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轉變

2021-11-10 00:08關鶴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感召力時代性思想政治教育

關鶴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也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難以讓黨員群眾感同身受,同氣同求等問題。解決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狀況,必須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時代性和感召力。一、要在貼近黨員群眾思想需求上下功夫,增強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二、要在創新思想教育方法形式上下功夫,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三、要在提升教育者品質上下功夫,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黨員群眾;時代性;感召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這一原理出發,認真研究廣大黨員群眾對政治工作的殷切期盼,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時代性和感召力,具有重要啟示和現實借鑒意義。

一、要在貼近黨員群眾思想需求上下功夫,增強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

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著教育的“供給”與黨員群眾的“需求”錯位,影響教育實效的問題。習主席強調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年年搞,但打下烙印的不是很多,主要問題是有的教育接地氣不夠,聯系實際不夠緊密,說不到黨員群眾心坎里,激不起思想共鳴,沒有找準穴位,打鼓沒有打到點子上?!备倪M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緊貼黨員群眾活思想、對接思想需求上下功夫。要勤于調查研究,在摸準脈搏上下功夫。在教育之前,應加強與黨員群眾的互動和了解,撲下身子深入到廣大黨員群眾中去,在交談中掌握廣大黨員群眾的思想狀況、實際需求,同時注重發揮思想骨干作用,切實摸清什么是黨員最關注的話題、事件;什么是客觀上需要掌握的道理而未掌握,甚至還沒意識到;什么思想他們自認為正確而實際上并不正確,進而針對這些問題去講解有關道理,努力做到把理論問題生活化、把生活問題理論化,給廣大黨員群眾以理性啟迪。要勤于區分層次,在分類指導上下功夫。黨員群眾所處成長階段不同,自己所確定的奮斗目標也不同,有的甚至沒有什么目標,思想上也就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想法,如果這些想法不及時引導,可能會造成隱患。尤其是在面對考核晉升、立功受獎等問題,都是涉及成長進步的現實敏感問題,黨員群眾會自覺地把自己劃分到相應的層面。要想幫助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健康成長,達到自己的目標,就需要對不同層面的同志,對癥下藥地開展思想教育,從而迅速化解現實思想問題。要勤于結合滲透,在善于經常上下功夫。

二、要在創新思想教育方法形式上下功夫,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

信息化、開放式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大環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聯系的最大實際。當前,大部分單位的教育形式比較單一,方法手段還比較老套,一個課件、一份文稿的“填鴨”模式仍是主流,黨員群眾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我講你聽”灌輸式的多、上下互動平等交流少;不善于發揮社會資源優勢,封閉式教育多,走出去“開放式”的教育少,不能吸引黨員群眾的眼球。要運用現代元素,把傳統方法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網絡使政治教育走進2.0時代,變得更具生機和活力。在政治教育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同志對視頻、圖片的興趣遠遠大于文字,這就需要我們更新思維理念,緊跟時代發展,破除思想藩籬和鴕鳥心態,樹立“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思維理念,用好用活網絡平臺,在內容上更活潑些、生動些,在形式上更開放些、自由些,使政治教育更加直觀、形象;積極吸納流行時尚元素,提升教育效益。要依靠黨員群眾主體,把單向灌輸與雙向互動結合起來。在戰爭年代,基層的教育者理論水平也不高,但通過“憶苦思甜”的方式,把群眾們的情感迅速凝聚起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們的教育需要發揮黨員群眾主體作用,相信和依靠黨員群眾搞教育,運用啟發 式、討論式、互動式的方法,讓大家輪流上講臺,做到問題大家找、是非大家辯、道理大家講,在雙向交流、相互啟迪中,解扣子、長見識、促進步;針對黨員群眾思想活躍、文化水平高、自主性強的特點,發動黨員群眾進行自我教育,營造人人是教員、事事是教材、處處是課堂、時時受教育的濃厚氛圍,讓黨員群眾在廣泛深層的參與互動中有更多的教育獲得感。要積極開展見學,把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當地特有的紅色資源,建立資源共享機制,適時組織參觀烈士陵園、博物館、科技園區、示范社區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采取“走出去”的辦法,把教育課堂向社會延伸,讓黨員群眾在對接社會中受教育、受啟發。

三、要在提升教育者品質上下功夫,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提高教育者能力、加強自身修煉上下功夫。一是要把道理剖深講透。時下,常聽一些教育者感嘆,“現在搞教育,講大道理不行了”,其實并非講大道理不行了,關鍵是能不能把道理講深講透講實講活,理論只要徹底,就能打動人、說服人、抓住人。作為教育者在授課時要堅持刨根問底,深挖現象背后的本質、理論背后的根源,提升理論揭示力,使黨員群眾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轉變話語風格,將深奧的道理、難懂的理論“翻譯”成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記就牢的話,確保黨員群眾易于理解、樂于接受;要善于旁征博引,延伸拓展宣講的寬度、廣度,在舉一反三中幫助黨員群眾消化吸收理論內容。二是要把事實列舉闡明。缺乏理論深度的教育是泛說,缺少事實依據的教育是空說,難以使教育者信服。實踐證明,言之無物的照本宣科,空洞生硬的敘述方式,無法激起黨員群眾的興趣,只有堅持用事實說話,寓理于事、事理結合,才能引發共鳴。教育者要善于運用事實搞教育,尤其是要用好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國家建設發展的重大成果,把可感可知的生動例證作為教育授課的有力補充,增進黨員群眾的情感認同,深化教育效果。同時,要勇于面對現實,正面回答黨員群眾關注的國際國內熱點問題,從主流上、總體聯系上、發展趨勢上加以解讀,教育引導黨員群眾透過現象看本質,客觀全面地認識把握事實。三是要把情感用真給足。作為教育者要端正態度,從內心深處尊重、理解、關心黨員群眾,時時處處為黨員群眾著想,不說過頭話、不做反感事,真正把黨員群眾安危冷暖掛在嘴上、放在心上;要保證純度,真心與黨員群眾交朋友、誠心與黨員群眾拉家常,多講掏心窩子的話,用真切的情感流露拉進彼此距離、增進相互信任;要飽含溫度,堅持主動問需、靠前服務,用體貼入微的關懷、周到熱情的關心讓黨員群眾感覺到溫暖,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穿透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猜你喜歡
感召力時代性思想政治教育
讓教育之果在學校歷史文化傳承中不斷豐碩
散文詩的時代性、視野與創新
青銅器的時代性與器型的演變
中國共產黨黨員質量標準演進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與實際相結合才能增強吸引力和感召力
試析初中生議論文中“人情味”的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