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的高職院校班集體建設探索與實踐
——以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2021-11-12 13:46傅晶瑤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長江叢刊 2021年18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班集體集體

■傅晶瑤/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一、充分認識“三全育人”視域下班集體建設的地位作用與重要意義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班集體是學生共同學習,生活的群體,是“三全育人”不可殘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1)班集體是“三全育人”的前沿陣地與主戰場。班級是高職院校加強學生管理和進行教育教學以及開展各項集體活動最基層單位與群體,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把班集體建設搞好了,黨的教育方針才能貫徹落實,良好的校風校紀才能形成,教育教學和各項活動才能有序開展,人才培養目標才能實現。

(2)班集體是班級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最好資源與強大力量。班集體具有共同理想信念、奮斗目標和活動準則。著名的教育實踐活動家馬卡連柯認為,“通過組織健全、合理的教育集體來教育學生,是培養社會主義新人的主要方法”。同時指出:“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痹诟呗氃盒!叭恕边^程中,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優秀的班集體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和人才,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潛能,使每位學生的理論水平、專業技能和職業品格得到充分發展與升華,而且能有效地同化和熔化學生身上的一些缺點與不良傾向,喚起學生做人做事的自信和尊嚴。

(3)班集體是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良好品德的重要場所與課堂。學生在班集體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參加各種活動的過程中,相互包容、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逐步認識到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完成了從“我”到“我們”和從“個體”到“集體”的轉變,從愛集體進而到愛國家。在參與班集體的各項活動中,不僅逐步懂得了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與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而且自覺把自己歸屬于班集體之中,自覺參加班集體活動,自覺維護班集體形象。在與班級同學相處交往的過程中,不僅懂得了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如何尊重人、關心人和幫助人,而且懂得了如何搞好團隊合作,共同分享收獲與快樂。

二、正確分析高職院校班集體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現實中仍有部分高職院校對班集體建設不夠重視,普遍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誤區:一方面單純認為班級是高校最基層的一種對學生行政管理形式而已,滿足于把班級學生管好、不出問題即可;另一方面存在重專業教學和考試成績、輕理想信念教育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缺少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主流文化價值。班級文化是班級學生共同認可、共同追求的前進方向與目標,是班集體建設的核心要素。班級學生有沒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價值觀和堅定的信仰等,對于班集體建設至關重要。調查發現一些班級班風班貌不良,班集體凝聚力不強,學生前進動力不足,缺乏對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班集體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價值還沒有真正形成。

(2)缺少卓有成效的班集體幫扶機制。每個高職院校的班級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行為困難、學習困難、經濟困難和心理困難等弱勢群體。據調查統計,這樣的“四困生”在高職院校中約占9%左右。對這部分群體如果缺少積極有效的幫扶措施,會直接影響班集體建設的發展與進步。雖然有班級在這方面也花了一些功夫,做了一些工作,但幫扶手段單一化或形式化,而收獲甚微。這類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3)缺少能干得力的班干部隊伍。調查結果顯示,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現象,即對班集體建設一般號召多,具體措施辦法少;對班級工作要求別人干的多,自己動手做得少;對班級出現的各種矛盾與問題和稀泥當“和事佬”的多,堅持原則主持公道的少;對犯錯誤的學生批評指責多,據事論理做過細的思想引導工作少。以身作則差,模范帶頭作用不好,在班集體建設中不僅沒有發揮排頭兵作用,反而起到了負面效應。

(4)缺少豐富內涵的班集體建設活動支撐載體。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是加強班集體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必修課與重要途徑。調查中發現部分高職院校在組織學生開展活動中存在以下不足:①活動形式單一枯燥,不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②活動內容老舊,不夠與時俱進;③過度強調集中統一,未能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發展;④與教育教學結合不夠,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⑤活動過于頻繁,缺乏科學安排,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5)缺少切實可行的班集體建設的有效制度。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①班集體建設的制度不系統、不完善、不配套;②內容太空洞、太粗糙,難以貫徹執行與落實;③過時陳舊,既缺乏時代特色,也不能發揮導向引領作用;④制定制度與落實制度存在相互脫節的“兩張皮”現象,只滿足于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學生很少記在心上,落到實處。

三、切實加強“三全育人”視域下班集體建設的措施與對策

“三全育人”視域下的班集體建設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做的工作很多。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三全育人”視域下的班集體建設,切實把創建先進班集體當作落實“三全育人”和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頭等大事來抓,班集體建設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取得了明顯效果。據統計,連續多年來,學院對全院班集體建設目標年終綜合考評,合格班級均為100%,每年優良班級均高達90%以上。其中一個班級曾被教育部、團中央聯合聯合表彰為“全國先進班集體”;另外,學院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普遍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贊揚和好評,連續多年就業率都在96%以上。結合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班集體建設的探索實踐,筆者總結了以下四個方面。

(一)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教育,著力培養學生主流價值

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和堅持立德樹人是班集體建設的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學院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學生、武裝學生,力求把職業人才培養和教育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與立德樹人結合起來,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在改革開放4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大節慶紀念日為契機,組織學生觀看相關電視電影,參觀相關革命歷史博物館與相關圖書展覽,聽取光輝革命傳統報告、舉辦相關講座以及“我與祖國共閃光”、“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演講等活動,使學生深扎理想信念思想根基,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二)高度重視班集體文化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多年來,學院一直注重班集體文化建設。一是抓好班級環境建設。優美的教室環境不僅能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優美的教室環境有助于增添學習生活樂趣,激發學習熱情、激發學生愛班愛校的情感,增強班級凝聚力,激勵學生奮發進取。學院注重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倡導美化教室,組織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教室文化,可在教室懸掛張貼名人名言。班級的班徽、班訓、班歌和班級發展目標與口號等,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二是抓好制度文化建設。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國家頒布的大學生守則和本院校的學生手冊為依據,結合本班級實際,建立健全加強班集體建設的各種制度,如“早鍛煉晚自修點名制度”、“優秀學生評選表彰制度”和“教室文明公約”、“寢室文明公約”等,用科學的班級制度文化教育引導學生,規范學生舉止言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高度重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骨干模范帶頭作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班級干部(主要指班委干部和班團支部干部)是班級學生的排頭兵、帶頭人。抓好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發揮班干部的骨干帶頭作用,是加強班集體建設的重要一環。一是選準苗子。通過組織審核推薦、學生自薦與民主選舉相結合的方法,以及競聘上崗等多種形式,力求把想干事、能干事、敢負責、敢擔當,且樂于奉獻的優秀學生挑選充實到學生干部隊伍中來。二是加強培訓。舉辦學生干部專題培訓班,讓學生干部盡快明確職責,進入角色、勝任工作。通過以會代培,以老帶新,以及學生干部工作經驗交流會、座談會、研討會等,不斷提高學生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激勵機制。制訂“優秀學生干部評選標準”、“優秀學生干部考核細則”和“學生干部獎懲辦法”,以及樹立優秀學生干部典型等激勵機制。同時,結合黨校學習和黨員發展的推優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干部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干部在班集體建設中的骨干帶頭作用。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班集體集體
我為集體獻一計
人心齊,泰山移
中等職業學校班集體建設的策略研究
警犬集體過生日
溫暖的班集體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提升學生自主管理水平 構建特色班集體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