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資產投資區域差異測度及分析
——基于安徽省縣域數據

2021-11-13 08:11朱成科郭藝丹
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皖北皖南基尼系數

朱成科,郭藝丹

(合肥學院 a.經濟與管理學院;b.金融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合肥 230601)

0 引 言

安徽省在面臨嚴峻復雜的外部經濟環境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落實“六穩”工作要求,積極深化改革,開展全方位合作,經濟逐步向高質量水平發展。但是安徽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阻礙: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經濟發展結構單一等。其中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擴大是目前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受地理位置和環境的影響,安徽省內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明顯,產業結構以及基礎設施都有較大差距,三個區域整體發展水平的差距增大。

安徽省內三大區域經濟發展失衡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如三大區域所處地理位置不同導致對外部的開放程度不同,三大區域的自然資源條件有差異等,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大區域固定資產投資不平衡。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有差異,效率也存在差異?;诖?,本文對安徽省區域內固定資產投資差異進行測度,分析區域固定資產投資有差異的原因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有利于提高三大區域固定資產投資效率,加強三大區域經濟上的聯系,增加有效投資,改善經濟發展失衡狀態,縮小三大區域投資差異,加強區域合作,推動安徽省全省經濟協調持續發展,也為解決區域投資差異問題提供了思路具有實踐意義。

1 研究現狀

國內針對固定資產投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從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影響的角度。袁嫚[1]通過比較1997—2017年的GDP增長率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利用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得出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在短期和長期分別以不同的程度促進GDP的增長。畢慧麗等[2]利用誤差修正模型分析發現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具有均衡關系。過欣原[3]搜集了北京市1985—2014年GDP與FAI數據,通過ADF單位根檢驗總結出固定資產投資對北京市經濟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于志慧等[4]通過灰色預測模型有效的預測了安徽省未來4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和經濟發展的變化,認為安徽省未來經濟發展水平對固定資產投資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曾兆祥和朱玉林[5]利用省級面板數據構建回歸模型,得出固定資產對經濟發展具有正向的推動作用且固定資產對各省經濟發展影響程度有差異。劉金全和于惠春[6]通過建立自回歸模型得出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不對稱關系。另一方面,從固定資產投資的地區差異角度。奕楊[7]搜集1999—2013年中國東西部的時間序列數據,構造東西部固定資產投資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協整模型,由模型相關系數的值發現固定資產投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固定資產投資差異是導致東西部經濟差異的一個原因。劉洋[8]設置面板門檻變量為年份,建立全國及三大地區的面板門檻回歸模型,得出在東部地區固定資產對區域經濟的影響規模、結構、增速和投資效率要大于中西部地區。王榮森和吳濤[9]將中國各省城市與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發展影響進行了比較,認為東部地區城市固定資產投資效率高于農村,中西部差異不大。王璇[10]對中國各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的各項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得出結論:中國31個地區綜合投資水平非常不平衡,不同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差異不僅體現在工農業上,還體現在投資規模上??琢顜沎11]利用基尼系數法對山東省區域經濟差異進行定量分析,認為山東省東西部固定資產投資效率提高使基尼系數逐漸下降。

國外學者對固定資產投資的研究起步早,且研究主要集中于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Kwan等[12]使用外生性框架研究中國數據,認為固定資產投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Podrecca[13]研究發現經濟增長對固定資產投資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但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雙方具有不對稱性。

從國內外研究中可得出,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區經濟增長有差異,但投資是導致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不同學者利用協整分析、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誤差修正模型、因子分析、面板門檻回歸模型等對區域經濟差異的原因進行了研究。

本文在上述學者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固定資產投資區域差異。但本文并沒有像大部分學者一樣將全國東中西部或沿海內陸作為研究對象,本文立足于安徽省研究安徽省16個地級市固定資產投資差異,使研究結論更具有針對性。同時本文采用了以往學者很少采用的基尼系數法,通過比較安徽省三大區域16年的基尼系數值,分析基尼系數差異,總結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區域差異的原因并給出建議。

2 研究對象

2.1 研究區域

本文將安徽省16個地級市分為皖北皖中皖南三個區域進行研究,劃分區域的依據是安徽省地級市的地理空間分布特征,皖北包括宿州,淮北,阜陽,淮南,亳州,蚌埠等6個地級市;皖中包括合肥,六安,安慶,滁州等4個地級市;皖南包括池州,宣城,黃山,蕪湖,馬鞍山,銅陵等6個地級市。

本文在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和計算的需要時,選取安徽省地級市內各個縣2000—2016年的數據。

2.2 數據來源與指標選取

本文數據來自WIND經濟數據庫,收集并整理安徽省縣級固定資產投資數據,選取年末戶籍人口作為統計人口數,選取國民生產總值(GDP)來代表經濟發展水平,樣本區間為2007—2018年。另外,在安徽省縣級中,計算基尼系數時對于存在遺漏信息的縣域數據進行了刪減,而被刪除的對象與整體數據量相比非常小,故不會破壞數據的完備性。

2.3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岳昌君[14]中的關于基尼系數的計算方法,用公式(1)計算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

其中:G表示基尼系數;Xi為累積人數比率;Yi為累積固定資產投資比率。

3 計算結果分析

3.1 安徽省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分析

利用公式(1),得出安徽省2000—2016年的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見表1。

表1 安徽省2000—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

從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整體呈上升趨勢,充分反映了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差異狀況。2000—2016年基尼系數變化具體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2000—2003年基尼系數保持在0.2以下,此時投資差異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投資不平衡現象并不明顯;第二,2004—2010年基尼系數持續上漲,2004年為0.23,2010年達到0.35,投資不平衡現象明顯擴大。第三,2011年后基尼系數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2010年之前的基尼系數,其中2014年基尼系數最高,是比較異常的數據。2011—2013年和2015—2016年基尼系數較穩定,波動幅度小,處于0.3左右,投資不平衡現象仍然明顯。

3.2 安徽省三大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分析

利用基尼系數的計算公式,得出2000—2016年皖北、皖中和皖南三個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見表2。

表2 安徽省三大區域2000—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

從表2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從每年基尼系數的大小來看,三個地區基尼系數差異較大,說明安徽省區域內固定資產投資不平衡現象嚴重。2000—2016年皖北地區基尼系數始終高于皖南和皖中,這反映了皖北地區投資不平衡程度始終高于皖南和皖中;第二,皖北地區2000—2013年基尼系數持續上漲,2014年后基尼系數開始下降,投資不平衡程度開始減弱;第三,皖中地區基尼系數最低,2000—2016年始終維持在0.1以下,波動平穩,投資較平衡;第四,皖南地區2007年以前基尼系數持續上升,投資不平衡程度持續加大,2008年后出現波動但仍高于之前的數據,在2014年基尼系數最高達到0.24。

4 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差異分析

皖北皖中皖南固定資產投資不平衡是造成安徽省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而造成三大區域投資不平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4.1 不同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有差異

基礎產業在經濟發展中處于基礎地位,基礎產業越發達,經濟發展的運行就越有效。由表3可以看出,皖北地區在郵電業務和計算機互聯網用戶上的數量低于皖中地區高于皖南地區,皖北互聯網用戶占人口比為16.1%,皖南占比為29.1%。所以皖北地區在電訊設施上不足皖中和皖南地區。

表3 安徽省三大區域2016年公路客運量、公路貨運量、郵電業務總量、計算機互聯網用戶

皖中和皖南地區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基礎雄厚,工業化程度高,企業的技術水平高,城市化程度高,擁有較好的投資環境,投資優勢明顯。因此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吸引力大,會使外部投資量增多,而固定資產投資增加會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形成了規模效應反過來促使投資進一步增加,所以皖南皖中地區的投資效率高,基尼系數也因此較低;而皖北地區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尚未形成完善的工業化體系,產業基礎薄弱,城市化程度低,所以該區域投資規模小,且相對皖中皖南地區經濟落后發展不穩定,無法吸引外部投資,造成基尼系數高。

4.2 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有差異

根據《安徽省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皖中和皖南地區的人均GDP遠高于皖北地區,說明相比皖北地區,皖中和皖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開放程度高,更容易吸引固定資產投資。而皖北地區人均GDP低,經濟發展落后,投資效率低,投資吸引力小。另一方面,教育也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數據顯示皖中和皖南地區平均每百萬人擁有高校的數量遠高于皖北地區。這意味著皖中皖南地區與皖北地區教育水平差異大,而教育水平差異又會直接影響人力資本差異。皖北地區教育水平低,企業缺乏投資管理經驗和人才,不利于皖北地區投資發展且固定資產投資效率低,所以基尼系數高。

4.3 不同區域產業結構有差異

產業結構也叫產業體系,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在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是社會經濟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第二產業為例,從圖1可以看到,皖北地區在第二產業上始終低于皖中和皖南地區,皖北地區的基尼系數最高。第二產業不發達使得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吸引力小,造成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高。皖中和皖南地區第二產業占比大,說明皖中皖南地區技術先進,產業主要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目前,帶動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正在從農業轉為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所以皖中皖南地區經濟發展又會快于皖北地區,刺激皖中皖南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另外,第三產業中也包括旅游業,皖中和皖南地區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導致對固定資產投資的需求大,與外部聯系密切,更容易吸引外部固定資產投資,所以皖中皖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和效率也相對較高,產業結構的差異造成了基尼系數的差異。

圖1 皖北皖中皖南2013—2016年基尼系數和第二產業收入/億元

4.4 不同區域民營經濟發展有差異

民營經濟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固定資產投資水平。從圖2中可以看出,皖北地區的私營經費支出遠遠低于皖中皖南地區,而基尼系數遠遠高于皖中皖南地區。企業人數可以反映一個企業的規模,企業經費支出可以反映企業的經濟水平。所以皖北地區的私營企業在企業規模、企業盈利能力方面都落后于皖中和皖南地區,因此對投資的吸引力也小,直接制約了該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能力,導致皖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最高。相比之下,皖中、皖南地區的民營經濟更有活力和市場競爭力。而市場競爭力大會間接增加企業的投資能力和盈利能力,所以皖中皖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投資效率高。因此,民營經濟發展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資產投資基尼系數的差異。

圖2 皖北、皖中、皖南2012—2016年私營企業經費支出與基尼系數合計

5 政策建議

5.1 政府進行適當的宏觀調控,合理調控區域投資規模

投資是經濟發展的三架馬車之一,政府必須適當地進行宏觀調控。政府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調整固定資產投資區域差異:第一,加快政府部門職能轉變完善投資項目登記制度。政府可以在皖北地區建立一個完善、高效的經濟體制,適當減少投資審批程序,簡化投資過程。并且完善投資登記體系,方便掌握各地區投資情況,通過政策引導固定資產投資合理流動。撤除皖中皖南地區內發展潛力小的固定資產投資,向皖北地區轉變投資市場,提高投資潛力,加快投資效率,使資源在三個區域內實現合理配置。第二,政府要向皖北地區多投入基礎性項目和公益性項目,提高轉移支付,加大對皖北地區教育、醫療、交通等設施的支持,提高皖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加快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階段,為皖北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第三,政府要鼓勵皖北地區增加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有研究表明民間投資差異也是是固定資產投資地區差異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支持民營企業,適當提高民營企業貸款量,擴大皖北地區民間投資渠道和規模。

5.2 加強區域合作,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縮小區域投資差異,必須加強區域經濟合作,讓皖中和皖南地區帶動皖北地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均衡發展。皖中和皖南地區交通便利,市場化程度高,人們教育水平高,發展速度快,投資效率高,但勞動力成本也很高,可開發的土地面積少。相比之下,皖北地區市場化程度低,教育水平普遍較低,經濟基礎薄弱,資金累積少。企業多是以采煤為主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隨著清潔能源越來越普及,煤礦企業經濟效益低下,大量工人面臨失業勞動力閑置,缺乏建設資金。但皖北地區人口多,土地資源豐富,投資市場巨大。因此皖南與皖中地區可以與皖北地區加強多種層次和多種形式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利用比較優勢各取所需,利用潛在的市場優勢加快皖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5.3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皖北地區有豐富的煤礦資源,大部分城市以采煤和農業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企業主要為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經濟發展方式單一,投資的范圍小,采煤行業不僅污染環境而且未來發展潛力小,發展市場也堪憂??梢詮囊韵聨追矫孀龀稣{整:首先,皖北地區要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對積極轉變產業結構和主營科技水平高的產品的企業給予獎勵和優惠政策,將有限的資金有效的投入到耗能低創新型行業中。對傳統的煤礦行業進行改造,采用高科技采煤,改善環境,加快城市化進程,推動經濟發展,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率。其次,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不僅能夠提供一個優良的投資環境,而且增加了就業崗位,減少失業率。提高家庭經濟收入可以避免社會矛盾,增強皖北地區的社會穩定提高皖北地區整體經濟發展,加大對固定資產投資的需求。最后,僅僅通過增加投資等方式難以真正推動西部經濟發展,必須在人力培育方面下功夫。皖北地區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們的教育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未來產業持續升級培養人才。

5.4 增加投資來源,發展民營經濟

皖北地區與皖中和皖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差異大,皖北地區若只依靠皖中和皖南地區的幫助是無法達到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安徽省經濟協調發展的目的。皖中和皖南地區雖然經濟發展速度快,經濟發展穩定,但仍然無法持續提供大額固定資產投資,政府的投資規模也有限,單純依靠安徽省本地的投資是無法形成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無法形成規模經濟。因此需要吸引外部投資,這樣一方面能夠為皖北地區獲得所需要的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資金,擴大投資來源,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安徽省當地的企業和政府的財政壓力,刺激投資市場,推動安徽省投資市場更加開放化。通過吸引外部投資增加投資來源可以有效增加皖北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效率,推動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協調發展。

民營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對固定資產投資水平起著積極地推動作用。從皖北、皖中、皖南的發展情況看,皖北的民營經濟發展程度較弱,投資的吸引力較小。皖北地區應積極制定土地、稅收等方面優惠政策,來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

猜你喜歡
皖北皖南基尼系數
攝影·美好安徽
《皖南的秋天》《余暉》
《馬頭墻》、《皖南印象》之二
皖北“民間藝術之鄉”生態化發展機制
追夢皖南川藏線
皖北小麥病蟲害防治
《皖南印象》
基尼系數的局限性研究
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