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2021-11-12 13:14王文靜咸陽師范學院
長江叢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中華中華民族思政

王文靜/咸陽師范學院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大學生群體應該勇于承擔學習和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大學是大學生進行學習和傳播文化的主要陣地,所以大學要注重學生的精神層面發展,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和提高學生的思政獲得感,這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還有利于提升大學思政教育的質量,從而真正實現大學思政教育的教學目標。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意義

(一)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多,但學校的教育資源確難以跟上,就容易導致大學教學質量的下降。從目前的社會狀況來看,大學生在畢業后進入社會總是會存在種種問題,如不愿意去挑戰自我,對一些困難和壓力選擇逃避,難以和他人交往溝通等,有些大學生還總是想靠走捷徑來獲得成功,缺乏自強不息,吃苦耐勞的精神,還有些大學生缺乏正確的消費觀,喜歡超前消費,與其他人進行攀比,購買一些不在自己承受范圍內的奢侈品牌。這些觀念和風氣都是扭曲的,不值得我們去提倡。高校要承擔起培育優秀大學生的責任,在大學的黃金時期,讓學生接受到高質量的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大學生去學習的精神品質,如:愛國,勤勞,勇敢等,這些優秀民族文化精神品質對當代大學生精神品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所以高校要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學生優秀的精神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二)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富強,不僅僅體現在國家的經濟實力上,也體現在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上,一個國家只有經濟和文化同時強大,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之林。所以高校要充分發揮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讓學生受到濃厚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與思政教育進行結合,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素養和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學生在受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熏陶后,能夠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從而自覺的承擔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也能夠更加自覺的遵紀守法,做到心中有國,從而來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策略

(一)加強高校教師的優秀傳統文化素養

在高校中,教師是學生的第一指引者,教師不僅僅要教書,更應該要育人,教師的職業能力,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的高低都會影響到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發展。所以,高校一定要加強教師的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從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良好融入提供優秀的師資保障。第一,高校要注重對思想政治教師的文化素養培養,不僅要讓教師深入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還要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這樣有利于教師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師也能夠更好的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思政的學習,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第二,高校教師還要不斷的去研究和學習一些優秀傳統文化哲學經典著作。如《禮記﹒大學》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者都是以“仁、義、禮、智、信為做人做事的根本。高校教師通過對經典著作的研讀,能夠更深入的把握優秀傳統文化哲學所要傳達的價值觀,從而更好地向學生詮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第三,高校教師要不斷的豐富思政教學內容,創新思政教學模式,打破固定的教學思維和模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利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真正的進入到課堂中去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最后,高校輔導員也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承擔者,相比于其他教師,高校輔導員與學生的生活接觸比較密切,能夠更好的把握學生的心理和需求,所以高校也要提高輔導員的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從而全方位的提高學校師資質量,完成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二)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高校要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能只是注重學生學習了多少政治知識,考試考了多少分,更應該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加強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自信。高校教師在思政課中可以將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與思政教育內容進行結合,教師可以利用社會中的一些有關優秀傳統文化的熱點,與學生一起去探討其中的利與弊,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去了解優秀傳統文化,還能夠讓學生學會用辯證思維去看待事物。教師還可以去搜集一些優秀傳統文化的文章,詩詞,素材等來讓學生進行賞析,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讓學生以一種輕松有趣的的方式學習優秀傳統文化。

(三)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力度

高校要想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要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力度,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高??梢詮奈覈膫鹘y節日角度出發,多開展一些與中華傳統節日有關的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意識到綜合傳統節日活動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增強,學生能夠從網絡接收到不同的信息,受網絡的影響,學生的一些觀念和喜好也發生了改變,對自己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傳統節日不感興趣或者了解的少之又少。所以,高校要對這些情況加以重視,積極地向學生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日,每一個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都是一個歷史故事,節日的背后都蘊含著深意,高校要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節日的內涵,通過開展一些有趣的傳統節日實踐活動來向學生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從而減輕外來節日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幫助學生樹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高校還可以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參觀一些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遺跡,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智慧和魅力。高校還可以開展一些與節假日有關的趣味活動,如:“家鄉的中秋節”讓學生利用視頻的方式將自己家鄉的中秋節呈現出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親身參與,親身觀察,親身感受。此外,高??梢蚤_展“國學知識競賽”活動,通過競賽讓學生有意識的去了解國學文化,從而提升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高校通過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開展實踐活動等的普及方式,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還能夠讓學生以另一種視角去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四)運用現代技術進行融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網絡工具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合也有著重要意義。所以,高校應該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是互聯網的主要用戶,高校要抓住大學生的特點,以互聯網為切入點,充分發揮互聯網的高度傳播性,便利性,互動性等作用,來為學生搭建良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平臺,吸引大學生的興趣,利用網絡讓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學習和傳承。例如,高??梢詾閷W生創建一些免費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課程,課程內容的設置可以更加豐富多彩一些,如:多向學生展示一些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為,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視頻,電影等,通過這種形式,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形象的去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和發展。高校還可以利用學生愛用的一些社交或學習軟件來與學生進行一些互動,如利用微博進行提問,創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話題討論圈,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一些優秀傳統文化好文,或者發放有關問卷等。通過互動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其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意義,高校要重視兩者的有效融合,根據學生需求來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真正感受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和長遠的發展,進而推動文化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

猜你喜歡
中華中華民族思政
“中華民族一家親”中國畫作品展
評價賦能: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必然向度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哪項世界遺產被 譽為“中華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季札掛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