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化學教學中的環境及可持續發展教育

2021-11-10 07:18蘇琳惠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環境保護課程改革

摘要:只有通過追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平等,才能夠針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對新生代青少年的環境教育刻不容緩。對學生的環境教育應該開設在中學化學教學活動中,促進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行為意識和習慣的養成,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強調對地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建設和諧社會。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 環境保護 課程改革

1.在化學教學中加強環境教育的必要性

1.1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

可持續發展概念作為針對全球環境問題和人類生存行為的影響所提出的未來新模式,具備著當代人對地球現況的深刻思考和對未來生態環境的期待。如今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國際上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同和贊賞,未來此戰略對于人類環境進行維護至關重要。

1.2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在教育生態系統中,新課程的改革的應該著重表現人和自然的關系和諧的重要性,為公民樹立正確的環保價值觀,使其擁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能力。我國新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中提到表現新時代要求的人才培養目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令人惋惜的是,正確的指導方向和政策引導常常在問題突出后才制定實行,所以加強環境維護意識和行為的,一直是我國國民教育中得到應有的重視。

1.3是化學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

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化學與環境的聯系以及利用化學新課程中所吸收的科學文化知識對環境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情況下,科學有效的保護,是中學化學教育的最終目的之一。因人類生存和發展中出現的一些環境問題都與化學有關。這些問題雖然都通過化學課本出現在學生們的視野,但如何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去講解,是教工及學校在化學教育中面臨的一大課題。利用化學知識展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不僅讓學生貼合實時情況的學習吸收化學知識,還充分理解作為時事熱點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從中獲取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技能與能力?;瘜W教育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結合落腳點在于讓學生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去對當今重大的環境問題重點關注,通過科學文化知識的輔助,充分理解人與自然、社會和人之前相互依存的密切關系要讓學生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去關心環境及環境問題,使學生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能夠深刻的體會到人類對于自然環境的掠奪和破壞對人類的生活質量也是會有的聯系的,從而促使學生積極認真地對待保護環境準則以及社會責任,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及內涵。

2.在化學教學中加強環境教育的要求

新一代青少年要通過學校開展的化學教育活動來了解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對新一代公民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培養。教學內容中融合可持續發展觀,以此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道德素養,擁有相關的能力和技能,貼合實踐內容和時實情況,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對于新一代公民的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的塑造和技能培訓,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2.1培養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觀

教育觀念是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中最為根本的因素,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時代問題的更新,教育觀念也長期在革新變化,以適宜當下環境。所以沒有教育觀念的更新,新一代的培養很難融入新時代的潮流中??沙掷m發展的核心任務點主要是由人類完成,只有樹立和掌握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內容及內涵。對于教師是否具有能夠具備可以將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觀念傳輸給學生并進行有效講解,,環境教育能否順利轉向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的,這些也都關系著教職工的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首先,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能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極的全面了解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論及思想,對其相關聯的文獻和調查研究報告進行分析,重新定義和補充化學教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其次教師要結合可持續發展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義不容辭的承擔起對綠色環保的宣傳講解和引導學生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的重任。

2.2明確環境教育的目標

教育目標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南,必須要將中學化學教學的教育目標清晰歸整,才能在化學教學中實現學生對世界環境的知識與環保技能的學習吸收。從化學知識的角度去向學生闡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與全球環境及環境問題的關系以及如何綠色化學和化學實踐,利用所學知識共同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地球。

2.3了解環境教育的內容

以化學的知識去講解有關環境和環境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化學與環境污染與清化學潔環境。

環境教育的內容應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對相關化學知識進行講解,理解綠色化學所涵蓋的現實意義和思想。如果用更加形象而又容易理解的詞來詮釋“可持續發展”這一課題,那么“綠色”一詞最為合適。綠色作為生命世界的原色,通過一草一木孕育而生了許多不同的生命體,創造了美好綠色的地球環境,也敘述了人類的過去及未來。崇尚綠色,把各大類科學文化知識進行綠色化,實踐運用于地球環境管理,處理不同的環境問題。因此,“綠色”一詞也是一種綜合理念。綠色化學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出發,以構建綠色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為目標,重新組織中學應該學習和吸收的化學只是內容,讓化學知識在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中獲得新的正確位置,讓化學在環境保護的觀念上擁有歷史性的進步。

2.4充分利用各種途徑進行環境教育

在課堂上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思想與化學教學中的環境問題融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穿插介紹一些與環保有關的節日,結合科技實踐基地、團隊活動、及環保宣傳日主題環保宣傳教育活動,豐富環境保護知識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沙掷m發展其內涵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講究的是人類之間的平等關系,由此可以培養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的時候,發揮真誠、友善、的道德品質以及對待朋友、社會的責任感。

3.結語

學校作為向學生傳輸知識和塑造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融入化學教育中勢在必行,通過培養學生“地球村”的觀念,培養學生的人類之愛,加強對中學生的環保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方法和途徑??沙掷m發展戰略作為世界各國認同度高的戰略措施,其實行已開展在各行各業,除此之外,將可持發展的思想滲透入新一代青少年的品德思想中也是如今需要嚴格實施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張坤民.可持續發展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

[2]北京師大,華東師大,西南師大環境教育中心.可持續發展教育教師培訓手冊[K].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蘇琳惠(1991.11-)女,漢族,云南省宣威市,本科,云南宣威市第三中學,研究方向:中學化學

猜你喜歡
環境保護課程改革
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之重大(點)工程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政策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新《環境保護法》4個配套辦法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