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模式創新與實踐研究

2021-11-10 07:18周慶玲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創新形式信息化管理高職院校

摘要: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對各個行業都創造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以信息化為背景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有效管理是一個必然趨勢,更是當前各個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探究的內容。然而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信息化管理質量較低,管理人員的信息綜合素養偏弱,在管理過程中沒有明確規范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以及相關工作內容。對此,本文就對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形式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創新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信息化管理;創新形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突飛猛進的互聯網科技為我們創造了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更是豐富了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高職院校每年都會為社會輸送大批人才,其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在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不管是在教育學生還是管理學生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促進作用,更是影響了校園生活以及師生你關系。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科技的出現不僅為我們生活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合理使用信息化技術的作用,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實現高質量管理。

一、學生管理信息化內容

(一)校園網絡信息化

高職院校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斥了校園網,學生管理信息化不能沿用以往的桌面級別的應用,傳統桌面級別的應用一般都是通過少數學生的輔助來完成管理工作,這樣的管理形式不能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同時也加大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壓力。在高職院校管理過程中不斷引起信息化技術,院校管理人員可以借助WEB來應用和處理各種信息,教師與學生以及管理人員都能各盡其責,貫徹自身職能[1]。管理人員可以借助網站公布相關信息,教師與學生都能隨意瀏覽,并且通過網站學生還可以自行查詢成績。對此,高職院校管理形式要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之上,實現學生信息化管理。

(二)學生思想信息化

高職院校在落實信息化管理時,還要將與學生的教育與信息化管理進行結合,以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息化觀念,從而面對生活與學習時都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

(一)信息化為高校管理帶來的積極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形式以及相關思維也逐漸產生了變化。信息化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教育管理更是一個主要環節。借助人力來整理和獲得一系列信息,不僅會浪費人力還會浪費一些時間,并且這樣的管理形式還存在管理單一的現象。為了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質量,高職院校就要全面引進信息化技術手段。當前受到網絡技術的輔助,高職在管控學生時取得了一定突破,從而帶動了高校的長期發展[2]。

(二)信息化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

首先,管理工作觀念落后。很多教師在管理學生時都以來自己的管理經驗,這樣的管理形式過于表面化,沒有科學依據,整體管理形式不夠嚴謹。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削弱了學生管理工作質量。其次,管理工作淡化為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網絡為學生創建了更多自主發展空間,但也影響了高職學生日常社交。另外,再加上校園中一些網絡文化傳播實效較弱,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變化,因此要正視網絡為學生造成的影響。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創新形式

(一)豐富教學資源,改善教學設備

為了順應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高職院校信息化管理最主要的環節就是豐富教學資源,若沒有豐富的教學資源,那么在開展教學時就會出現各種“癥狀”,影響整體教學質量,導致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更傾向表面化,毫無價值[3]。因為高職院校有較多的專業,每個專業又包含了較多的學科,只有對高職院校學科課程進行有效管理,才能促使錯綜復雜的學科更具有系統性。比如,將課程體系分為主體和輔助等不同形式的板塊,并在各個板塊之間進行補充,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挑選,并為其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無比重要的就是圖書館以及自習室,對此高職院校一定不能對這一塊教學資源加以補充,并聘請專門的人員對圖書館加以管理和維護,以便為學生打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當下,互聯網已經與高校結合,因此高職院校應該以信息技術為前提,創造高效的教學管理形式,比如利用網上選課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幫助,實現資源共享,豐富學生視野。

(二)結合現代技術,加強管理時效性

自從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社會逐漸轉向信息化社會,并對人類生活造成了較大改變,尤其是當下媒體與信息技術實現了結合[4]。對此,高職院校一定要與時俱進,緊緊抓住信息技術帶來的機遇,優化當下學生管理形式,進而實現高效管理。當信息化技術進入高職院校,為高職院校帶來了更多便利,在突出學生地位的同時,高職院校也要科學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化管理。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或是電腦,因此高職院??梢詣摻ňW絡學習平臺,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學習更多知識,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也能順利落實。貫徹信息化管理形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更好的服務之外,還能促使高校育人真正實現與時俱進。高職院校在構建網絡管理平臺,也能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并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高職院校一定要規劃好統籌指揮工作,以便將不同信息和活動能夠有效傳遞到學生端,讓學生即使在宿舍也能掌握與學校相關的信息,真正實現便捷。

(三)持續強化管理水平,主動創新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正在持續加強,因此為了匹配高質量的教學活動,學校的管理水平也要相對提升。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促使其全面建設,長期發展,對于高職院校而言亦如此。高職院校在以往的管理基礎之上需要不斷創新,以此優化管理水平,通過創新化的管理形式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的服務質量[5]。為了實現這一愿景,高職院校應該突破傳統管理形式的束縛,結合實際發展需求對管理形式加以創新。要想順利進行管理工作,就要有正確的管理理念進行引導,對此,高職院校應該全面樹立新的管理理念,并在相關理念的引導下,完成實踐。

(四)強化教資團隊,全方位管理

對于學生而言,影響力最大的依舊是教師團隊,雖然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生能力相對比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但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不容小覷。此時的教師對于學生更具有引導作用,因此高職院校在創新管理形式的過程中還要主動建設教師團隊,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教師隊伍,以此推動高職院校的事業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師除了為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外,還要主動關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并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戶外行動,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形成健康心理[6]。另外,高職院校屬于我國教育重地,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都要先具備堅定的黨政思想,保持對學生、事業、學校以及國家的熱愛,主動承擔教書育人的工作。

結束語:

總之,為了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人才,高職院校應該本著教育至上的觀念,為學生建設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此為學生提供全面服務,讓學生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積極提升自己。

參考文獻:

[1] 朱楠. 信息化背景下以人為本觀念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實踐探討[J]. 數碼設計(上),2021,10(4):286.

[2] 辛會翠. 高職院校信息化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河北農機,2021(2):56-57.

[3] 許瑞容. 信息化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J]. 林區教學,2021(1):40-42.

[4] 龔李靜. 基于信息化時代下高職院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研究[J]. 蘭臺內外,2021(5):46-48.

[5] 張東升,周秀琴. 信息化背景下以人為本觀念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實踐[J]. 數碼世界,2021(2):154-155.

[6] 阮洪妮. 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研究芻議[J]. 西部皮革,2020,42(15):103-104.

姓名:周慶玲、出生年份:1964.09.30、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江西廣豐、學歷(學位):本科、職稱:高級實驗師、職務:教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郵編:344000、收件地址: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贛東大道1300號名仕公館5棟405室、電話:13979499065、現就職單位:撫州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創新形式信息化管理高職院校
小學生探究海洋生物的實踐研究
創新形式,實現勞動與技術發展性評價
巧用方法,培養農村學生語文復述能力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