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集束化管理對長期臥床病人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

2021-11-10 13:16李瑤
康頤 2021年11期

李瑤

【摘要】目的:分析長期臥床病人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并探討集束化管理在其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7例長期臥床且發生靜脈血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分析患者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并探討集束化管理在預防和護理長期臥床且發生靜脈血栓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靜脈血流緩慢(68.83%)、靜脈血流瘀滯(53.25%)、靜脈血管壁損傷(49.35%)等是導致長期臥床患者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中靜脈血流緩慢因素占比最多。結論:靜脈血流緩慢、靜脈血流瘀滯、靜脈血管壁損傷等是導致長期臥床病人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科學有效的護理有助于預防和降低靜脈血栓發生率,促進患者恢復。

【關鍵詞】集束化管理;長期臥床;靜脈血栓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072

靜脈血栓形成由各種原因導致小腿靜脈回流壓力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小板增加和血液凝固性增高,致使靜脈發生急性非化膿性炎癥,繼發血栓形成。好發于惡性腫瘤、心臟病、下肢或盆腹腔手術后、急性感染等需要長期臥床治療的患者[1]。靜脈血栓形成可導致患者患肢出現腫脹,疼痛,變色,局部的皮溫高,或伴有靜脈曲張等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和干預,不僅會對患者造成肢體病殘,還會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因此,對于長期臥床患者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和護理不容忽視。本研究通過分析我院收治的77例長期臥床患者發生靜脈血栓的原因,并探討了集束化管理在靜脈血栓患者中的護理措施,旨在降低患者靜脈血栓發生率,促進患者恢復。詳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77例長期臥床且發生靜脈血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男性42例,女性35例,年齡在30-80歲,年齡均值(55.01±6.74)歲;病程5天-3個月,病程范圍(1.02±0.36)個月,疾病類型:腫瘤患者15例,神經外科患者29例,血液疾病患者8例,肺部疾病患者21例,其它4例。

1.2方法

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分析患者發生靜脈血栓的原因,做好記錄。開展討論會議,探討長期臥床病人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對策。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數據結果資料均采用 SPSS23.0 版進行統計分析處理,錄入資料并建立數據庫,對一般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百分比等描述,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技術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重復資料測量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明統計指標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2? 結果

本組77例長期臥床患者發生靜脈血栓的原因有:靜脈血流緩慢(68.83%)、靜脈血流瘀滯(53.25%)、靜脈血管壁損傷(49.35%)、其它(9.09%)。其中靜脈血流緩慢因素占比最多。詳見表1。

3? 討論

靜脈血栓形成是比較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是長期臥床患者最易出現的并發癥,其主要原因是長期臥床患者活動較少,靜脈血流流動緩慢,血管長期受壓迫,導致血流淤滯或血管壁損傷,從而引發靜脈血栓[2]。本研究對77例長期臥床患者發生靜脈血栓的原因進行分析,其中靜脈血流緩慢(68.83%)、靜脈血流瘀滯(53.25%)、靜脈血管壁損傷、其它(9.09%)。因此,為減少長期臥床患者靜脈血栓發生率,必須重視對此類患者的護理。本研究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結合醫院及患者實際情況,探討了集束化護理在預防長期臥床患者靜脈血栓形成中的護理措施,以供臨床參考:

(1)組建集束化護理小組:集束化護理小組由醫師及護理人員共同組成,高年資護士負責制訂集束化管理方案及負責檢索相關文獻,提高循證依據,并對全科護士進行培訓,核查集束化護理制度、流程、護理核查單、護士執行單、患者告知書、健康教育處方等措施執行情況,組織召開集束化管理小組會議,對實施情況進行總結與分析,并做相關調整。醫生負責下肢血栓情況的評估、治療。

(2)靜脈血栓風險評估:每日對患者進行靜脈血栓風險評估,外科住院患者按照《 Caprini卡普里尼ⅤTE風險評分量表》進行VTE風險評估。0-2分為低風險34分為中度風險,≥5分確定為VTE高風險,得分越高表示發生ⅤTE風險越大;內科住院患者按照《 Padua VTE風險評分量表》進行VTE風險評估。0-3分為低風險,≥4分確定為TE高風險,得分越高表示發生VTE風險越大。記錄評估結果并上報,掌握患者靜脈血栓發生危險,并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

(3)健康宣教:加強對患者的疾病知識教育,告知患者臥床注意事項,以及靜脈血栓形成特征,使其認識到靜脈血栓的危害,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及時處理。

(4)靜脈保護:避免在同一靜脈、同一部位反復穿刺;避免在血栓患肢進行靜脈穿刺;盡量避免在下肢進行穿刺;盡量避免股靜脈置管;盡量避免輸注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動脈采血時,盡量避免在股動脈或足背動脈處采集標本。

(5)飲食指導:忌辛辣、魚蝦、煙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進食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低脂等食物,飲食宜清淡,防止過硬、過咸。

(6)用藥指導:應充分權衡患者的血栓風險和出血風險利弊,合理選擇藥物,以預防血栓;如血栓形成,應在三天內立即給予抗凝及溶栓藥物,溶栓期間應檢測凝血時間,避免用量過大而出血。住院期間,根據患者情況,可對患者進行機械預防或藥物預防。機械預防可采用梯度彈力襪、足底靜脈泵、間歇充氣加壓裝置等治療設備,以促進下肢靜脈血流加速,避免血液滯留,降低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王惠. 集束化護理對腦出血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影響[J]. 醫學信息, 2019, 32(0z1):361361.

[2]趙艷麗.神經外科長期臥床病人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1):165-16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