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戰爭時期瓊崖地區報刊業發展流變

2021-11-10 16:43萬穎萍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抗日戰爭

摘要:文章闡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瓊崖地區的具有代表性抗日報刊的運行勢態,進而討論了中共主導下抗日報刊業的辦報方略及其歷史作用。其結論是:在長達6年多的孤島抗戰進程中,中共主導下的報刊業以其堅忍不拔的辦報實踐,在地方戰時輿論動員體系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完成了歷史賦予瓊崖報業人的重任。

關鍵詞:報刊出版;瓊崖地區;抗日戰爭

1.導言

抗日戰爭時期是中華民族存亡的關鍵時期,如何發動全民抗戰,讓更多的人了解并積極投身參與到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中來,作為大眾媒體的報刊是抗戰時期中國新聞與出版界迫在眉睫的必然選擇。內地進步報刊既是民族危難的敘事者,將戰爭進程及時告知民眾;又是歷史前進的驅動者,激發國內各階層民眾共赴國難,成為重要的戰時輿論動員策源地。眾所周知的《新華日報》《救亡日報》等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但海南遠離內地主流語境,當地民眾很難第一時間從這類媒體直接獲知信息,更需當地媒體的傳播。在長達6年多的抗戰中,為與反動媒體相抗衡,海南報刊業界歷盡艱難險阻,先后出版了多種抗日報刊,承擔起了戰時地方輿論動員的重任。

2.抗戰時期瓊崖地區進步報刊業樣態

1913年,同盟會員瓊籍泰國歸僑林文英返回瓊島,創辦海南第一張革命報紙《瓊島日報》①。以此為起點,瓊崖報刊業已有百年??谷諔馉帟r期,中國共產黨主導下的愛國力量通過辦報爭奪話語權,組織抗日宣傳,構建瓊崖地區多層次的戰時輿論動員體系,為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1國民黨當局地方官媒

《瓊崖民國日報》從1926年2月起創辦,次年起至民國二十八年,《瓊崖民國日報》的主持人都是由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委派充任②,成為國民黨黨部機關報。報社機構較為完善,設有編輯部、業務部和印刷部。其國內時事信息來源于國民黨中央社電臺,島內新聞由各縣黨部提供,副刊則剪抄廣州、香港短文,出版四開一張的版面日發行700份左右③。國共和談時,國民黨駐軍就是在該報上公開答復“同意談判”,拉開了瓊崖地區合作抗戰的序幕。日軍入侵海南后,該報被迫撤退到了中部山區,油?。ㄖ鬄槭。┛l。作為抗日力量的官方主導媒體,其刊載的新聞或評論資料影響了各縣抗日力量,《瓊山周報》《澄邁半月刊》《萬寧通訊》《陵水新聞》《崖縣半月報》等紛紛創立,形成一個以該報為信息源的戰時輿論宣傳媒體群,實時提供了更多正面戰場的戰事資訊,遂使抗日戰況得以在島內廣泛傳播。約1941年因戰時物資、資料匱乏等???。1945年9月,國民黨廣東省黨部派人于10月1日恢復出版,報紙發行量大約有一千多份④,到1950年海南島解放才停辦。該報的官方背景使之成為民國時期海南出版時間最長的報紙,在海南新聞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

2.2中共主導的抗日報刊

《抗日新聞》,1939年3月中共瓊崖特委在駐地瓊山縣創辦。該報是中共在海南知名的重要輿論工具,除國內外和本島消息外,還有社論、專論,轉載中央和省委文件⑤。這是一張八開四版的油印報,每三天出一期,印數一般只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份,有重要新聞和重要文章時,增印到二千份左右⑥。報紙通過交通站,免費發行。1945年5月15日改為瓊崖區黨委機關報,更名為《新民主報》綜合性半月刊,以“瓊崖出版社”名義出版了十八期⑦。該報在日偽夾擊中堅持了6年半之久,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

《新文昌報》,文昌縣抗日民主政府于1940年12月創辦,也是中共瓊崖抗日初期縣一級的第一張報紙⑧。以短論、專論和講座等形式,每月出版三至四期,每期四至六版,發行二三百份。該報對抗日部隊在前線作戰和群眾擁軍支前的活動、戰績等均有報道,對國際國內時事采取匯編形式發表,另有副刊刊登反映抗日斗爭的瓊劇和詩歌,成為抗日根據地宣傳中共團結抗日主張和各項方針政策的重要媒介,滿足了僑鄉民眾關心抗日救國大事,迫切希望有報紙可讀的愿望,對提振僑鄉軍民英勇抗日的熱忱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時局艱難,該刊難以為繼,從創刊到??瘍H歷時11個月。

《瓊聲》,中共瓊崖特委等創辦的半月刊雜志,其主要報道抗日戰況,后改名為《南路堡壘》,是當時唯一的一份鉛印刊物。該刊物每期印2000份,三分之一留在廣州灣及瓊崖發行,三分之二由交通員帶到南洋各埠發行⑨,對海外華僑進行擴大宣傳。

《新瓊崖報》,瓊崖東北區抗日政府主辦,對抗日民主人士、開明紳士進行經常性的專訪報道,對先后頒布的《暫行土地條例》《救國公糧征收法》等政策法規組織有關政策、法令的專題宣傳,擴大報紙的影響力。

瓊崖獨立隊有《每日要電》《戰斗生活》等報紙出版,在危機四伏的戰爭中堅持報告真相。

這些抗日報刊,盡管創辦條件甚為艱苦,出版時間均不長,但它們宣傳了抗日救國思想,報道戰時消息,評論當下時局,抒發百姓的家鄉情懷等,進行抗戰前期海南民眾的輿論動員,激發了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與戰斗力,在瓊島抗戰報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3民辦進步報刊

抗戰以來,國民黨對新聞媒體嚴格管制,其控制的官方媒體經常報道失實,可信度存疑;而中共主辦的報刊在敵占區或國民黨控制區域比較稀缺,加上長期的妖魔化,民眾難免對其持保留態度,因而需要有民間力量的參與,起到傳播真實、客觀的抗戰輿論動員效果。

《國光日報》于1937年11月在??趩柺?,主編系國民黨內進步人士林光灝。由于該報信息來源初期主要是中央社及英美等國通訊社的電訊,故只有國軍正面戰場的消息。為此,中共黨員李雨楓深度介入該報的編輯、發行,遂使該報轉向全面宣傳正面及敵后兩個戰場的對日作戰情況,以及中共關于持久戰的抗日主張。如《國光日報》發表瓊崖地區共產黨負責人馮白駒的署名文章,聯系瓊崖的形勢系統宣傳團結抗日,引導民眾正確認識做好抗擊日軍侵瓊的思想準備。其恪守客觀、中立的新聞價值取向深受歡迎,使其發行量超過《瓊崖民國日報》,彰顯其在瓊崖報業戰時輿論動員體系中的特殊地位與作用。該報在??谑睾筮w往湛江繼續宣傳抗日,也僅一年多即停辦。

與此同時,??谶€有《救亡旬報》《救亡呼聲》《新瓊崖》等,文昌有《前哨》《瓊崖呼聲》等宣傳抗日救國的報刊。這些民辦報刊心系故土,積極宣傳抗日救國思想,鼓勵有志之士投身于革命,參與到海南抗戰的文化事業中,激勵著海南民眾與侵略者做殊死的斗爭。

3.中共主導下抗日報刊的歷史作用

抗戰時期瓊崖地區國民黨地方官媒數量少,品種相對單一,其主要報刊《瓊崖民國日報》發行量尚不及同期的民辦《國光日報》,可見其影響力不盡如人意。而中共不僅有《抗日新聞》是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團結抗日主張和各項方針政策的主要輿論工具,還主導或參與了多地的抗日報刊出版。雖然各種報刊存活時間參差不齊,但始終能在瓊崖地方戰時輿論動員體系中發揮主導作用,重要緣由在于:

3.1最大限度地契合了潛在受眾群體

毋庸置疑,發行報刊能否充分發揮戰時輿論動員的作用,其刊載內容、表達方式等與受眾群體契合程度關系甚大。當時瓊崖文化教育比較落后,文盲比例很大,據1942年9月統計,瓊崖的中共黨員中農民占80%,知識分子(指能看報、寫信者)僅占10%⑩。故報刊的刊載內容與表達方式都需從潛在受眾對象的接受層次著眼。有鑒如此,《抗日新聞》《救亡旬報》等所載文章均力求短小精練、淺顯易懂,且國內抗日主戰場與本地戰事相關內容占比均衡、合理,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在文字語言上通俗大眾化;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會刊登一些抗日歌曲、漫畫、木刻畫等通俗作品,力求通過多種途徑最大限度地貼近瓊崖普通民眾的閱讀喜好。

3.2基于統戰方略合力打造高公信力的民辦報刊

由于各黨派的報刊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控制區域內發行,國民黨的《瓊崖民國日報》與共產黨的《抗日新聞》要獲得島內大多數普通民眾的完全信任,均有先天不足之處。因此,由國民黨進步人士創辦的民間報刊《國光日報》,在激發島內公眾團結抗戰的輿論動員中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中共??谑械胤浇M織敏銳地把握這一契機,積極與辦報人深度合作,推動該報為國共兩黨地方長官分別提供動員團結抗日的講臺,全面報道正面與敵后戰場的全面發展態勢,從而在島內民眾心目中樹立了抗日報刊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客觀性”的標桿,同時也大大提高該報的社會公信力。由于該報全面、客觀宣傳抗戰,甚至被一般人誤以為是共產黨辦的報紙,這其實是中共通過統戰關系去影響了它的政治傾向?。其社會影響,對于引導瓊崖地區廣大普通民眾樹立團結抗戰的必勝信念非常重要。

3.3超常態的辦報模式

面對敵偽的長期清剿,各類抗日報刊不得不隨時轉移,從而開啟了居無定所的“游擊式辦報”模式。如《抗日新聞》在1939-1945年間多次輾轉,由于戰事極其殘酷,編輯部從北到東再到西南又轉北,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也無法攜帶印刷設備,物資匱乏,只能油印。在反“蠶食”反“掃蕩”最艱難的時期,外援斷絕,紙張、油墨的供應無法解決,印刷人員只能想各種辦法,如用農村染衣用的青靛來制作土油墨,發動群眾采剝樹皮造土紙等來維持報紙的出版。后來的《新民主報》《先鋒報》《前進報》等都曾使用土制油墨印報,這一辦報模式在中外新聞史上罕見的。

3.4百折不撓的職業信念

抗戰時期,絕大部分報刊存活期都不長,即便是國民黨的主要官媒《瓊崖民國日報》也不得不于1941年???。同期諸多中共主導下的抗日報刊多數都經歷了由周刊改為月刊、季刊的過程。不定期的周期越來越長,能出上三五期已屬難能可貴,夭折于一二期的比比皆是?!秶馊請蟆凡贿^存活了一年有余;《新文昌報》《新瓊崖報》均出版不到一年就停辦;《救亡呼聲》出版幾期就停辦了;《軍政雜志》僅出版二期就???。瓊崖媒體人長年行進在??瘡涂?、遷徙輾轉途中,彰顯出永不言棄、百折不撓的職業信念,遂使這一報刊群體能夠在與日軍當局報刊業對峙中始終保持住基本陣型。

4.結語

抗戰時期,中共主導下的瓊崖抗日報刊業直面極其嚴酷的生態環境,在戰亂中頑強地生存;其堅忍不拔的辦報實踐在地方戰時輿論動員體系中充分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更替迅速及時,維持一定的體量,具備與反動當局爭奪受眾的能力,從靈魂深處喚醒了當地民眾的民族自覺,重振了民族精神,激勵著海南人民義無反顧地進行抗爭,完成了歷史賦予瓊崖報業人的重任。

[參考文獻]

①韓紉豐主編.瓊僑先驅十杰[M].1996:88

②陳銘.解放前??谛侣勈聵I的回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 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廣東文史資料 第12輯[M].1964:131-132

③海南史志網http://www.hnszw.org.cn/xiangqing.php?ID=45769

④李達生.抗日勝利后??趫髽I概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谑形瘑T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谖氖焚Y料第2輯[M].1985:44-45

⑤葉再生著.中國近代現代出版通史 第3卷[M].2002:1001

⑥李英敏著.敵后十年[M].延邊大學出版社,1999:16

⑦張樹棟,龐多益,鄭如斯等著.中華印刷通史[M].1999:600

⑧陳代輪.抗戰初期瓊崖第一張縣報——新文昌報,中共文昌縣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編.文昌黨史資料 第四集[M].1985:118-119

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中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編.黨史文化與中國抗日戰爭研究3[M].2014

⑩黃建新,莫振山.瓊崖抗日根據地的宣傳文化工作[J].瓊島星火編輯部編.瓊島星火 21 瓊崖革命根據地[M]. 1996:476-477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瓊崖游擊區[M].1995:225

[基金項目]海南省社科聯項目“民國時期海南報刊文獻研究”(HNSK(ZC)18-06)

[作者簡介]

萬穎萍(1972-),女,海南大學圖書館館員,主要從事于海南地方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抗日戰爭
9月歷史大事記
近二十年來國內學界的東北抗聯研究
抗戰時期“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文化動員考論
論抗戰時期毛澤東的反投降斗爭
中國共產黨就政治領導方面對抗日戰爭的貢獻
論抗戰時期的“夫人文學獎”
王西麟《第九交響曲——抗日戰爭安魂曲》第一樂章《哀悼》創作探析
孩子們的抗日戰爭
孩子們的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紀念群雕的規劃創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