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道前壁脫垂的非手術治療研究進展

2021-11-10 15:33馬妍王艷萍
康頤 2021年13期
關鍵詞:非手術治療

馬妍 王艷萍

【摘要】隨著二胎政策開放和生活質量提高使得人均壽命延長,導致陰道前壁脫垂等疾病已經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活質量,需引起更多重視。祖國醫學認為本病臨床上多由氣虛及腎虛所致,屬“陰挺”病。本病的臨床表現較為多樣,以壓力性尿失禁為代表,多數患者因咳嗽、大笑漏尿前來就診。本病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本文從非手術治療方面討論其研究進展。

【關鍵詞】陰道前壁脫垂;陰挺;非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R737.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151

陰道前壁脫垂是由于陰道前壁的韌帶和筋膜支持作用減弱,陰道前壁向陰道口外突出,包括膀胱膨出和尿道膨出,常伴隨排尿功能紊亂。盆腔器官輕度膨出是常見的,只有在引起脫垂癥狀、性功能障礙或下尿路功能改變時,才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問題。陰道前壁輕度膨出一般無癥狀,嚴重脫垂者可出現脫出物潰瘍、出血,且腹壓增大時伴有漏尿、尿液排不凈及其他排尿障礙的表現。最新研究顯示,癥狀性盆腔臟器脫垂的患病率為8.94%,輕度癥狀型患病率為6.98%,重度癥狀型患病率為1.96%,包括Ⅲ度癥狀性脫垂患病率1.66%,Ⅳ度癥狀性脫垂患病率0.3%。而且隨著年齡增加,脫垂的患病率逐漸增加[1]。由于本疾病具有客觀癥狀和主觀感受,且本病隨著病情進展,會影響生活質量,部分患者可伴有壓力性尿失禁。上述癥狀患者均有必要采取不同程度的干預或治療,以延緩或限制疾病繼續發展、提高生活質量,避免造成嚴重不良臨床結局。在臨床治療中,非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具有損傷最小、風險最低、有效性高的特點,通常是首選治療方案。

研究表明,患者盆腹動力學和盆底電生理的異常改變要比臨床癥狀出現的早,而且盆腹動力學和盆底電生理指標改變與出現臨床癥狀嚴重程度和時間呈正比。在出現盆底肌控尿功能障礙癥狀的漏尿、盆底肌支持功能障礙的臟器脫垂癥狀、生殖與性功能障礙的性冷淡癥狀等之前,盆底電生理功能已經發生相應功能障礙。

陰道前壁、膀胱和尿道的位置及移動性與尿失禁及前壁膨出關系密切,盆腔肌肉和筋膜是尿道的支持組織,該組織的損傷就會引起陰道前壁脫垂和尿道括約肌、盆底肌及其神經支配的損傷,收縮緩慢及收縮力下降從而導致膀胱內壓力大于尿道內壓力,出現尿失禁癥狀。

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又稱保守治療,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預、盆底肌訓練、盆底生物反饋治療、電刺激治療、射頻治療、子宮托、陰道啞鈴、針灸以及藥物治療等[2]。

1? 生活方式的干預

對于無癥狀脫垂的患者,可予適當的醫學科普教育和生活指導。大部分患有POP的女性可能無法將下尿路功能障礙及排便功能障礙的相關癥狀與脫垂相關聯,所以對脫垂導致的癥狀需要向患者耐心解釋。研究表明盆腔器官脫垂與肥胖、腹壓增高、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相關[3]。一些與盆腔器官脫垂有關的癥狀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緩解。醫師應當指導患者合理控制體重、減少或避免增加腹壓及從事重體力勞動,如頻繁下蹲或負重,應進行舒緩的體育鍛煉,如瑜伽、八段錦等,針對長期便秘的患者,可以補充纖維素和使用滲透性瀉藥改善排便功能障礙,從而降低腹壓增加的風險。針對慢性咳嗽等疾病,應積極治療,另外注意飲食清淡、適量飲水等。囑咐患者日常生活中應盡量多做保護性增加腹壓的動作,如使患者習慣性收緊肛門的保護動作。

2  盆底肌訓練

盆底肌訓練包括手法輔助治療和凱格爾訓練,其中以凱格爾訓練為主。手法輔助治療目的是幫助患者喚醒和激活盆底肌群,指導患者如何收縮肌群,有意識的控制收縮放松交替進行。凱格爾訓練是目前為止最簡單易行且安全有效的訓練方法,有效收縮肛門括約肌、陰道括約肌和尿道括約肌,增強盆底肌肉張力,以及抑制膀胱收縮力和逼尿肌收縮,減少尿道膀胱下移程度,提髙膀胱容量,恢復陰道緊縮狀態,增強機體的控制能力、刺激相應神經功能恢復,不斷增加肌肉神經的敏感度。手法輔助治療是通過手診帶領患者認識盆底肌位置,引導患者正確控制盆底肌肌群,也可以通過手診及時發現盆底其他不適癥狀,從而進行干預和治療。

正確的訓練可以預防及治療盆底功能障礙,增強盆底力量,加強盆底支持力,早期訓練可以避免或減輕產后盆底肌肉損傷,促進功能恢復。孫智晶教授等人研究表明,產后早期標準化盆底康復鍛煉能有效提高產后1年內盆底Ⅰ類、Ⅱ類肌纖維強度和陰道動態壓力,促進盆底組織的修復[4]。臨床上根據不同患者的表現,配合其他訓練,例如高位臀橋、蚌式開合和坐姿夾腿等運動,根據個體差異制定治療方案。盆底肌肉鍛煉最重要的是堅持,從而增強盆底功能。

3? 盆底生物反饋治療、電磁刺激治療與射頻治療

盆底生物反饋治療通過即刻的生物信號等形式將膀胱和盆底肌肉的活動立刻反饋給患者,指導患者認識收縮的盆底肌,并掌握訓練方法。從而準確進行自主盆底肌肉訓練,對錯誤的盆底肌肉收縮進行糾正,協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控制能力,增強盆底肌控尿功能,通過神經反射作用于膀胱逼尿肌,使其收縮受到抑制,改善膀胱儲尿。長期刺激可以增加盆底肌中抗疲勞肌纖維比重,有助于增加肌肉收縮時募集纖維的數量,改變肌肉的組織結構,供給肌肉豐富的血液,興奮陰部神經和腹下神經,并有助于增快盆底肌肉新陳代謝。對于無法進行正確有效凱格爾訓練的患者,電刺激可以提供幫助。電刺激通過刺激肌肉神經,激活神經細胞,促進肌肉功能恢復,使肌肉進行被動練習,提升肌力或放松肌群,緩解痙攣和疼痛[5]。磁刺激利用運動磁場產生的感應電壓,感應電流作用于人體,觸發相應細胞動作電位,從而強化盆底肌力,使漏尿量和壓力性尿失禁次數降低。由于感應電流通過皮膚、脂肪、骨骼時會減弱,幾乎不引起疼痛,因此具有有效、無痛、無損傷等優勢。根據不同文獻報道,電磁刺激治療脫垂的效果與治療頻率、強度、時間和次數有密切聯系。盆底肌肉力量薄弱,盆底肌纖維無法產生足夠收縮的患者,使用電磁的治療效果更顯著。

射頻治療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通過熱效應產生能量,促進膠原蛋白再生,產生線性回縮,增加筋膜韌帶強度,具有一定小血管神經修復能力,促進血運循環,改善外陰萎縮及陰道壁松弛,提高性快感。

諸多研究指出,生物反饋電磁刺激療法能顯著改善陰道前壁膨出所導致的各種癥狀,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功能鍛煉可增強產婦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程度[6]。臨床中為達到更好的療效,常將不同療法聯合應用,應當根據患者癥狀和經濟條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4? 子宮托

子宮托是一種置于陰道內起到支持盆腔臟器達到解剖復位作用的工具,其無毒且對人體組織無刺激,是一種經濟便宜又安全有效的治療盆腔器官脫垂的方法。適用于有生育要求不能手術的或年齡較大不宜手術癥狀較重的子宮脫垂患者及孕期婦女。子宮托根據其使用特性分為支撐型和空間填充型兩種,一般來說,支撐型多用于I-II度脫垂,且會陰條件較好的患者,空間填充型多用于III-IV度脫垂,且會陰體條件較差的患者。有研究表明子宮托治療陰道前壁膨出患者可降低PFDI-20評分,提高尿動力學指標水平,效果優于凱格爾運動治療[7]。 而且能較好的改善二便障礙。但是由于佩戴子宮托需要進行日常清洗和護理,操作不當容易引起疼痛、出現異常分泌物、感染和出血等,必要時予以抗炎或者雌激素治療。

5? 陰道啞鈴

陰道啞鈴可以通過反復刺激下體肌肉群和骨盆,幫助陰道恢復緊實彈性,恢復對陰莖有力度的攥緊,搭配凱格爾運動一起做,促進鍛煉盆底肌功能。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結合陰道啞鈴盆底康復訓練,有助于改善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提高性生活質量并改善患者預后[8]。

6? 針灸

針灸是我國傳統的中醫特色療法,通過辨證論治和循經取穴,達到疏通經絡、益氣固攝的作用,通過改善局部組織營養狀況,促進肌肉及神經組織再生,加強盆底肌肉收縮,對尿頻等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恢復膀胱功能,促進盆底肌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中醫角度認為盆底肌松弛是由氣虛或腎虛所致,所以治療本病以補脾氣固腎氣,調養沖任,升陽固脫為主,取穴以任脈及脾胃經腧穴為主,配合灸法使效果更佳。針法多種多樣,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辨證論治選擇適合患者的方案。按照肌筋膜理論,針灸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筋膜層的收緊和提升。彭曉紅教授等人選取7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給予綜合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再予溫針灸治療,結果顯示溫針灸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效果理想[9]。無論是單純針灸還是針灸綜合治療均對盆底肌肉功能恢復產生較明顯的效果[10]。

7? 藥物治療

對圍絕經期婦女及老年婦女來說雌激素相對缺乏,失去雌激素作用的陰道粘膜彈性及延展性差,結締組織韌帶等彈性及支持功能降低。故治療中可以合理配合使用雌激素,使治療效果更佳。適量雄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肌肉增長,從而給予盆底更好的支撐。祖國醫學認為本病臨床上多由氣虛、腎虛導致,屬“陰挺”病。經過對本病臨床表現分析,進行辨證論治,腎虛型陰挺多采用舉元煎加減、氣虛型采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中醫根據補氣升提的治療原則,在臨床治療中取得十分好的療效。有研究表明生物反饋治療配合口服中藥聯合治療陰道前壁膨出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根據研究顯示膠原蛋白在盆底疾病中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盆底Ⅰ型、Ⅲ型膠原蛋白及ERα的表達下調可能是絕經后陰道前壁膨出的主要發病機制,二者之間的協同作用可能促進陰道前壁膨出的發展[11]。膠原纖維是結締組織重要成分,故適當補充膠原蛋白或者多食膠原蛋白豐富的食物有助于盆底疾病患者的治療。

8? 結束語

陰道前壁膨出已逐漸成為普遍的社會衛生健康問題。由于生活質量提高,我國廣大女性對陰道前壁膨出涉及的綜合問題關注度越來越高,尤其是產后婦女。本病發展緩慢,進程長,每年進行婦科檢查有助于本疾病的發現,從而提早治療。妊娠和分娩是陰道前壁膨出發病的重要因素,產后婦女接受專業指導進行盆底康復是預防和治療本病的特殊有利時機。本疾病的干預手段是綜合多樣的聯合治療,其中鍛煉及手法治療等非手術治療至關重要,其重要價值在于患者能夠長期堅持治療,從而緩解疾病癥狀。

參考文獻:

[1]李志毅. 中國成年女性盆腔臟器脫垂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D].北京協和醫學院,2019.

[2]宋天嬌,趙麗晶,王媛,江宇,王長帥,劉萬霞,周茉,趙靜霞,劉鴻.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康復治療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02):479-482.

[3]李志毅. 中國城市地區女性盆腔器官脫垂臨床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醫學雜志,2019,99(11):857-861.

[4]孫智晶,朱蘭,郎景等.產后盆底康復鍛煉對女性陰道前壁膨出的預防作用[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5,50(6):420.

[5]鄭小花,黃惠娟,徐穎.PHENIX 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療效 Meta 分析[J].人民軍醫,2021,64(03):246-251.

[6]鄭莉純,劉耀均.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后盆底肌力及尿失禁的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20,12(29):106-108.

[7]錢超.硅膠子宮托治療陰道前壁膨出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24):72-73.

[8]路平.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結合陰道啞鈴盆底康復訓練對產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08):1213-1215.

[9]彭曉紅,王小龍.溫針灸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5):173.

[10]周穎,婁必丹. 針灸治療女性陰道前壁膨出的臨床研究進展[A]. 中國針灸學會.新時代 新思維 新跨越 新發展——2019中國針灸學會年會暨40周年回顧論文集[C].中國針灸學會:中國針灸學會,2019:3.

[11]馬喆,楊媛媛,王慧軍等. 絕經后陰道前壁膨出患者陰道組織中膠原蛋白與ERα表達的相關性分析*[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7, (9):1335-1337.

作者簡介:

馬妍(1995-)女,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醫婦科。

*通迅作者:王艷萍(1974 -)女,醫學博士后,主任醫師,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猜你喜歡
非手術治療
手術與非手術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比較
麥肯基療法治療下腰痛的研究進展
消化性潰瘍穿孔非手術治療的效果觀察
急性胰腺炎非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
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經關節鏡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壓力性尿失禁的非手術治療進展
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