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當代大學生該如何對待漢字藝術

2021-11-10 15:13姚怡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傳承應用

摘要:當代社會信息在不斷產生爆炸,各種藝術都迎來了蓬勃發展的又一春,那么作為肩負著傳承使命的當代大學生,探索漢字藝術怎樣能更好的發展弘揚是當下所要重點討論的課題。本文通過從淺入深的分析方法,將其分為四個階段:認識了解、學習研究、應用發展與弘揚傳承漢字藝術。

關鍵詞:漢字藝術;傳承;應用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歷史之悠久、思想之璀璨、文化之繁榮舉世共睹。漢字作為中國獨特的文字體系,對于中國人思想文化傳承千年卻從未斷流而起到的作用是讓人無法忽視的。更令人難以想到的是漢字對于中國的安定統一也有著重大意義,雖然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地理條件所造成的風俗多樣,方言各有特色,但皆因我們共用了同一套漢字文化系統,從而使中國各地受到了相同的文化熏陶,將五十六個民族和各個地區的人們融合為不可分割的一家。漢字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中國人與生俱來所要肩負的使命。那么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獨特的漢字藝術,怎么樣做才可以將其進一步弘揚就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一、認識、了解漢字藝術

首先我們應該認可漢字藝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藝術形式,而且它并不單純的只是一個語言交流的工具,更是中國民族文化象征的主要載體之一,傳承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眾多特性。漢字屬于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不僅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

由于我們就生長生活在這種文字藝術誕生發展的沃土上,對其太過熟悉反而使我們不自覺的忽略了它的寶貴,也漠視了它無窮的藝術價值。好在近年來,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對于豐富精神世界的需求愈發強烈,許多人們終于開始意識到我們需要甚至 是必須去傳承屬于我們自己的優秀文化,同時各種相關政策也相繼出 臺,漢字藝術隨著信息爆炸的熱潮也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二、學習、研究漢字藝術

漢字之所以能被稱之為一種藝術并不無他的道理。想要學習漢字,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如何用筆墨來將它展示出來,所以在古代,人們發明了 眾多書法格式,如草書、隸書等。在能夠用筆墨將其展示出來的基礎之上,對漢字進行“優化”,就如同對璞玉精雕細琢一樣不斷讓它接近完美,以筆墨之死物賦予其靈魂。

漢字多由點、橫、豎、捺、撇、彎鉤等筆畫組成,想想當初幼年時期學習漢字文化,老師便是讓我們對筆畫進行反復練習,將筆畫練習到一定程度便產生了筆韻,同時也賦予了這些筆畫一部分靈魂;然后老師便會讓我們進行漢字的部分臨摹,將一個個筆畫拼湊起來形成文字的一部分,因此便學會了偏旁和部首;在熟練地掌握了偏旁部首之后,便是對漢字進行完整的臨摹,猶如拼湊積木一樣將一個個筆畫拼湊成偏旁部首,再由偏旁部首拼湊為完整的漢字大樓。但是大樓終究還是要講究美觀性的,所以需要對漢字進行反復的練習和調整筆畫與偏旁部首的搭配,最終構建成一座完整且美觀的文字大樓,同時, 在拼湊的時候也將一塊塊的部分靈魂拼湊為一個完整的靈魂,將文字變成了一個有靈性的“人”。

或許又會有人產生疑問,為什么有的草書我完全看不懂寫的是什么,卻被一些書法家屢屢稱贊?或許當你真正想要了解的時候才會發現它的魅力。草書筆畫連綿,似是一氣呵成,呈肆意豪放態,多用于書寫心中豪放情懷的詩詞,毛澤東的草書便是最好的例子,以草書的 形式譜下《沁園春·雪》的壯麗詩篇,以草書的形式直抒自己的豪放情懷以及對祖國河山一統的雄心壯志。

漢字學習起來其實很簡單,無非是一個反復練習的過程,但是對漢字藝術的研究是一個長期且極具意義的探索過程,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通過看別人的文字來體會他人的思想情感便是對自己研究成果的一種檢驗,如果能準確地感受出或者讓別人感受到,那么你對這一部分的研究便是成功的,如果不然,便需要繼續鉆研。不急不躁,打穩基礎,吃苦耐勞,不斷前行便是最好的方式。

三、應用、發展漢字藝術

漢字,因其作為一種具有豐富信息能力及藝術感染力的美學元素,通過其一勾一畫、方短圓長、剛硬柔軟、同音異形等特點傳遞與承載了不同意境與內涵,形成了獨特的漢字標志藝術,現被廣泛應用于標志設計中。 且其構造思維方式的獨特之美及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與現代標志設計所需的設計方法相吻合,可在不同需求下使用,為標志設計加強美學涵養及表意性。

由古至今,漢字作為表意文字,由圖形演變而來,自然也應用于民間傳統美術之中。而廣大勞動人民對民間生活的不同理解,使得漢字結合了大量帶有傳奇色彩的傳說故事、帶有自然科學色彩的動植物和帶有生活色彩的勞作,再進行加工提煉改造,最終反映出大眾審美及其炙熱淳樸的情感。字形隱藏于圖畫中,以“組字成畫”的創作手段,將幽默的智慧融入其中,減除傳統繪畫的嚴肅性,而增添了通俗性,畫中有字,字融于畫,既可讀,又可看,仔細一品,韻味非凡。

而標志設計與民間傳統美術也以書法為主,幾筆勾勒描繪大好山河,眾生蕓蕓皆于意境之中。書法藝術可謂是中國首屈一指的通俗藝術形式之一,以其雅俗共賞的特性被不同層的人接受并喜愛。初級之人,笑談而過,且知皮毛;中級之人,似笑非笑,略有所悟;唯有大成之人,笑而不語,了然于心。既此,將書法藝術應用其中既豐富其張力,又體現華夏文明的東方神韻及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創新了書法藝術所帶來的視覺體驗。而標志設計也被廣泛應用于商業傳播,通過結合企業或品牌自身的獨特個性,調節漢字形態、粗細、空間結構順序、筆畫等使得字體更加美觀,從而融入企業標志的設計之中,樹立其良好的企業形象,加強其文化附加值,增添國人對其的好感及信任程度,起到易廣泛傳播的作用。

書法藝術作為漢字藝術的主要展現方式,為中國走向國際道路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2010 年世博會的“世”、中國勁酒的“勁”、深圳圖書館的“書”等以瀟灑的書法向全世界展示著中國的獨特文化內涵與魅力,體現了其在世界多種文字形態中極完美、極藝術、極具有詩情畫意的巔峰之美。

在動畫作品運用漢字藝術時,通常將客觀與主觀結合。利用漢字藝術的 直覺性與表現性等特點,結合動畫創作表達中的想象思維等方式,融入對作品內涵探索的創新性,利用人自有的求知欲將漢字藝術與創作內容相互交融。使得動畫作品在使用漢 字表達幽默生活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用夸張的語言描繪出理想世界的 精神視鏡,進入自由翱翔的空間,帶給我們精神及心靈上的啟迪。

而漢字藝術也在一次又一次的運用中頻繁出現在世人的視野中, 刷新著自己的存在感,也讓更多的人對其感興趣,加入到發展漢字藝術的隊伍中。中國在用自己的漢字藝術,發展著文化與經濟實力,實現真正的強國展望。

四、弘揚、傳承漢字藝術

中華上下五千年,而漢字,更是以“文明的載體”被世人記錄并傳承著。常有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漢字藝術使得中華文化在傳承中更顯現了獨樹一幟的風采,展現著中華藝術新時代的活力與生命力,同時也賦予了漢字以崇高的精神文化地位。夏商周秦漢三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刷新著華夏文明的輝煌。

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到行書、楷書再到現在的各種藝術字,無不體現著漢字藝術隨著時代的與時俱進,而漢字也帶著華夏民族的獨特韻味,向世界展示著自己。但漢字藝術的傳承并非隨心所欲也并非墨守成規,而是要遵循其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增添自己的色彩,超越前人的思想理念,結合當時的最新思想精神,將古老的文化發揚其耀眼的光輝。

有人說,現在漢字正在沒落,也許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提筆忘字”問題以及外來文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甚至是“過洋節”的說法,一度成為熱門話題,是我們失去了漢字的傳承?其實不然,只是我們失去了對漢字的清醒認知,我們離不開漢字,且漢字作為不可缺失的文化載體,可以說中國離不開漢字,可對于這種現象,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們新時代的新青年更應該主動承擔起弘揚傳承漢字藝術的責任,在生活與學習中品味漢字藝術的神韻美,同時,也要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差異,并對其作出創造性的總結,建立新時代文化自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出屬于自己的力量。加強對民族思維建設、對民族精神的理解,對民族定位有清晰的認知,向世界表達出獨屬于中國的魅力。

結語

在當代大學生該如何對待漢字藝術上,我認為正該如魯迅先生所說,中國青年就應該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不可將之視為無關于己之事,而是該從淺入深,根據自己的能力行動起來,若真每個當代大學生都如此做,漢字藝術的未來發展將無可限量。

參考文獻:

[1]吳軍偉.江南大學.漢字藝術設計形態應用研究.

[2]高小明.數字化時代的漢字藝術視覺新趨勢.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H],2010.(03):161-162.

[3]陳慶亮.淺析中國書法的藝術性.藝術評鑒[J],2017(06):2-4.

作者簡介:姚怡(1997.02—),性別:女,民族:滿族,籍貫:北京。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學,環境與藝術

猜你喜歡
傳承應用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