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種植無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則及注意問題

2021-11-11 15:46趙秀蘭
種子科技 2021年18期
關鍵詞:蔬菜種植無公害蔬菜施肥技術

趙秀蘭

摘? ? 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蔬菜必不可少。農戶種植蔬菜時,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會使用價格較為低廉的化學肥料,同時配合農藥消滅害蟲。這樣會導致更多的污染物在蔬菜上殘留,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均產生負面作用。在此背景下,人們對無公害蔬菜的需求愈發迫切。目前,農戶種植無公害蔬菜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科學施肥,從而達到高質高量的目標。以無公害蔬菜為例,闡述了其種植施肥原則以及應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夠為農戶提供參考,從而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無公害蔬菜。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蔬菜種植;施肥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8-0092-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3? ? ? ?文獻標志碼:B

1? ?種植無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則

1.1? ?主要施有機肥

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科學把控肥料的種類和施肥量,極有可能造成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殘留在其中。硝酸鹽在蔬菜中含量逐漸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施入氮肥過多。隨著施用化肥的數量越來越多,硝酸鹽在蔬菜中的含量也隨之上漲。如果人體長期攝入此類蔬菜,其身體健康可能會“亮紅燈”。反之,將有機肥用于蔬菜種植過程,則不會引起硝酸鹽含量的上漲。所以,化肥用量必須在無公害蔬菜種植時予以嚴格控制,同時適當增加有機肥使用的量。這樣不僅能提高蔬菜的產量,還可以有效降低硝酸鹽的含量。

1.2? ?施肥配比平衡

在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營養元素均占有獨特的比重,并且相互作用,為人體提供生命所需。農作物必須依靠內部營養元素互相協作,才能完成代謝活動,這就需要按照農作物生長需要和土壤特性來平衡施肥配比。其中,應更多使用多元復合肥,減少使用單元肥料,以合適的比例來配施化肥,從最大程度上保留蔬菜中的營養價值。

1.3? ?營養追肥

蔬菜的不同生長期所需要的土壤環境和營養物質有所不同,種植戶應了解植株所需的營養物質,以此來確定其需要施加的肥料以及具體施加量,從而使蔬菜獲得充足的養分。葉菜類的蔬菜,只要超過20 d后便無須追施氮肥;對要采摘多次、連續結果的蔬菜,最多追施5次。

1.4? ?配方施肥

按照當地農作物在不同生長期所需的肥料性質以及土壤環境,應對營養元素的需求量進行計算,以此明確施用不同肥料的用量,從而平衡養分,這就是配方施肥。通過上述方式,農作物可以充分汲取養料,完成體內代謝活動,使得最終收獲的農產品質量好、產量高。配方施肥體現在種植蔬菜過程中,要合理控制化肥施用量,過多或過少均會影響蔬菜的正常生長,造成某種養分缺失,破壞內部的營養均衡,導致蔬菜品質降低、產量減少[1]。

不同的蔬菜品種,其生理營養特征也有所差別。因此,農戶需要按照不同蔬菜品種的土壤特性、吸肥規律以及肥料營養元素含量等來明確使用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肥或者鉀、氮、磷肥的數量,基礎施肥以及追加施肥之間的比重、次數和時間,充分發揮出肥料的作用,避免浪費和破壞生態環境。

種植葉菜類蔬菜時,其施肥具有以下幾個特征:針對底肥,增加施用量,為豐產創設有利條件,其中硫酸鈣、有機肥(充分腐熟)、過磷酸鈣應分別施加不少于150~225 kg/hm2、75 t/hm2、750 kg/hm2。另外,氮肥應作為追肥的主體,蔬菜進入旺盛生長期后,鉀肥和磷肥也要配合氮肥使用。例如,針對大白菜的種植,前兩次追肥的時間分別為出現蓮座以及馬上開始包心,肥料的主要種類為人糞尿肥,追加量為10.5~15 t/hm2和15~22.5 t/hm2,鉀肥和磷肥也要進行相應的配合,比如草木灰、硫酸鉀或者過磷酸鈣,追加量分別為750~1 500 kg/hm2、225 kg/hm2以及150 kg/hm2。

種植根菜類蔬菜時,應當根據其生長周期確定基肥和追肥的種類、用量。在前期,根據菜類作物葉長、莖長的生長特點,需要大量氮元素維持生長所需;到了中后期,則需要更多的鉀元素和磷元素供根系生長,此時不用施加過多的氮肥。

種植茄果類蔬菜時,其肥料需求有以下幾個特征:在其營養生長期需要大量使用氮元素;在其生殖生長期需要大量使用磷元素,此時不再需要過多的氮元素。需要注意的是,氮肥不能在茄果類蔬菜的營養生長期大量施用,以免造成植株無節制地生長,從而吸取更多養分,使得果實無法補充營養,影響最終的收成。此外,追加茄果類蔬菜施肥量的原則是茄果穗屬于第一批,尿素或人糞尿肥應在其長到3 cm左右時進行追施,追施量為150 kg/hm2或15 t/hm2。此后茬期不同的茄果穗,只要符合上述條件,就應當追肥,次數為3~5次。

2? ?常用于生產無公害蔬菜的肥料類型

2.1? ?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包含有益元素和微量元素,如硼、銅、鉬、鋅、鐵、錳等在內的肥料即為微量元素肥料,也稱為微肥。與常量元素肥料相比,農作物只能吸收少量微量元素,并且消耗量也較低。即便微量元素只被農作物少量吸收,但其同樣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其他肥料元素不可將其替代[2]。

2.2? ?無機肥料

蔬菜的合成生產過程一般使用無機肥料,又被稱為化學肥料、速效性肥料、礦質肥料等,化肥是其簡稱。無機肥料的特征有根系更易吸收、水溶性好、有效成分含量高、組成成分簡單、快速分解等。無機肥料主要包括鉀肥、氮肥、磷肥以及各元素相互混合的復合肥。種植蔬菜過程中,硝態氮和氯均不包含其中,蔬菜專用肥以及硫酸銨、過磷酸鈣、硫酸鉀、尿素等是常見的無機肥料。

2.3? ?有機肥料

有機物質天然存在并借助微生物進行發酵或分解,最終生成的肥料為有機肥料,又稱農家肥。有機肥料具有如下屬性:其一,數量眾多,擁有廣闊的原料來源地;其二,營養元素含量少,但種類齊全;其三,經過長時間才能發揮效用;其四,利用微生物進行轉化分解后,蔬菜作物才能有效吸收;其五,除了農作物可以從中汲取養分外,由于其效力持續時間較長,土壤中的有機質也可以逐漸增加,從而加快微生物繁殖,提高生物在土壤中的活性,有效滋養蔬菜作物,生產出符合大眾需求的綠色無公害蔬菜。有機肥料的主要類別有作物秸稈、堆肥、圈肥、餅肥、沼氣肥、綠肥等。

2.4? ?生物肥料

鮮活的微生物進行活動后,形成許多制品,能夠為農作物提供養分,這就是生物肥料(又叫菌肥或接種劑)?;什豢芍苯颖簧锓柿咸娲?,因為后者本身營養價值有限。

固氮菌劑、根瘤菌肥、抗生菌劑、腐殖酸類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等均是生物肥料的主要類型。目前,蔬菜種植常用的生物肥料是各種微生物菌劑,其產生過程為,通過培養特定的微生物菌種進而形成相應的微生物活性制劑。對于蔬菜作物來說,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產生特定的反應獲得微生物菌劑肥料具有極高的環境價值。種植蔬菜過程中施加微生物菌劑肥料,不僅可以降低化肥用量、提升土壤肥力,還能夠有效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抗旱、抗病蟲的能力,進而改善蔬菜品質。

2.5? ?其他肥料

除了上述介紹的肥料種類之外,還包括氨基酸殘渣、糖廠廢料、家畜加工廢料、骨粉等。此外,近幾年的沖施肥受到種植戶的青睞,沖施肥是復合肥中水溶性肥料,其復合了氮肥、磷肥、鉀肥等,肥力較高,水溶性非常好,特別適合蔬菜追肥。

3? ?種植無公害蔬菜施肥中的注意事項

3.1? ?農家肥未經腐熟不可與微生物肥料混用

由于農家肥未經腐熟會二次發酵,此時會產生高溫,將微生物殺死,使微生物肥料喪失活性,影響其肥效。另外,堿性或酸性過高的肥料也不能與微生物肥料混用。

3.2? ?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在種植蔬菜過程中,氮肥必不可少,與此同時,亞硝酸鹽又會因為使用氮肥而逐漸累積,成為最大的有害殘留物質。因此,農戶要想生產出無公害蔬菜,就必須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一般情況下,菜地需施加氮肥225 kg/hm2。如果屬于肥力較高的菜地,施加氮肥不應超過180 kg/hm2。葉菜類以氮肥為主,磷肥、鉀肥為輔;果菜類前期以氮肥為主,保苗發棵,中后期增施磷肥、鉀肥,尤其注重優質鉀肥的施用[3]。

3.3? ?腐熟發酵農家有機肥料必須充分

有機質在農家有機肥中具有非常高的含量,但是許多雜草種子、蟲卵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均會在有機肥常溫堆制過程中產生。因此,堆制有機肥應注意采用高溫,這樣有害物質便可在腐熟、發酵時被真正消滅,并且也能夠極大減少農藥殘留。種植蔬菜時應提高農家肥使用比例,減少化工肥料的施用。

3.4? ?硝態氮肥與含氯化肥決不可施用

土壤分解含氯化肥后,作物和土壤會將鉀離子、氨離子進行吸收和吸附,一旦二者的濃度過高,蔬菜作物的根系便會受到影響,阻礙其中糖和淀粉的合成,導致蔬菜的產量減少、質量下降,嚴重的話還會引起根莖壞死的現象。在菜田中施用硝態氮肥后,會產生大量硝酸鹽,并進入蔬菜作物中,根菜類和葉菜類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這些蔬菜被人體攝入,極易導致硝酸鹽轉化還原為亞硝酸鹽,從而危害人體健康。所以,在種植無公害蔬菜時,不可施用硝態氮肥和氯態氮肥。

參考文獻:

[ 1 ] 王麗.無公害蔬菜生產施肥與病蟲害防治[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3):116-117.

[ 2 ] 張英超,肖國勝.無公害蔬菜種植施肥原則及注意問題[J].現代農業科技,2020(3):103-104.

[ 3 ] 王丹.分析無公害蔬菜土壤培肥技術及施肥原則[J].農業與技術,2018,38(20):37.

趙秀蘭

摘? ? 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蔬菜必不可少。農戶種植蔬菜時,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會使用價格較為低廉的化學肥料,同時配合農藥消滅害蟲。這樣會導致更多的污染物在蔬菜上殘留,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均產生負面作用。在此背景下,人們對無公害蔬菜的需求愈發迫切。目前,農戶種植無公害蔬菜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科學施肥,從而達到高質高量的目標。以無公害蔬菜為例,闡述了其種植施肥原則以及應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夠為農戶提供參考,從而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無公害蔬菜。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蔬菜種植;施肥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8-0092-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3? ? ? ?文獻標志碼:B

1? ?種植無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則

1.1? ?主要施有機肥

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科學把控肥料的種類和施肥量,極有可能造成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殘留在其中。硝酸鹽在蔬菜中含量逐漸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施入氮肥過多。隨著施用化肥的數量越來越多,硝酸鹽在蔬菜中的含量也隨之上漲。如果人體長期攝入此類蔬菜,其身體健康可能會“亮紅燈”。反之,將有機肥用于蔬菜種植過程,則不會引起硝酸鹽含量的上漲。所以,化肥用量必須在無公害蔬菜種植時予以嚴格控制,同時適當增加有機肥使用的量。這樣不僅能提高蔬菜的產量,還可以有效降低硝酸鹽的含量。

1.2? ?施肥配比平衡

在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營養元素均占有獨特的比重,并且相互作用,為人體提供生命所需。農作物必須依靠內部營養元素互相協作,才能完成代謝活動,這就需要按照農作物生長需要和土壤特性來平衡施肥配比。其中,應更多使用多元復合肥,減少使用單元肥料,以合適的比例來配施化肥,從最大程度上保留蔬菜中的營養價值。

1.3? ?營養追肥

蔬菜的不同生長期所需要的土壤環境和營養物質有所不同,種植戶應了解植株所需的營養物質,以此來確定其需要施加的肥料以及具體施加量,從而使蔬菜獲得充足的養分。葉菜類的蔬菜,只要超過20 d后便無須追施氮肥;對要采摘多次、連續結果的蔬菜,最多追施5次。

1.4? ?配方施肥

按照當地農作物在不同生長期所需的肥料性質以及土壤環境,應對營養元素的需求量進行計算,以此明確施用不同肥料的用量,從而平衡養分,這就是配方施肥。通過上述方式,農作物可以充分汲取養料,完成體內代謝活動,使得最終收獲的農產品質量好、產量高。配方施肥體現在種植蔬菜過程中,要合理控制化肥施用量,過多或過少均會影響蔬菜的正常生長,造成某種養分缺失,破壞內部的營養均衡,導致蔬菜品質降低、產量減少[1]。

不同的蔬菜品種,其生理營養特征也有所差別。因此,農戶需要按照不同蔬菜品種的土壤特性、吸肥規律以及肥料營養元素含量等來明確使用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肥或者鉀、氮、磷肥的數量,基礎施肥以及追加施肥之間的比重、次數和時間,充分發揮出肥料的作用,避免浪費和破壞生態環境。

種植葉菜類蔬菜時,其施肥具有以下幾個特征:針對底肥,增加施用量,為豐產創設有利條件,其中硫酸鈣、有機肥(充分腐熟)、過磷酸鈣應分別施加不少于150~225 kg/hm2、75 t/hm2、750 kg/hm2。另外,氮肥應作為追肥的主體,蔬菜進入旺盛生長期后,鉀肥和磷肥也要配合氮肥使用。例如,針對大白菜的種植,前兩次追肥的時間分別為出現蓮座以及馬上開始包心,肥料的主要種類為人糞尿肥,追加量為10.5~15 t/hm2和15~22.5 t/hm2,鉀肥和磷肥也要進行相應的配合,比如草木灰、硫酸鉀或者過磷酸鈣,追加量分別為750~1 500 kg/hm2、225 kg/hm2以及150 kg/hm2。

種植根菜類蔬菜時,應當根據其生長周期確定基肥和追肥的種類、用量。在前期,根據菜類作物葉長、莖長的生長特點,需要大量氮元素維持生長所需;到了中后期,則需要更多的鉀元素和磷元素供根系生長,此時不用施加過多的氮肥。

種植茄果類蔬菜時,其肥料需求有以下幾個特征:在其營養生長期需要大量使用氮元素;在其生殖生長期需要大量使用磷元素,此時不再需要過多的氮元素。需要注意的是,氮肥不能在茄果類蔬菜的營養生長期大量施用,以免造成植株無節制地生長,從而吸取更多養分,使得果實無法補充營養,影響最終的收成。此外,追加茄果類蔬菜施肥量的原則是茄果穗屬于第一批,尿素或人糞尿肥應在其長到3 cm左右時進行追施,追施量為150 kg/hm2或15 t/hm2。此后茬期不同的茄果穗,只要符合上述條件,就應當追肥,次數為3~5次。

2? ?常用于生產無公害蔬菜的肥料類型

2.1? ?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包含有益元素和微量元素,如硼、銅、鉬、鋅、鐵、錳等在內的肥料即為微量元素肥料,也稱為微肥。與常量元素肥料相比,農作物只能吸收少量微量元素,并且消耗量也較低。即便微量元素只被農作物少量吸收,但其同樣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其他肥料元素不可將其替代[2]。

2.2? ?無機肥料

蔬菜的合成生產過程一般使用無機肥料,又被稱為化學肥料、速效性肥料、礦質肥料等,化肥是其簡稱。無機肥料的特征有根系更易吸收、水溶性好、有效成分含量高、組成成分簡單、快速分解等。無機肥料主要包括鉀肥、氮肥、磷肥以及各元素相互混合的復合肥。種植蔬菜過程中,硝態氮和氯均不包含其中,蔬菜專用肥以及硫酸銨、過磷酸鈣、硫酸鉀、尿素等是常見的無機肥料。

2.3? ?有機肥料

有機物質天然存在并借助微生物進行發酵或分解,最終生成的肥料為有機肥料,又稱農家肥。有機肥料具有如下屬性:其一,數量眾多,擁有廣闊的原料來源地;其二,營養元素含量少,但種類齊全;其三,經過長時間才能發揮效用;其四,利用微生物進行轉化分解后,蔬菜作物才能有效吸收;其五,除了農作物可以從中汲取養分外,由于其效力持續時間較長,土壤中的有機質也可以逐漸增加,從而加快微生物繁殖,提高生物在土壤中的活性,有效滋養蔬菜作物,生產出符合大眾需求的綠色無公害蔬菜。有機肥料的主要類別有作物秸稈、堆肥、圈肥、餅肥、沼氣肥、綠肥等。

2.4? ?生物肥料

鮮活的微生物進行活動后,形成許多制品,能夠為農作物提供養分,這就是生物肥料(又叫菌肥或接種劑)?;什豢芍苯颖簧锓柿咸娲?,因為后者本身營養價值有限。

固氮菌劑、根瘤菌肥、抗生菌劑、腐殖酸類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等均是生物肥料的主要類型。目前,蔬菜種植常用的生物肥料是各種微生物菌劑,其產生過程為,通過培養特定的微生物菌種進而形成相應的微生物活性制劑。對于蔬菜作物來說,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產生特定的反應獲得微生物菌劑肥料具有極高的環境價值。種植蔬菜過程中施加微生物菌劑肥料,不僅可以降低化肥用量、提升土壤肥力,還能夠有效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抗旱、抗病蟲的能力,進而改善蔬菜品質。

2.5? ?其他肥料

除了上述介紹的肥料種類之外,還包括氨基酸殘渣、糖廠廢料、家畜加工廢料、骨粉等。此外,近幾年的沖施肥受到種植戶的青睞,沖施肥是復合肥中水溶性肥料,其復合了氮肥、磷肥、鉀肥等,肥力較高,水溶性非常好,特別適合蔬菜追肥。

3? ?種植無公害蔬菜施肥中的注意事項

3.1? ?農家肥未經腐熟不可與微生物肥料混用

由于農家肥未經腐熟會二次發酵,此時會產生高溫,將微生物殺死,使微生物肥料喪失活性,影響其肥效。另外,堿性或酸性過高的肥料也不能與微生物肥料混用。

3.2? ?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在種植蔬菜過程中,氮肥必不可少,與此同時,亞硝酸鹽又會因為使用氮肥而逐漸累積,成為最大的有害殘留物質。因此,農戶要想生產出無公害蔬菜,就必須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一般情況下,菜地需施加氮肥225 kg/hm2。如果屬于肥力較高的菜地,施加氮肥不應超過180 kg/hm2。葉菜類以氮肥為主,磷肥、鉀肥為輔;果菜類前期以氮肥為主,保苗發棵,中后期增施磷肥、鉀肥,尤其注重優質鉀肥的施用[3]。

3.3? ?腐熟發酵農家有機肥料必須充分

有機質在農家有機肥中具有非常高的含量,但是許多雜草種子、蟲卵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均會在有機肥常溫堆制過程中產生。因此,堆制有機肥應注意采用高溫,這樣有害物質便可在腐熟、發酵時被真正消滅,并且也能夠極大減少農藥殘留。種植蔬菜時應提高農家肥使用比例,減少化工肥料的施用。

3.4? ?硝態氮肥與含氯化肥決不可施用

土壤分解含氯化肥后,作物和土壤會將鉀離子、氨離子進行吸收和吸附,一旦二者的濃度過高,蔬菜作物的根系便會受到影響,阻礙其中糖和淀粉的合成,導致蔬菜的產量減少、質量下降,嚴重的話還會引起根莖壞死的現象。在菜田中施用硝態氮肥后,會產生大量硝酸鹽,并進入蔬菜作物中,根菜類和葉菜類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這些蔬菜被人體攝入,極易導致硝酸鹽轉化還原為亞硝酸鹽,從而危害人體健康。所以,在種植無公害蔬菜時,不可施用硝態氮肥和氯態氮肥。

參考文獻:

[ 1 ] 王麗.無公害蔬菜生產施肥與病蟲害防治[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3):116-117.

[ 2 ] 張英超,肖國勝.無公害蔬菜種植施肥原則及注意問題[J].現代農業科技,2020(3):103-104.

[ 3 ] 王丹.分析無公害蔬菜土壤培肥技術及施肥原則[J].農業與技術,2018,38(20):37.

猜你喜歡
蔬菜種植無公害蔬菜施肥技術
關于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探討
蔬菜無公害栽培技術管理探析
節水灌溉施肥技術在商丘市的應用研究
蘇南地區設施農業發展經濟效益分析
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要點分析
淺析煙草栽培的技術要點
土地政策在農業產業集群過程中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