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心臟病病人術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

2021-11-10 14:25李曉雪劉玉姣張慧妍
科學與生活 2021年4期
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

李曉雪 劉玉姣 張慧妍

摘要:目的:探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行手術治療且術后機械通氣時間≥48h的180例先天性心臟病病人的臨床資料,根據是否發生VAP分為VAP組、非VAP組,采用單因素及多因素Logsitic回歸分析VAP發生的危險因素,提出相應護理對策。結果:180例先天性心臟病術后病人中發生VAP24例,發生率為13.33%;單因素分析顯示,血清清蛋白水平、術前應用抗生素、體外循環時間、主動脈阻斷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插管次數、低心排出量、應用H2受體拮抗劑與VAP發生有關(P<0.05);多因素分析顯示,血清清蛋白水平<35g/L、體外循環時間≥100min、機械通氣時間≥7d、再插管、應用H2受體拮抗劑是VAP發生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先天性心臟病病人術后VAP發生率較高,且受多種因素影響,臨床應加強對各項危險因素的干預,以減少VAP的發生。

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且術后機械通氣時間≥48h的180例先天性心臟病病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7例,女73例;年齡2個月至9歲(3.4±2.1)歲;先天性心臟病類型:單純型71例,復雜型109例;

體外循環時間41—186(92.41±23.54)min[1]。

1.2VAP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醫院獲得性肺炎的診斷、治療及預防指南》(2013年版):①機械通氣>48h;②胸部X線可見新發生或進展性的浸潤陰影;③具有至少以下2項:體溫≥38℃;外周血白細胞≥10×109/L或<4×109/L或中性粒細胞≥80%;氣道膿性分泌物;支氣管分泌物中分離出新的病原菌。

1.3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先天性心臟病病人VAP相關因素調查表對納入研究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包括基本資料(年齡、性別、先天性心臟病類型、

血清清蛋白水平、貧血)、術前抗生素應用情況、術中資料(體外循環時間、主動脈阻斷時間)、術后資料(機械通氣時間、插管次數、低心排出量、合并敗血癥、是否應用H2受體拮抗體)[2]。

1.4觀察指標

統計先天性心臟病病人術后VAP發生率;根據是否發生VAP將病人分為VAP組、非VAP組,比較兩組病人臨床資料的差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影響VAP發生的危險因素,提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性資料采用例數(%)表示,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或χ2檢驗,影響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影響

VAP發生的單因素分析180例先天性心臟病病人術后發生VAP24例,發生率為13.33%;單因素分析顯示,血清白蛋白水平、術前應用抗生素、體外循環時間、主動脈阻斷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插管次數、低心排出量、應用H2受體拮抗劑與VAP發生有關(P<0.05)。見表1。

2.2 病人VAP發生的多因素

Logistic回歸分析以病人發生VAP為因變量,將以上單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賦值。①血清清蛋白水平:≥35g/L=0,<35g/L=1;②術前應用抗生素:否=0,是=1;③體外循環時間:<100min=0,≥100min=1;④主動脈阻斷時間:<60min=0,≥60min=1;⑤機械通氣時間:<7d=0,≥7d=1;⑥插管次數:1次=0,≥2次=1;⑦低心排出量:否=0,是=1;⑧應用H2受體拮抗劑:否=0,是=1。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中分析顯示:血清清蛋白水平<35g/L、體外循環時間≥100min、機械通氣時間≥7d、再插管、應用H2受體拮抗劑是VAP發生的危險因素(P<0.05)。

3.2 護理對策

3.2.1加強醫護人員培訓

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先天性心臟病病人術后VAP 發生的危險因素、預防措施、消毒隔離、機械通氣、并發癥防治等知識,并進行氣管插管操作模擬訓練,培訓后進行集中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提高醫護人員無菌操作意識、VAP防治能力及操作熟練程度[3]。

3.2.2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在接觸VAP 病人及操作前后嚴格執行手衛生、無菌技術操作;減少醫護人員進出手術室的次數;每次術后對手術室進行徹底消毒,減少病原菌分布;每月進行一次細菌學檢測,控制空氣菌落保持在合理區間。

3.2.3呼吸機管道護理

維持氣管導管氣囊壓25~30cm H20(1cmH20=0.098KPa),避免氣囊壓力過高引起黏膜出血,壓力過低引起口腔定植菌下移;定期進行聲門下分泌物吸引,清除氣囊上滯留物,減少細菌定植;呼吸機管路7d更換1次,發現可見污染及破損時及時更換。

結語:

綜上所述,先天性心臟病病人術后VAP發生率較高,且受多種因素影響,臨床應加強對各項危險因素的干預,以減少VAP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巧,柳志敏.先天性心臟病病人術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21,19(10):1409-1412.

[2]曾生,歐斌,黃思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經外科手術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醫學工程,2021,29(03):105-108.

[3]李竟.腸內營養標準化流程管理在先天性心臟病延遲關胸術后患兒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03):424-427.

山東英才學院 250104

猜你喜歡
先天性心臟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
重癥患者氯己定口腔護理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美羅培南不同輸注方案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臨床效果對比觀察與分析
早孕期軟指標陽性篩查胎兒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的價值
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檢測的臨床價值
床頭抬高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影響的臨床分析
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臟聲帶綜合征患兒心臟矯治術后肺動脈壓力及聲帶癥狀的變化
胎兒超聲心動圖的四腔心切面聯合降主動脈逆行跟蹤法產前診斷胎兒先心病的價值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學狀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