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審美體驗,提升音樂教學效率

2021-11-14 18:06顏家佳
戲劇之家 2021年28期
關鍵詞:音樂作品創作情感

顏家佳

(貴陽學院 音樂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5)

音樂教學對推動素質教育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且音樂教學本身便存在實踐性特征,學生可通過學習音樂來提升自身創造力與表現力。對此,音樂教師需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使其體驗音樂中蘊藏的思想感情,進而受到音樂作品的熏陶,強化學生音樂審美體驗。

一、體驗音樂曲目中的情感

音樂審美體驗需要學生在聆聽音樂、賞析音樂時對音樂曲目中的情感、美感進行深入感受,從而與音樂中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效果。音樂的作用在于通過美妙的旋律讓人們感到快樂,忘掉悲傷。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學生感受音樂中的情感意蘊,積極探索音樂曲目的創作意圖、創作背景與創作情感,形成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進而增加學生音樂審美體驗。

(一)在交流中加深情感體驗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展開交流,促使學生在交流中發現音樂、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對此,音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小組交流合作方式共同探討音樂內容,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賞析音樂曲目《化蝶》時,可為學生講述該曲目的創作背景、創作情感,讓學生了解該曲目的故事,讓學生通過分組來討論這首音樂每個段落的情感。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有關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動畫故事,然后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身見解,感受《化蝶》中凄美的愛情故事。學生在相互討論后便可以深入理解該曲目的創作內涵。這促使學生加深音樂體驗,與作品產生情感共鳴,在不同的音樂節拍下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進而提升音樂教學效率。

(二)在情境教學中加深情感體驗

每一首音樂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如若能夠為學生創設相應教學情境,可有效促進學生融入課堂教學氛圍中,進一步加深學生音樂審美體驗,使其了解音樂作品的深層次創作含義。對此,音樂教師可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教學視頻,將學生帶入音樂作品的故事情境內,幫助學生感受作品、思考作品,以此增加學生的審美情趣。例如,教師在進行曲目《白毛女》教學時,想要讓學生充分了解《白毛女》的創作情感,可以為學生創設相應教學情境,開展音樂表演活動。學生通過扮演白毛女的角色來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從中感受舊社會人們的無奈與辛酸。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可以體會音樂的情感,從而深刻認識作品內在含義。同時,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音樂表達能力,通過演唱音樂作品來探尋作品的魅力,從不同角度賞析作品。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演唱《扎紅頭繩》《黃河大合唱》《北風吹》等曲目,讓學生鑒賞不同曲目的風格,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

二、加深學生藝術文化底蘊

音樂審美體驗來自人們欣賞音樂或創作音樂時內心產生的愉悅感受。我國音樂中無數優秀作品可帶給人們更多的情感體驗,如冼星海創作的作品《二月里來》便可以帶給人們愉悅的情感體驗,人們在聆聽中仿佛聞到了新鮮的空氣。音樂作品《梭羅河》也可以激發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一些僑民在聆聽這首音樂作品時會淚流滿面,回想起溫暖的家鄉。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也應鼓勵學生拓寬自身音樂視野,欣賞多元化的音樂作品,從多方面感受作品的創作內涵。學生可以從音樂作品的節奏、旋律、和聲、主題、背景等感受作品中蘊含的作者的創作情緒。這種情緒可能是憂傷的,也可能是奔放的、愉悅的。這些對加強學生音樂審美體驗都具有較好的效果。其次,教師還應使學生提升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主要包括對音樂的創造力、表現力與感受力。音樂鑒賞能力是學生在聆聽大量音樂作品后才能形成的一種審美經驗。學生在初步欣賞音樂作品時一般會通過官能欣賞方式達到愉悅身心的效果。這種藝術體驗相對較為片面,從而需要音樂教師逐漸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智思考能力,學會辨別音樂中的不同藝術形式,只有學生文化底蘊深厚,綜合素質過硬,才能在眾多音樂作品中加深情感體驗。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普及音樂作品的創作曲式、語言表現、創作個性、創作時代與創作題材等,并鼓勵學生學習一些樂器,只有學生親身參與音樂演唱、音樂創作與音樂實踐,才可以在生活中融入音樂的創造美、藝術美。例如,華彥鈞在二胡藝術方面具有頗高的藝術造詣,為我國音樂寶庫貢獻了非常優秀的作品。此外,音樂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即學生對音樂作品所表達內容的態度。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取決于審美對象,審美對象則體現出學生審美情趣與思想境界的高低。音樂教學是一門情感藝術類的學科,只有學生內心充滿著情感,才能在賞析音樂作品時激發想象力,通過拓展思維對音樂作品內容進行聯想,從而達到通過音樂作品陶冶情操的目的,從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三、音樂教育培養學生創造力

新課改提出加強培養學生創新力。音樂教師也應積極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培養學生音樂創作力,以加強學生音樂審美體驗。在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需轉變自身教育觀念,將以往音樂基礎知識教學轉化為學生自主創作形式,鼓勵學生通過音樂創新形成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例如,流行歌曲《涼涼》的旋律十分優美,很多人借鑒該作品旋律進行歌詞創作,網絡中有很多改編版本。這種改編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良好的效果,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創作能力,從而加深學生音樂審美體驗,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同時,音樂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樂感。一些學生對音樂具有較強的反應能力和敏銳感覺,如節奏感、旋律感、音準感等,這是學生對音樂的幻想與聽覺所得,主要體現在學生感受音樂、表達音樂和體驗音樂方面。在樂感表現方面,甚至部分幼兒都能找到音樂曲調,跟隨音樂節奏的變化情感起伏,受音樂曲調的吸引與其產生情感共鳴。

四、注重學生音樂表現形式

(一)采用合作演唱形式

音樂有很多表現形式,其中合作演唱形式對加深學生審美體驗具有較好效果。因此,音樂教師可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合唱,共同體驗音樂中的藝術美。例如,在綜藝節目《奔跑吧》中,嘉賓們在黃河邊共同演唱《保衛黃河》。通過這種活動可以幫助嘉賓快速融入音樂場景,在合作演唱下發揮歌曲本身的氣勢,從而體現出該作品的內在情感。教師可借鑒這種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結合歌曲特點充分發揮合作演唱效果,以培養學生音樂素養,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

(二)結合多種學科開展教學

音樂教學在結合其他學科后可以形成不同表現形式,所體現的藝術魅力也會截然不同。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其他學科開展音樂教學,如體育教學結合音樂教學、美術教學結合音樂教學、舞蹈教學結合音樂教學等,進一步提升音樂的表現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賞析《紅旗頌》過程中,可要求學生針對這首音樂作品編排舞蹈。學生根據對歌曲內涵的理解進行舞蹈設計,既能加深音樂表現形式,還能促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音樂教師還應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音樂中的美感,讓學生在不同場景下受到音樂的熏陶,從而培養學生音樂素養,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加深學生音樂審美體驗

想要提升學生音樂文化素養,加強學生音樂審美體驗,首先需要學生具有較為深厚的知識儲備,才能深入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民俗特點、藝術風格、情感意蘊。同時,音樂作品的節奏韻律與合奏特點都需要教師進行全面講解,才能加強學生音樂審美,發揮音樂的熏陶作用。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鑒賞教學可以帶給學生完善的審美實踐效果,促使學生通過感受音樂了解作品的創作風格、創作題材、創作結構等內容,從而對音樂作品更加投入。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賞析著名音樂作品《百鳥朝鳳》時,需要讓學生聆聽音樂,從中感受樂器嗩吶所表現出的大自然的聲音,促使學生在腦海中想象自己身處大自然中,身邊的小鳥在歌唱。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內心情感便會與音樂作品融合,可以有效加強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從中感受音樂作品的創作情緒、創作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上課前為其播放一些有助于舒緩壓力的音樂作品,加強課堂教學氛圍,并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音樂背景,墻壁四周也可以掛一些著名音樂作品圖集,通過裝飾課堂教學場景來營造音樂教學的藝術氛圍,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的感受在音樂作品的熏陶下加深審美體驗。

綜上所述,想要通過音樂教學加深學生審美體驗,首先需要教師積極轉變自身教學觀念,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其創設音樂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與音樂作品深度融合,從不同角度感受音樂的藝術美,在音樂藝術的熏陶下全面提升自身音樂文化素養。

猜你喜歡
音樂作品創作情感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一墻之隔》創作談
雷曉偉音樂作品選登
創作隨筆
辨其體、感其韻、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樂作品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