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實基礎 強化督查 加快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提檔

2021-11-18 17:35劉慶華王丹丹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經管市縣集體經濟

劉慶華 王丹丹

長期以來,村級財務一直是農村黨員群眾關注的焦點,也是農村上訪信訪頻發的重點區域,而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作為發現問題、解答農村黨員群眾疑惑、保障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有效利器,近年來為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目前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完善措施,加快提檔工作。

一、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的問題

一是機構設置不合理,審計力量薄弱。農村集體經濟審計部門一般是依托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部門成立的,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合署辦公。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部門是負責指導管理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在普遍推行農村財務會計委托代理制的現階段包括對農村財務服務中心的管理、指導,還兼任著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從直接指導管理到審計鑒定,有“既是運動員,有當裁判員”之嫌。再者,市縣、鎮經管部門專業性較強,市縣、鎮兩級經管干部隊伍普遍存在人員少、年齡大、專業化程度低等問題,一些業務骨干調動頻繁,有的還兼職其他工作,即使充實了新人也很難在短期內進入角色、發揮作用。

二是鎮政府重視程度不足,審計處理不及時、不嚴厲。審計結束后,農村集體經營管理部門對審計事項應作出評價,出具意見書,并對有關問題作出客觀公正的處理決定、意見和建議,但是到了具體實施階段,有的鎮在征地拆遷、項目推進、稅收協調等難點工作上需獲得有關村的支持,或者礙于情面,敷衍了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多問題不了了之,使整個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無實質性可言,給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涂了一層陰影。同時存在著有些非黨員村干部,雖在審計中發現了他們有違紀現象,但又夠不上刑事處分,行政上也無法處理他們,而這些違紀行為往往是群眾反映最強烈的。這無疑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的薄弱環節,導致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走過場等不良現象,損害了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在群眾中的形象。

三是反映問題正義感不多,泄私憤不少。近幾年群眾上訪、要求審計的問題大部分不是近期發現;即使發現,如果與當事人沒有結怨,也往往會忍氣吞聲不欲反映。一旦結怨,不管是多長時間,也不管是真是假統統反映,在農村實行“直選”的時期尤為突出。而反映的問題往往是“我們村領導有問題,我們村財務帳目不清”,加上農村集體經濟審計部門不收任何費用,上訪人沒有經濟負擔,為了“還干部一個清白,給農村群眾一個明白”,審計部門只好把有限的審計力量耗費在長年的財務收支審計上,浪費了社會審計資源,加大了社會審計成本,影響了審計工作效率。

四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處理缺乏必要的法律權威。目前農村審計雖在審計中發現了他們有違紀、違法現象,而相關政策法規對違法收支的定性處理都過于籠統,基層單位處理問題沒有可靠的法律依據,出現了“查出問題主動,處理問題被動”的局面。

二、對策建議

加強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事關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效,事關農業農村發展大局,意義重大。建議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市縣成立聯合審計組。由市縣領導掛帥、組織部牽頭、審計、農業、財政、民政部門配合、中介部門、鎮辦財經中心參加的聯合審計組,統一調配審計力量、統一協調審計事項,并根據換屆選舉工作的緊緩要求,抓住審計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大框框問題,擬定解決問題的統一措施,將農村經濟審計工作推向新的統一化、標準化的軌道。

二是增強力量配備?,F有體制下,市縣、鎮經管干部配備嚴重不足,且受人事管理體制影響,市縣農村經營管理部門不能對鎮經管干部進行有效管理,極大影響了工作開展成效。建議為市縣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增配編制,做到每個鎮至少有一名市縣經管干部抓監督指導,從嚴治理鎮村在審批把關不嚴、坐收坐支、白條抵庫、虛假公開、隨意處置資產資源和調換人員等方面存在的亂象。

三是強化工作考核。就當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而言,缺少的不是制度,而是落實制度的決心和力度。特別在人權、事權不統一、短期內不能進行理順的情況下,要提升鎮村抓制度落實的主動性,必須對現有考核工作形式、方法進行調整。建議今后由市縣農村經營管理部門來制定考核辦法,適度提高賦分比重,以市縣經管干部為主檢查考核,并將結果納入基層組織建設考核中,增強考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四是轉變審計思路。鑒于當前審計制度不經常、審計報告疑問多,審計結果運用不明顯等問題,建議推行動態審計工作機制。一是參照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方式,對農村干部實行任期、任終相結合的審計形式,對村干部實行動態監管;二是從地級市范圍內篩選部分有資質、信譽好的社會中介機構,分期分批對市縣農村進行逐一審計,力爭三年內覆蓋所有村,所需資金由市縣、鎮兩級政府統籌解決;三是由各鎮區分經濟體量大、矛盾隱患多、信訪問題突出等不同類型,每年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上報部分重點村,市縣農村經營管理部門統籌安排審計力量進行重點審計,配合做好整頓整改工作。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將及時督促工作整改,情節較重的,要移交執紀執法部門嚴肅查處。

五是實行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收費制度,實行“誰舉報,誰交費,舉報屬實有獎”制度。推行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初期,實行收費的有償審計制度,上世紀末期為減輕農民、農村經濟負擔一律取消農村審計收費,從整體上說有著積極的意義,但給了個別滋事者、無理上訪者一個寬松的經濟機會。建議今后除例行的定期審計離任審計等不收費外,實行“誰舉報要求審計誰預先繳費、舉報不屬實的不退費、舉報屬實的給予獎勵”的制度,既鼓勵正義地反映問題,又遏止泄私憤行為。

六是強化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的執行力度,建立“審計督察制度”?!皩徲嫸讲橹贫取本褪菍徲嬋藛T、審計結果、審計報告特別是對違法違紀問題的處理、糾正、落實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使農村審計執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審計督查”一般要設立專門機構,配備專門人員,其職能主要是檢查被審村對審計決定意見的執行情況,如被審村在規定期限內末執行審計決定的,該機構應當負責向主管農村審計的部門報告或提請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依法作出處理,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并向司法機關了解對審計移送問題的處理結果;年末負責向主管農村審計的部門報告審計決定的執行情況。并對拒不按時糾正錯誤,拒不執行農村審計處理決定的以及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的違法亂紀行為給予重懲,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起到較好的震懾作用,極大地顯示出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的權威,才能整治農村經濟秩序,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七是是從政策法規方面尋找審計處理依據。建議有立法權的機構盡快制定內容詳盡的審計取證、報告、檔案管理、定性處理、獎懲等具體辦法,進一步解決農村經濟審計的定性問題。市縣有關部門盡快出臺農村集體經濟運行過程中諸如逃避托管、坐收坐支等頻發問題的處理、處罰意見,以高壓態勢,遏止農村集體經濟運行中不合規、不合法現象的發生。

猜你喜歡
經管市縣集體經濟
經管類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現狀及其實現路徑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農村集體經濟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多個省的市縣機構改革開始實施
5月檳榔市場監測分析
發展集體經濟更需完善鄉村治理
壯大村集體經濟促脫貧攻堅
一圖讀懂貴州市縣鄉三級人大換屆選舉
現代學徒制在經管專業的實踐應用與探索
為業余棋手診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