堅決貫徹落實《意見》及黨委組《實施辦法》,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總開關”作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從機制和制度上推進黨建業務深度融合,不斷探索和實踐著新時代黨建工作新模式,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醫院黨委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的全面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醫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制定考核細則,建立黨委常委基層黨支部聯系點制度,召開統戰座談會,大力發展高知群體黨員,凝聚發展合力。2020年發展黨員71名,常規黨員發展中高知群體比例達50%,培訓發展對象89人,均為歷史之最。堅持黨管人才,突出以德為先、事業為上,激勵保護干部敢擔當、善作為。20余名青年管理骨干脫穎而出,走上中層管理崗位。全院總支支部完成換屆,一批臨床骨干和管理骨干擔任專職、兼職總支書記、支部書記,為基層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協和的相關工作經驗入選中組部案例。護理黨支部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黨委確定為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試點支部。

醫院黨委通過組織“做合格協和人”“邁向協和新百年”主題大討論,凝聚起危機共識、改革共識、創新共識;通過舉辦“協和春晚”“協和奧運”“協和生日”系列品牌活動,凝心聚力、激勵奮進?;颊邼M意度不斷提高,職工幸福感持續提升,協和向著“為病人提供更有質量、更有溫度的服務”大步邁進。

在2020年氣壯山河的抗疫史詩中,協和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動踐行了偉大抗疫精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醫院黨委發出致全體黨員的公開信,短短18個小時內,3 306名同志報名請戰。時任黨委書記張抒揚,副院長韓丁帶領186名協和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在疫情最吃勁時刻白衣為甲、逆行出征。醫療隊將協和優良傳統和經驗做法移植到武漢前線。召開醫療核心組例會,堅持“能用的辦法都用上”的床旁精準綜合施治,協和成為武漢危重患者最早成功脫機拔管,開展有創機械通氣、俯臥位通氣和ECMO治療最多的國家醫療隊。

“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绷暯娇倳浀奶柫罹褪菂f和人的行動。時任黨委書記張抒揚帶頭在前線講黨課,帶領6個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共產黨員不畏艱險,沖鋒在前,把忠誠與誓言寫在抗疫戰場上。他們以無私忘我的精神、舍我其誰的氣概,凝聚起前線強大的戰斗力,感染了身邊的每位隊員。52名隊員遞交入黨申請書,41名隊員火線入黨,協和醫療隊中黨員比例達到74%。在這支隊伍里,“80后”占到52%,“90后”占到30%。青年醫護成為抗擊疫情的主力軍,他們讓青春絢麗之花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協和醫療隊在抗疫最前線成立6個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北京保衛戰中,協和人同樣綻放精彩。70小時建成核酸采樣方艙,58小時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急診綜合治理,門診精準防控,構筑安全防線。協和人全體總動員,全院一盤棋,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健全大型綜合醫院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的應急應對體系,提供了“協和方案”,付諸了“協和行動”。

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重大時刻,協和人總能挺身而出,勇擔使命,黨和國家、各級領導以及社會各界予以高度贊賞。醫院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時代楷?!薄獓以踽t療隊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涌現出大批先進典型,張抒揚院長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多名同志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國家榮譽稱號。黨建帶團建,青年勇當先,榮獲全國紅旗團委、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多項國家榮譽稱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確立了“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指導思想和發展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兩會政協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聯組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秶窠洕蜕鐣l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將在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新時代賦予了協和重要的戰略機遇。

▲2020年12月16日,中國共產黨北京協和醫院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以吳沛新同志為黨委書記的新一屆黨委

2020年12月16日 召 開的第九次黨代會選舉產生了以吳沛新同志為黨委書記的新一屆黨委。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明確了新時代奮斗目標,力爭到“十四五”末初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醫院”,到2035年建成國際先進診療中心、醫學技術創新中心、醫學科學研究中心、醫學人才培養中心,成為生命健康領域新理念、新模式、新策略的發源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協和醫院建院100周年,醫院黨委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梳理學習院史結合起來,與為群眾辦實事結合起來,與“十四五”開新局結合起來,將協和發展融入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百年征程中,引導廣大黨員“知所從來,方明所去”,以史鑒今,知史興院,凝聚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強大動力,確?!笆奈濉遍_好局、起好步。

回首100年,中國從積貧積弱到民主富強,走出了一條世界矚目的中國道路。展望未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醫院黨委團結帶領全體協和人正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中流擊楫的堅定決心,誓言擴大協和在百年新征程的持續領跑優勢,以高質量黨建構建協和新百年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護佑人民健康再立新功,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

猜你喜歡
協和醫院
我們班的“運動健將”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醫院交付
協和搬家
協和學子“愛星”獻愛心
萌萌兔醫院
我在協和學了什么
我在協和學了什么
組建“協和隊” 促進社會和諧
認一認
丹東第一醫院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