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評分模型對制藥公司會計造假的特征識別研究

2021-11-10 00:08李浩東安泰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識別特征

李浩東 安泰

摘要:對于企業而言,會計信息屬于一項重要的經濟指標,而會計信息的主要載體則是財務報告,也是企業經營管理以及投資決策的重要基礎。假如財務報告當中存在造假的行為,就會給報告的使用者造成誤導,進而帶來相應的損失。不過就目前來看,企業會計造假的行為屢禁不止,對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十分不利。本文主要研究了評分模型對制藥公司會計造假的特征的有效識別。

關鍵詞:評分模型;制藥公司;會計造假;特征;識別

引言:在我國的上市公司當中,醫藥行業的公司數量較多。一旦出現會計造假行為,就會給整個市場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通過評分模型識別會計造假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光能夠幫助監管部門規范證券市場,還能幫助投資者制定正確的投資計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也可以幫助審計部門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不斷地降低審計風險。

一、會計造假的界定

所謂的會計造假,是指被審計企業的管理層或者員工通過欺詐手段謀取一些非法利益,屬于一種故意行為。而造假與錯誤都可能導致財務報表出現錯誤,兩者存在著一定的不同,造假是由于個人或者組織的一種故意虛假陳述導致的,錯誤可能是工作不夠認真出現的。財務信息的虛假報告可以從以下幾點表現出來。首先,操縱、偽造或者是篡改財務報表參考的會計記錄以及相關文件。其次,在記錄財務報表中的交易以及事項等會計信息的時候沒有做到真實性。再次,在確認、計量還有報告會計信息準則的時候存在一種故意誤用的行為。但是在法律層面上欺詐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對于已經發生的財務造假行為,注冊會計師也不能借助法律進行判定[1]。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只會要求關注致使財務報表出現重大錯誤陳述的一些欺詐行為。

二、公司會計造假的特征

(一)上市的動機或壓力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發行制度從最初的審批制度,再到配額制度和審查制度,并且從渠道制度轉變為保薦人制度。無論是哪種制度,上市資格實質上都屬于一種比較稀缺并且價值較高的商品,公司只有滿足上市的條件,才可以獲取上市資格,有些公司在申請上市的時候其尋租行為并沒有進行合理的考量,很多公司為了達到上市的要求,一味地迎合監管機構,這樣就會出現較多的會計造假行為。

(二)再融資的壓力

最初建立證券市場的目的是解決國有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為了獲得更多的融資,一個最佳的方式就是上市,當公司上市之后就可以在證券市場發行股票,從而籌集相應的資金。很多公司以及控股的股東為了融資開始急于發行股票,不過在進行配股的時候條件是非常嚴苛的。有些上市公司為了獲得配股的資格,就會圍繞著配股的及格線將公司的業績指標進行調整,特別是在權益回報率的分布方面,這樣必然會出現會計造假的行為。

(三)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壓力

上市公司在進行經濟效益評價的時候依靠的是會計收益這項財務指標。在評價高管人員的績效時也是借助財務指標,諸如權益回報率以及利潤等。因此,假如上市公司的財務出現吃緊,或者是業績下降的現象,作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就會想法設法地將生產效率提升上來,這樣才能有效地改善公司的經營管理,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容易受到結果理性的驅動,為了讓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更加完善,就會在會計數據上作假。

三、通過評分模型識別制藥公司會計造假的特征

(一)顯著性檢驗

為了明確檢測樣品之間的參數是否顯著,必須要開展顯著性測試。如果樣本數據不能滿足正態分布,就說明T檢測方法不是非常適用,而且Wilcoxon檢測也不能有效地限制參數的分布[2]。因此,必須要先進行正態分布,然后開展顯著性檢測,確保檢測的參數都能夠達到正態分布的要求。

(二)Logistic識別模型的建立

在判斷評估模型優缺點的時候,一般都有著相應的標準,分別是簡單性、準確性以及多功能性。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單向方差分析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價值并不是非常高,而多元判斷模型以及Probit模型則要求變量必須要符合正態分布。因此,在構建評分模型的時候并不不建議使用這幾種模型。這時候就體現出了Logistic模型的優勢,在實際應用的時候該模型需要的假設比較少,而且參數也不需要服從正態分布。在判斷制藥公司有無會計造假行為的時候,需要借助已知企業的財務特點進行有效的判斷,還得和實際應用的狀況進行比較。目前,Logistic識別模型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三)結果及解釋

通過實證分析可以表明,采用Logistic回歸建立制藥公司的會計造假識別模型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就目前來看,醫藥行業的上市企業存在財務報告造假的比例已經達到了90%,所以辨別的效果比細分行業明顯高很多。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構建會計造假的辨別模型,都能夠達到非常高的辨識度。模型的參數能夠代表運營能力的參數,也就是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質量的參數以及現金流量參數值等,并且能夠反映股權結構的指標,諸如法人股比例以及有無受到絕對控制等。這些和行業模型當中的參數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說,張長海等學者所構建的一般工業的物流模型,都能夠充當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采用Logistic回歸方式構建模型的時候,代表盈利能力的三個參數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測,所以沒有將其添加到模型當中[3]。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也許是制藥公司在進行會計造假時,和正常的上市企業大致相同。因此,結果顯示盈利能力參數在模型當中并不是最為關鍵的。

結語:

在一些上市公司當中,尤其是制藥公司,出現會計造假問題的次數越來越多,容易造成較大的危害。一旦出現會計造假問題,帶來的危害持續時間也比較久,少則兩三年,多則甚至五六年,這樣就會給投資人帶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也不利于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因此,必須要注重構建相應的識別模型分析制藥公司有無存在會計造假的行為,這樣才能確保整個制藥行業的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莉娟.利用評分模型對制藥公司會計造假的特征識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2]杜靜.湖南爾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03):201-202.

[3]呂遠航.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分析[J].企業論壇,2017(01):118-119

猜你喜歡
識別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組
法學意義上的弱者識別問題研究
論犯罪危險人格的識別
春天來啦(2則)
抓特征 猜成語
不存在的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