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節鏡下Bankart損傷修補術后的階段性康復護理臨床體會

2021-11-10 01:38艾克熱木·奧塔里甫
康頤 2021年13期
關鍵詞:關節鏡

艾克熱木·奧塔里甫

【摘要】目的:探討關節鏡下Bankart損傷修補術后的階段性康復護理效果。方法:基于特定時間(2020年2月-2021年2月)及固定范圍內(本院),選取行肩關節鏡下單排錨釘修補術的50例肩關節Bankart損傷患者,將其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2組,A組25例術后開展早期制動康復訓練,B組術后實施階段性康復護理,對比兩組加州大學肩關節評分系統評分(UCLASS)。結果:B組術后4個月時的UCLASS評分較A組高(P<0.05)。結論:針對肩關節Bankart損傷患者,在肩關節鏡下修補術后開展階段性康復護理,能改善肩功能。

【關鍵詞】Bankart損傷;階段性康復護理;關節鏡;損傷修補術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28

Bankart損傷實際就是盂唇-盂肱韌帶復合體(位于肩關節盂唇前下方)出現的一種撕脫性損傷,一般由肩關節前脫位所引起;當出現此損傷后,如未能及時治療,可引發肩關節習慣性前方脫位,此病癥在整個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當中的占比達80%[1]。當前,臨床多采用手術方法來治療此病,于肩關節鏡下對處于撕裂狀態的韌帶及盂唇進行修補,且對骨折塊進行復位與固定,能使由Bankart損傷所引起的肩關節結構性失穩得到有效恢復,但術后由于需制動,且肩關節有著較大的活動范圍,故術后康復鍛煉對其功能恢復,尤為重要。本文將階段性康復護理應用于Bankart損傷修補術后,評定其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0年2月-2021年2月間,對肩關節Bankart損傷患者進行選取,共計50例,將其分成兩組(隨機數字表法),在A組25例中,最小年齡20歲,最大60歲,平均(35.16±3.09)歲,男性15例,女10例,損傷側:左側11例,右側14例。B組中,年齡20~60(35.09±3.11)歲,男、女比為14:11,損傷側:12例左側,13例右側。兩組此些數據經綜合比對,差異并不突出(P>0.05)。

納入標準:(1)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Bankart損傷;(2)都行肩關節鏡下單排錨釘縫合修補術;(3)意識清晰,認知正常。排除標準:(1)嚴重臟器功能異常;(2)精神疾病;(3)惡性腫瘤;(4)合并其他部位損傷。

1.2 方法

兩組在完成肩關節鏡下單排錨釘縫合修補術后,A組在術后2d實施早期(術后0~6周)制動康復訓練, 之后未開展專業康復訓練;制動康復訓練內容:患肢屈肘貼胸位進行固定制動,時間為2~3周,做好疼痛管理,將肌肉緊張予以緩解,為術后損傷修復提供良好條件。術后第2d開始,分別進行手部抓握、劃圈訓練及肘關節、腕關節屈伸等;術后第3~7d,肩關節被動鐘擺運動、肩周肌等長收縮練習及肩關節多方向被動活動(外展、前屈及內收、后伸等)。10~15min/次,2~3次/d。B組開展階段性康復護理:(1)制動康復訓練階段(術后0~4周),內容同A組。(2)保護性康復訓練階段(術后5~9周)。將肩關節保護性吊帶去除,對被動關節活動度進行逐漸擴大,直至正常范圍,后伸30°,前屈180°,內收30°,外展180°,內、外旋均為90°;實施主動關節非阻抗以及肩周肌肌力等長收縮等訓練(在患者無痛或痛輕時),時間、頻次同上。(3)力量康復訓練階段(術后10~14周),將肩關節主動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在患者疼痛較輕時,將肩關節全部平面的最大范圍運動予以完成。開展患肢閉鏈、抗阻開鏈運動,可根據實際需要,借助肩關節訓練器械來實施訓練;在訓練過程中,開展肌肉耐力訓練及姿勢矯正教育,促進肩關節穩定性的提升,時間、頻次與上述相同。(4)功能性恢復階段(術后15~16周),開展患肢耐力、力量及平衡性訓練,2~3次/d(每次10~15min)。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術前及術后4個月時,用加州大學肩關節評分系統評分(UCLASS)來評定。指標為疼痛、功能各10分,前屈力量、主動前屈活動度、主觀滿意度各5分,總分35分,分值越高,功能越佳。

1.4 統計學處理

SPSS22.0處理各項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若組間經比對,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術前UCLASS評分對比,差異不突出(P>0.05);術后4個月時,兩組評分相比術前,均有提高(P<0.05),而B組較之A組,升高更大(P<0.05),見表1。

3 討論

肩關節實為人體當中有著最大活動度的關節,同時還是最易發生脫位的關節,其穩定結構可劃分成2種,分別為動、靜態穩定等,靜態穩定囊括關節軟骨、關節囊、盂唇及骨性結構等,而動態穩定包含肩袖及其周圍肌肉的協同作用[2]。Bankart損傷實際就是撕脫性損傷,受傷后,會有活動受限、關節疼痛等表現。當前,臨床多采用手術來治療此病,而常用術式為關節鏡下Bankart損傷修補術,此術式由于具有創傷小、恢復速度快等優點,因而成為治療此病的手段。但術后要想獲得更好恢復,需給予相應的護理訓練,以此來預防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情況的發生[3]。階段性康復護理實為一種有階段性、漸進性的干預模式,且能夠依據術后各時間段來開展對應性護理服務,以此為患者提供全程化且優質的護理干預,加速康復進程,提高恢復效能。從本文結果可知,與A組相比,B組術后4個月時的UCLASS更高。表明階段性康復護理在改善患者肩關節功能上,有著更突出效果。

綜上所述,將階段性康復護理應用于肩關節鏡下修補術后Bankart損傷患者,肩關節功能改善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劉文科,聶茂,尹良軍,等.肩關節鏡下單排錨釘技術治療急性骨性Bankart損傷的臨床療效[J].骨科,2019,10(3):13-17.

[2]閆彩萍,柴曉亮.肩關節鏡下修補Bankart損傷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20):1861-1863.

[3]張翠.肩關節鏡下修補Bankart損傷患者的圍手術期配合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4):237-238.

猜你喜歡
關節鏡
中醫輔助對退行性骨關節病關節鏡術后康復的治療效果
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后聯合針灸治療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的臨床效果觀察
物理療法合康復訓練對老年膝關節炎關節鏡術后關節腫痛的效果評價
關節鏡下射頻消融系統對急性膝關節損傷臨床治療效果評價
創傷關節鏡下手術治療脛骨后側平臺骨折的療效分析
關節鏡技術在膝關節炎診治中的應用
關節鏡下規避骺板“8”字法縫線固定治療急性兒童前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性骨折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行關節鏡治療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
關節鏡在膝關節滑膜軟骨瘤病診治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