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新時代青年學生“四史”教育的意義及路徑探索

2021-11-18 06:42貢連勇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學習教育青年學生四史

摘要:高校加強“四史”教育,是不忘立德樹人初心,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不同場合多次深刻闡述青年學生學習“四史”的重要性與方法論,為新時代高校加強“四史”教育指明了路徑方向。因此,加強新時代青年學生“四史”教育,引導大學生在“四史”學習中明悉歷史進程、感悟歷史成就、把握歷史大勢,是擦亮馬克思主義基本底色的重要方法,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四史”學習教育; 青年學生;路徑

認識歷史,牢記歷史,才能面向未來,把握現在。加強青年學生“四史”學習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八氖贰睂W習教育對新時代青年學生的培育全局中,始終占據著核心地位,是新時代加強和創新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著力點,關系到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培養初心使命型青年人才等重大使命。因此,建立科學高效的組織機制,堅持以史育人,打造“四史”育人新模式,創新環境媒介,充分激發歷史資源活力等路徑,以實現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科學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激發愛國奮斗熱情,在實踐成才中砥礪品格的育人目標。

一、新時代加強青年學生“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學生“四史”教育的根本在于把握正確的導向,繼而糾正四史教育中的價值觀偏差。學生通過“四史”的學習,能夠深入了解黨和國家及人民奮斗努力的方向與目標,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觀念、方式方法正確認識世界各國所選擇的道路,有助于學生明確堅持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正確性、必然性、合理性。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思想決定態度,思想決定行動”,當代大學生處于中

外文化融合、信息傳輸密度及速度雙高的社會環境中,利己主義思想、享樂主義思想、社會主義無用論、歷史虛無主義思想等都在侵蝕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搖其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甚至驅使其做出過激行為。在此背景下,加強“四史”教育實際上是為學生提供了分析社會現象與問題的正確方法與思路,使學生能夠認識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性、以辯證思維挖掘社會現象的本質,繼而幫助學生抵御錯誤思潮、堅定理想信念,繼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

現代教育的根本任務為“立德樹人”,立德為先,樹人在后,這與學生成長與成才的規律相契合。學生處于社會的大環境中,唯有具備高尚道德品質、堅定理想信念、強烈的法律意識才能具備做“人”的基本素養,而專業的知識技術、綜合能力等是“人”的附加價值,是其擔任使命、履行社會責任的必要條件?!八氖贰苯逃鳛橛伺c育才相結合的教育,兼具了道德培養與技能培養的雙重功能,通過將個人理想與“中國夢”結合為有機的整體,使學生自覺提高道德素養、專業能力,繼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人生觀、道德觀。同時,“四史”教育的激勵、啟發、熏陶、警示作用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以法律為約束、以社會公序良俗為準繩、以歷史為參照進行行為決策,繼而為學生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二、新時代加強青年學生“四史”教育的路徑

(一)強化頂層設計,為青年學生“四史”教育提供組織架構、制度保障

第一,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展開工作。高校應優化青年“四史”學習教育的頂層設計,著力讓“四史”學習教育更好地促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第二,嚴格落實黨委領導負責制,形成以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主要參與單位,宣傳部、教務處等部門及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共同合作的培養體制,及時利用當地歷史資源、地緣優勢,挖掘學校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切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度。第三,要建設好青年“四史”學習教育研究和教學的配套師資隊伍,大力扶持一批研史項目、資金及優秀人才供給,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載體,保證軟硬件資源的有效配合,為青年學習“四史”提供充足的物質資源和教學資源。

(二)堅持以史育人,打造“四史”育人新模式

課程育人是推進高?!八氖贰睂W習教育的首要舉措,能夠切實增強高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力和影響力,以歷史情懷感染學生為重要切入,構建課程育人新模式。第一,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創新意識,將新時代條件下“四史”學習教育新要求融入到傳統歷史教育中,真正讓思政課為學生學習“四史”發揮引領導向作用。第二,各類專業課教師要主動承擔“四史”教學自覺,挖掘本專業課程里的“四史”教育元素,著重從多維角度凸顯其政治導向性,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興趣。第三,以課程育人為切入帶動整個育人體系的“四史”學習教育成效提升,讓其它各組成部分在看齊課程育人中實現全方位育人。

(三)創新環境媒介,充分激發歷史資源活力

“四史”學習教育要爭取青年群體,必須要主動融合并創新利用環境媒介,著眼青年學生時尚化、新穎化、個性化的需求特點,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第一,要重視主流媒體的喉舌作用,用電視臺、報紙、視頻網站、政府網址等對黨中央和各地方關于“四史”學習教育的最新指示及時傳達給廣大青年學生。第二,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短視頻、客戶端等與青年學生密切關聯的新媒體獨特優勢,賦予“四史”更具魅力的表現形式,讓烈士紀念館、名人故居陳列館等主題教育基地走進人心,切實提升“四史”學習教育實效。第三,引導青年學生在重溫紅色經典中內化對“四史”的深刻認識,實現德育價值的同時也激發“四史”的生命力和存在感。

(四)建設學習歷史、弘揚歷史優秀文化的高校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實施青年學生“四史”隱性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文化的熏陶及環境的浸染,青年學生會形成銘記歷史、以史鑒今的良好習慣。高校需要加強學習歷史、弘揚歷史優秀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例如。結合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重要事件節點開展紅色知識競賽、重走長征路等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四史”教育形式;另一方面可營造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提高青年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勉勵廣大黨員: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 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N].人民日報,2020-07-01

[2]沙冰.從“四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前行力量[J].質量與市場,2020(16)

[3]宋儉,廖玉潔.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20(7)

[4]靳諾.圍繞立德樹人加強“四史”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

作者簡介:貢連勇(1982年4月—),男,漢族,河北衡水,衡水學院統戰科科長,高級政工師,碩士,署名單位(衡水學院,河北衡水,053000),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學生社團建設

猜你喜歡
學習教育青年學生四史
廣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時代學生
讓“四史”教育在中小學落地生根
開展“四史”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
開展“四史”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
論社會實踐對農業類院校青年學生的素質提升的作用
長征精神對于構建當代青年學生精神家園的啟示
以“四進四信”教育引領校園文化研究
提高博物館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論五四時期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探索歷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