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職業體能下的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分析

2021-11-10 14:25盛英超
科學與生活 2021年4期
關鍵詞:體育課程改革

盛英超

摘要:高職體育課程應該加強職業體能,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奠定基礎。本著“提高體能、促進技能、提升素養、服務專業”的理念,堅持“分類歸納,有所側重”的原則,精選教學內容,采用以學生為主體,以練習為主線,教師從“傳授者”變為“指導者”,學生從“接受者”變為“思考者”的指導思想,改革教學方法,將教、學、練融合為一個動態系統,采用過程評價,貫徹學什么、練什么、考什么的方針路線。從職業體能出發運用文獻資料法、總結歸納法探尋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的新思路。

關鍵詞:職業體能;體育課程;改革

前言: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首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培養。這意味著,高職教育中各門課程的教學目標都是圍繞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來進行的,高職體育課程自然也不例外。高職院校應該把體育課程與職業能力培養結合起來,通過對職業體能的培養來促進職業能力的形成。但目前,在多數高職院校中,體育課程已然成為公共課中的“邊緣課程”,與職業能力培養無緣,成為人才培養中心的雞肋課程而不被重視。

1.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現狀

1.1傳統體育教學限制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沿襲其體育課程教學模式。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相比,雖然具有較多的體育課共性,但是二者在教學目標和任務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所以對傳統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沿用,必然會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產生不利影響。當前大部分高職院都存在著體育課程目標和方向設置不合理等問題,沒有明確自身的人才培養方向。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其體育教學目標應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合,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及社會對于技術人才的職業體能需求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爆發力、靈敏性及肌肉力量等方面的鍛煉和培養。由此可見,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是制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因素。

1.2課程教學體系不完善

當前高職體育教學普遍存在教學體系不完善的問題,教學體系一味地沿用傳統模式,忽視了與當前教學需求相符合。缺乏對學生職業體能的關注。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大都以學生的運動技能教授和身體素質鍛煉為主,缺乏職業體能素養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職業體能教育需求,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教學組織形式有效性不足。高職院校的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互動銜接聯動性較差,教師對學生的課外活動指導普遍不足。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也是學生的自主訓練過程,強化教師的有效干預,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訓練效果,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當前高職體育課堂教學以開放式的自主訓練教學為主,卻又缺少教師的必要干預,導致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1.3課程教學內容不合理

高職院校大部分專業都采取3年制的教學體制,因而學生需要在前2年完成體育課程的學習。當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主要有2種形式,即體育普修課程和專項體育課程。一般而言,體育普修課程主要在大一學年展開,對學生初步進行鍛煉和培訓等體育基礎教學;而專項課則主要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發展運動技能,促進學生的專項技能提升。在實際實施教學計劃時,體育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難以滿足學生更高層次的體育學習需求,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而在專項課教學時,其教學內容沒有體現出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的特色,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組織主要停留在對學生的運動技能引導方面,實際效果提升比較有限。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成績仍是教師的主要評價參考,教學評價體系比較單一,沒有體現出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高職體育教師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面,主要根據學生各項體能的考核達標情況來確定成績,學生的專業技能及身體素質達標情況是其主要考核方面,忽視了學生體育學習中的情感投入和學習過程評價,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其體育基礎水平差異。高職院校的領導者也忽視了對體育教學的監督和評價,忽視了對教師的監督和管理,缺乏對教師執教水平的有效評價體系,不利于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2.基于職業體能需求的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研究

2.1確定教學目標

出于職業本能培養思考,高職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盛考慮學生術來織業愛思需求,根據學生的專業和職業特點,對體育教學目標進行設置和調整,體現出一定的專業和只業層次性,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體育教學:目標應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幾個重要指標,并體現出不同專業、不同職業的一定差異性。例如,理工科學生的工作強度明顯強于文科學生,可以設計更高層次的體育課程教學目標;而文科學生的工作精神壓力一般較大,在體育教學時應適當強化其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2.2調整課程結構

體育課程教學的改革還需要深化對當前課程結構的調整,根據人才培養的職業體能需求進行針對性地教學工作。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對體育教學課程設計進行改進和調整,改變傳統的統一教學大綱和內容的模式,根據專業類別進行體育教學分類,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需求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制定對應的發展戰略,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和改革。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職業發展需求,引導其選擇最佳的運動鍛煉方式,為學生在學習之余提供放松和鍛煉的機會,既有利于防治學生的職業病問題,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過程中,還要注重改革教學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進程。高校應根據學生體能教學需求,改進、完善傳統的教學評估方法,優化教學評估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過程、體育基礎及職業體能需求,使教學評估工作能夠準確、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平時學習、訓練及課堂出席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作為學生的平時考核成績。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各次考試成績進行對比考評,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投入。

2.3課程資源整合

高職院校具有豐富的體育課程教學資源,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更要注重對各種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從而推進教學改革進程。高職院校應對體育教學資源進行充分挖掘,一方面應對課外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運動,或對學生的課外體育運動進行跟蹤指導,對課堂教學進行拓展和外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運動習慣和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強化對各種校外資源的有效利用,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整合校內外的軟硬件資源,共同進行高級職業人才的培養,全面推進學生的發展,使其能夠以更好的身體素質和職業素質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3.結語

體育課程只有與職業能力培養聯系起來,在職業能力培養和形成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煥發高職體育課程的生機,因此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開設職業體能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高職院校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改革措施,不斷強化教學質量和效果,使學生能夠提前體驗并適應職業狀態,以更好的體質和精神面貌走向職業崗位,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高陽.以職業體能為導向的高職體育課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4):350-352.

[2]劉繼宏,梁建瑞.基于職業體能需求下的高職體育“異化教學”診斷:以大同煤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7).

黑龍江財經學院體育軍事教學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猜你喜歡
體育課程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依托民間游戲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研究
拓展訓練納入中學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對高職護理專業體育課程改革的研究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