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的原生家庭對藝術的影響

2021-11-10 16:43李蓓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原生家庭潛意識表現形式

李蓓

摘要:世間所有的表現都是有依據,有根源的。在人的一生中,原生家庭的影響占了很大一部分,童年的經歷,童年的故事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在藝術家創作的這方面,他們的原生家庭也占據了一大部分,它影響著藝術的審美、藝術的表現形式、藝術的題材。

關鍵詞:原生家庭;表現形式;審美;題材;潛意識

一、表象總有根源

莊子講不要以感性的知識認知表象,要去探尋他本來的源頭。世間萬物的表象只是背后它根源的呈現。藝術也是如此,每幅作品的題材,表現形式背后總是藝術家自己經歷的呈現。藝術是特殊的精神領域,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藝術作品中不僅有藝術家的意識更隱藏著許多他們的潛意識。在分析藝術品時,不僅要從藝術的技法上分析,還要深入探究藝術背后的故事。這樣才能達到心理上的真實,而不是表面上的現象。

二、藝術家的原生家庭影響藝術

任何現象的形成,背后一定有不同客觀事物的存在,如藝術品橫空出世背后也會和當時的經濟、社會、文化密切相關,藝術家對同一件作品有著不一樣的見解,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和繪畫環境。如日耳曼民族和拉丁民族,他們因為地理環境,民族性格的不同,藝術呈現不同的風格。一個靈巧細膩,一個穩重理性。在這提到的是大環境,而大環境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著不同的個人生活經歷,有著內心最本質的想法。有著不同的意識,千萬縷潛意識。而原生家庭就是第一個讓我們獲得潛意識的地方。

三、藝術家的原生家庭影響藝術的方面

(一)影響藝術的審美

眾所周知,畢加索有很高的藝術造詣,這和他父親有著很重要的關系,父親是一位畫師,父子倆的關系一直都很好,畢加索文化課學習并不好,但父親卻沒有過分的苛責他,而是帶他去做感興趣的東西。父親特別喜歡畫鴿子。畢加索一直不停的向周圍人描述父親畫的一幅鴿子“里面成千上百的鴿子都被關在一個巨大籠子里?!彼看味际抢L聲繪色的向別人描述著,語氣里充滿了崇拜和不可思議。但人們后來找到了這幅原作品,發現畫中只有九只鴿子。這和畢加索得形容有很大的差距。為什么畢加索會有和現實畫作差距那么大的印象。這就如我們小時候也會驚訝于一些事情,覺得父母會很厲害,長大后才發現這些事物也不過如此。兒童時期的我們尚處于無意識階段。一次震撼到心靈的事物或者一次慘痛的經歷,很輕易在潛意識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就表現為一定的思維定式和習慣性的動作。在原生家庭里,得到的自由,尊重,安全感,讓畢加索在自己的藝術中充滿自信,占據完全主導地位。原生家庭帶給藝術家的生活經歷,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沉淀,形成了他自己的審美。畢加索和父親有了認同的審美經驗,畢加索性格方面與認同的對象(鴿子、斗牛)也具有某種內在的相似性(性格)而鴿子、斗牛就是特定的主題和人物這些原生家庭都參與了,在此過程中畢加索也會感到精神愉悅。所以藝術的原生家庭影響藝術的審美。

(二)影響藝術的題材

藝術家不會隨意的畫一些題材,他們或是選擇最能觸動自己心靈的題材或是選擇自己最熟悉的題材。原生家庭的環境,親人的信仰,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藝術家選擇題材的范圍。巴比松畫派的代表人物米勒,出生于法國的農戶家庭,他在幫助父母干農活之余,會畫一些簡單的物象,他的父親發現后決定送他去學習繪畫。父親的支持給了米勒自信心。但在去巴黎之后,米勒受到了歧視、生活的壓力讓他喘不過來氣。他重新找回自己內心深處最向往的題材。米勒在巴黎的那段日子是痛苦的,靈魂被壓抑的人是不自由的。但在弗洛伊德看來,壓抑是人成長中必須的階段。而壓抑的解除在于兒童、睡眠、游戲。米勒在巴黎受挫后,通過兒童時期(原生家庭)帶來的無意識(創作靈感的潛意識),尋求內心深處的題材,找到自己靈魂的釋放口。

(三)影響藝術的表現形式

蒙克五歲時母親離開了他,妹妹患有精神分裂,父親的暴力導致了蒙克孤僻、郁郁寡歡的性格,十三歲時,經常開導他的姐姐因疾病去世,這更加沉重的一擊讓蒙克覺得孤獨、絕望、死亡這些東西時刻圍繞在他的周圍。蒙克原生家庭的經歷讓他筆下的人物、景色,街道都用扭曲的線條表現出來,這是他無意識的一種本能表現。蒙克的個別作品中幾乎都是用跌宕起伏的線條構成的。不論是遠處的景色,還是進出人的刻畫。線條的起伏波動,也隱喻了蒙克動蕩不安的原生家庭,片刻的安寧都是奢求。

蒙克將原生家庭慘痛的經歷帶到了他的色彩中,暗黑的陰影、對比強烈的冷暖色仿佛都在訴說著蒙克內心的絕望與孤寂。蒙克繪畫作品中常常令人后背發涼的色彩不是簡單對客觀色彩的描繪,而是他要通過色彩表達的恐慌的精神狀態。從瘋狂的色彩、強烈的對比。視覺上就可以感受到蒙克的原生家庭給他帶來的不可磨滅的傷害。原生家庭的傷害被壓抑多年,但仍然埋藏在他的內心,吞噬著他的身心。創傷存在會通過很多種形式表現出來,蒙克大多的創傷都是原生家庭所帶來的,所以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蒙克的繪畫表現形式。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藝術的審美、題材、表現形式里,我們受一些看不到程序的驅使,表現在行為上。弗洛伊德曾經作過一個研究,他從兒童做游戲中發現,他們的愿望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的游戲故事,當然他們有著很多種“過家家”的故事。但大多數他們都想要成為家長的樣子,重復模仿者原生家庭的生活。但是也有一類孩子,父母離婚或者父母總是爭吵,這些孩子就會表演媽媽回來的游戲。這也說明在藝術創作中原生家庭帶來的經歷,很大程度上會演變成藝術家內心的潛意識或者是無意識,而在藝術創作中這種隱而不顯的意識,會在藝術創作的時候,突然迸發出來。畫面上的物品,符號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原生家庭帶給藝術家巨大的慰藉或者是帶來的恐懼和壓抑轉換成潛意識,帶給藝術家們最初的審美經驗,影響他們的表現形式,當然審美、題材、表現形式都是宣泄情感的途徑。從表象到無意識再到心靈最深處,生活經歷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參考文獻

[1]郭本禹.《精神分析運動的發展邏輯》[D].江蘇:《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2]白新歡.《弗洛伊德無意識理論的哲學闡釋[D].上海:復旦大學,2004.

[3]杜瑞華.《弗洛伊德與文學批評》[D].江蘇:蘇州大學,2008.

[4]劉琳娟.《弗洛伊德理論的自我矛盾及其影響下的文學創作以法國作家埃蘇娜·西蒙及安德烈·勒為例》[D].上海:復旦大學,2012.

猜你喜歡
原生家庭潛意識表現形式
夢境是鏈接潛意識的捷徑
淺談導演與小品的表現形式
試論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形成及婚姻觀的影響
編輯動態
潛意識研究的現實意義
從投射性認同角度談原生家庭對個體親密關系的影響
消解“原生家庭”的不利影響,幫助孩子走向陽光
透射光之炫麗
我喜歡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