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端棻教育思想析論

2021-11-10 15:13李孟林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源流思考教育

摘要:戊戌變法使李端棻教育思想廣為人知,《請推廣學校折》是李端棻教育思想的系統性論述,受到光緒帝嘉許和認可后,迅疾諭令施行,自此開啟中國近代教育開端,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對近現代中國社會可謂深遠持久。

關鍵詞:李端棻;教育;源流;思考。

李端棻,字苾園,1833年生于貴州省貴筑縣(今貴陽市),祖籍湖南。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首倡者,百日維新領袖人物。在戊戌變法以前,李端棻曾先后累計四次擔任鄉試考官,一次會試副總裁,經他賞識拔擢的士人多不勝數?!懊芩]康有為及譚嗣同堪大用”,薦舉嚴修、唐長常等達16人,“并于召對時一再面陳”、“時李苾園尚書奏薦甚力,上以忌西后未敢顯然用,故用譚林楊劉代之,上之意極苦矣”,是李端棻對教育革新和戊戌變法所做的積極努力。

一、李端棻教育思想源流

1895 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國人危機意識進一步覺醒,如何變法圖強?改變落后挨打局面?成為以維新派為代表的中華兒女共同思索的問題。李端棻成長路徑跟傳統士大夫一樣,自小學習四書五經,憑練達的文章在科舉制下考中進士,進入仕途。到任翰林院后受倭仁等一批理學家器重,又多次出典鄉試、擔任學政,就其自身而言,深知上千年科舉考試的弊端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性。李端棻是傳統士大夫的成長路線,受理學影響較深,但他卻不似眾多傳統士大夫那般因循守舊,排斥西學。相反,強烈的社會危機感讓他深刻意識到人才固本的重要性:《請推廣學校折》在開頭便說“人才之多寡,系國勢之強弱也”“巨廈非一木所能支,橫流非獨柱所能砥,天下之大,事變之亟,必求多士始濟艱難”強調人才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傳統的科舉已不能為國家造就可堪用人才,只有興辦新式學校,變革教育制度,方能應對危亡。

在面對國家降詔求賢,無人回應的尷尬局面,李端棻發出“夫以中國民眾數萬萬,其為士者十數萬,而人才乏絕至于如是,非天之不生才也,教之之道未盡也?!焙粲鯇θ瞬诺呐囵B和舉薦,李端棻識拔人才的事例甚多,除了出典廣東鄉試時點舉梁啟超,因甚愛其才,便保媒將其堂妹李蕙仙許與梁啟超,不但成就一段美好姻緣,更加深二人亦師亦友之情感。在深受維新思想影響以及梁啟超搭線,李端棻與譚康黃唐等人亦是志趣相投、儼然成了莫逆之交,再加上與黎庶昌等人的密切往來,維新派人士成為李端棻了解西方的重要信息源。

二、李端棻教育改革內涵

李端棻注重對問題意識的梳理和總結。例如在對洋務運動中新式學堂的教育問題上,李端棻較為深刻指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第一,“諸館皆徒習西學西語西文,而于治國之道,富強之原,一切要書,多未肄及” 強調其教學形式大于內容,缺少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第二,“學業不分齋院,生徒不重專門”。指出學科培養上通識與專業缺少劃分,導致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顯得不足。第三,“諸館未備器圖,未遣游歷,則日求故紙堆中,自無實用”。批評對學生培養停留在理論原理,在實踐能力和實用方面沒有實質性幫助。第四,“而俊慧子弟,率從事帖括,以取富貴,及即得科第,遂與學絕,終為棄材”。 指出受科舉制度影響,學生學習動力和創新性嚴重缺乏,熱心功名利祿。第五,在全國各省地方設立新式學堂數量太少,每期招生人數也僅數十人,因而辦學效果甚微。

針對以上弊端,李端棻奏《請推廣學校折》:提出“惟育才之法匪于一途,作人之風當遍于率土。臣請推廣此意,自京師以及各省府州縣皆設學堂”。具體闡述了一整套完整辦法和措施,其內容涉及如下:

第一、針對招生對象。在府州縣學,以年齡為限,在十二至二十周歲遴選優秀民間子弟;超過年齡的,可以進入學堂聽課。省學年齡限制在不超二十五歲,舉人可以旁聽。在京師大學堂類高等學府,貢監三十以下,挑選入學,在京官員可以進入聽課,一般學制三年,十二至三十歲可以入學。

第二、課程設置。府州縣學,通四書,通鑒,《小學》等書,而輔之以各國語言文字,及算學天文地理,萬國古史近事(世界歷史),格致(物理化學)。省學,誦經史子及國朝掌故諸書,而輔之以天文、輿地、算學、格致、制造、農桑、兵、礦、時事、交涉等書。

第三、學校經費。李端棻深知欲興辦學校,花費必不在少,“可令每省各縣各改其一書院,增廣功課,變通章程,以為學堂。書院舊有公款,其有不足,始撥官款補之”。京師大學堂,乃是全國之望,不宜因陋就簡,可動用庫存,“每歲得十來萬,規??梢源蟪??!?/p>

第四、師資方面?!笆聦賱撌?,教者亦無取精深,今宜令中外大吏各舉才任教習之事,或就地聘延,或考試選補,必有可以充其任者”。 豐富教師師資來源,多種方式保障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第五、設翻譯官學?!霸O官書局于京畿,領以大臣以重其事。翻譯西書。曰:格致、制造、農、商、兵、礦諸學,非若考據、詞章、帖括之可以閉戶獺祭而得也。書必待翻譯而后得讀,一人之學能翻群籍乎?好學之士,豈無能自績學以待驅策者?他日奇才異能由斯而出,不可勝數也?!?/p>

第六、學校配套設施。李端棻始終堅持學校發展應有其配套設施,為此他建議建立藏書樓,讓愛好讀書之人有書可讀;二為創儀器院,購買儀器,培養其實驗精神,杜絕空談浮夸之風。三為開譯書局,傳播新學思想、開啟民智。四為立報館,強調時事新聞的及時重要性。李端棻系統闡述其教育發展思路,奠定了中國教育近現代化的基礎。

三、李端棻教育思想的意義及啟示

李端棻教育思想,伴隨著戊戌變法而廣為人知,“戊戌變法,德宗發奮圖強,用端棻等言,召用新進。百日維新,中外震仰?!痹诶疃藯狈e極努力下,光緒帝屢頒詔書,降旨發展新學,各省府廳州縣將大小書院,改辦成為中西并學的學校,同時促成京師大學堂的設立。

李端棻《請推廣學校折》所主張的教育改革思想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切實可行,“之后清末新政陸續有關于教育改革的奏章呈報,清廷也出臺了一些變科舉,興學校的措施。在應詔陳政的奏折中,最著名的莫過于1901年7月由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聯銜發出的‘江楚會奏三折’,專論育才興學?!彪S后,清朝政府頒布全國統一的學制系統“壬寅學制”與“癸卯學制”;在新政推動下,科舉廢置被提上議程,使振興學校方面的政策得以落到實處。

李端棻對于近代學制的構想清晰體現在《請推廣學校折》中,特別是呼吁京師大學堂建立、貢監生進入學校深造,對近代中國教育轉型、高等學校格局可謂影響頗深。有人指出:“先生折中的議論,不惟切中時弊,對當時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的陋習,振聾發聵。且其所請具體辦法,實事求是簡便易行,為變法革新及時培養了人才,推動了維新事業的發展,初步奠定了我國近代教育的規模和體制,故此舉不但是維新變法的一大成就,也是近代學校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大轉折?!崩疃藯苯逃枷胧巧眢w力行的,在戊戌變法后來到貴州,積極在貴陽創辦新式學校,傳播新式教育發展理念,培養新式社會人才,加快了貴州教育事業發展步伐,客觀上有利于促進貴州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著作】

[1]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6.

[2]梁啟超.戊戌政變記【M】.長沙:岳麓書社,2011.

[3]湯志鈞,陳祖恩.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戊戌時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343.

[5]秋陽.李端棻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0.

[6]中國史學會.中國近現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第2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中國史學會.中國近現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第4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343.

[9]二十五史(第12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清史稿:李端棻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64卷。

【期刊】

[1]黃江玲.李端棻思想演化歷程探尋【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 2011(2):52-57.

[2]張建新.李端棻與中國近代教育改革【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 2007(1):166-169.

[3]何幼蘭.李端棻與近代中國教育【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8-10

[4]單凌寒.國博藏梁啟超重要信札四通解析【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9(8).

作者簡介:

李孟林(1991—),男,漢族,貴州六枝人,貴州大學2019級中國史專業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區域文化史。

猜你喜歡
源流思考教育
《源流》前進
源流2020年目錄匯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我與《源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