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輿論對科學決策的影響

2021-11-10 00:08陳欽靈郝潔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輿情輿論決策

陳欽靈 郝潔

摘要:我國正處于以互聯網為引擎的經濟全球化、世界一體化、社會網絡化的歷史轉型期。網絡輿論危機呈高發、易發態勢?;鶎诱鳛閲艺叩闹匾獔绦姓?,與人民群眾接觸最直接、聯系最頻繁,面對網絡浪潮與可能出現的輿論危機,地方政府如何積極、有效、妥善應對,對機制的建構、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網絡輿論,科學決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全面提高網絡治理能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近年來,雖然四川網絡輿論生態整體向好,網絡信息傳播對政府部門科學決策的積極正向作用有效發揮,但網絡輿論的復雜態勢依然存在,輿論引導任務依然艱巨。

為此,課題組面向政府工作部門進行調查,收集問卷103份。了解了網絡信息傳播對政府部門決策的影響,總結了網絡輿論引導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從體制機制、思想認識、思維創新等多個維度分析了我省基層政府網絡輿論工作中主要問題的原因。

一、網絡輿論對政府決策的雙重影響

(一)網絡輿論對政府決策的積極影響

1、匯集各方民意,提高政府決策的正確性。

網絡的公開性和互動性降低了收集民意的成本,減少了不了解民意而導致的政府決策失誤。另一方面,政府合理的收集并采納有利于決策的網絡輿論,提高政府決策的正確性。

2、提高政府決策透明度,推動政府決策執行力。

網絡輿論具有公開性和及時性,加強了人們和政府的交流,改善了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狀況,加強了政府和人民群眾間政治上的互信,提高了政府決策效率。

3、強化民眾監督力度,推動政府決策的民主化。

網絡輿論主體具有匿名性和分散性,人們能夠在網上表達對政府決策的看法,揭露社會問題。我國具有快捷性與保密性的網絡反腐方式,是促進政府決策民主性的重要體現。

(二)網絡輿論對政府決策的消極影響

1、非理性信息引發網絡暴力。

網絡輿論產生的時間較短,有些網民的觀點會偏離事實、缺乏理性,可能會導致網絡暴力,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穩定。

2、網絡輿論部分失真導致政府決策失誤。

針對網絡輿情是否能反應事實真相,調查顯示,45.19%認為基本能,42.31%不確定,9.62%認為不能,僅2.88%認為能。當網民被虛假信息影響時,政府可能會收集到虛假的民意,增加政府政策制定時的不確定因素。

3、網絡民意代表性欠缺。

我國各地區發展水平的差異,網民接受新興事物及熟練使用網絡的能力也存在差異,導致網絡輿論并不能充分的代表民意,再加上網絡水軍和網絡推手等群體也對網上信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果網絡輿論被少數人操縱,就會影響政府決策者的判斷。

二、當前基層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顯示,對于地方管理部門對網絡輿情的監管,59.62%認為嚴格規范,13.46%認為不嚴格。反映出政府部門對網絡輿情的監管力度還有待加強。

對于網絡輿情事件出現后,政府部門回應及時性,51.92%認為及時,26.92%的人認為一般,19.23%認為要看具體情況。反映出政府部門對網絡輿情事件回應的及時性仍需提升。

對于政府網絡平臺能否有效解決社會問題,41.35%認為不一定,37.5%認為基本能解決,19.23%認為能較好地解決。政府網絡平臺對社會問題的解決效果仍需提升。

三、網絡輿論引導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輿論引導科層化機制與網絡輿論扁平化特征不相適應

從協調機制上看,區縣雖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但網信、公安、經信等各部門統籌協調不夠,在入口管理、輿論監管和網絡犯罪查處等關鍵環節上的銜接有待加強,在橫向溝通、整合資源、共享共用等方面較為欠缺,信息溝通協調聯動、快速決策等制度尚未落實,聯合執法機制還不健全。

從工作機構設置上看,區縣雖明確了負責網絡輿情工作的科室或人員,但機構設置不統一不規范,普遍存在缺機構、缺人員、缺編制等情況,造成輿情監測和輿論引導業務不專、應對滯后甚至輿論失管等現象,輿情處置權責不對稱。

從網絡信息監管權責上看,網絡輿論跨地域、無邊界、傳播快,與現行的“屬地化”管理不匹配。

(二)應急化行政管理思維與線上線下協同治理要求不相適應

從基層干部思想認識來看,主要表現為重危機應對、輕風險防范。在165名年輕干部中就“常態化輿論引導的必要性和方式”開展調查,出人意料的是,這一批觸網時間普遍在10年以上、日均在網時長超過2小時的干部中,仍有15人選擇了“沒必要開展常態化輿論引導”,65人認為“常態化輿論引導是新聞媒體的事”。

從網絡輿論引導方式來看,主要表現為沿襲老辦法多、運用新思維少。

從網絡輿論危機管理來說,主要表現為疲于應對多、綜合研判少?;鶎痈刹科毡槿狈浾撐C的審視和研判,缺乏向網民和各級新聞媒體快速說事實、講故事的能力,難以將危機限定在可控范圍之內;對輿論危機中傳遞出的群眾意見重視不足,對現行制度漏洞和行政失當之處反思不足,對危機后的公眾信任修復不足,為次生輿情埋下隱患。

(三)網絡輿論陣地粗放式管理與信息服務精細化需求不相適應

政務新媒體目前尚處于自建自管階段,缺乏統一的建設規范和管理標準,“重建設,輕管理”“有矩陣,無聚合”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不同平臺定位不清晰,質量參差不齊,呈現出發展不均衡、總體水平不高的特點。同級黨委政府各部門之間沒有形成跨部門協調機制和部門間的合作默契,公共服務信息難以在一個平臺上有效對接和整合。

猜你喜歡
輿情輿論決策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國在輿論重壓下﹃援助印度﹄
做決策也有最佳時間段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決策大數據
諸葛亮隆中決策
消費輿情
《管理就是決策:第一次就把決策做對》
月度最熱輿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熱輿情事件榜9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