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性分析

2021-11-18 14:58梅雪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普及性攝影藝術群眾文化

摘要: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大家更加注重對精神領域的追求,因此,與藝術相關的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前幾年,攝影藝術還只存在于專業人士的研究范圍,而在近幾年,就有太多的人都開始嘗試用攝影活動來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滿足自身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由此可見,攝影藝術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占據重要的地位,而這種技術也越來越達到能夠普及的標準,因此,本文根據人民群眾的特點,探討將攝影藝術普及到群眾文化中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攝影藝術;群眾文化;普及性

引言:

群眾文化是提高人民群眾凝聚力的主要力量,群眾文化工作者可以利用宣傳、培訓、組織活動等方式加強人民的團結意識,也可以通過這些方式培養大家的興趣愛好,激發出更多的潛能,從而有效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質量。攝影藝術是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最受人民歡迎的一項文化藝術,并且,攝影藝術還能提升人民群眾的審美,提高他們的藝術涵養,完善個人的綜合素養,因此,群眾文化工作者需要大力的普及攝影藝術,從而更好的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快速發展。

一、重視攝影知識與技能培訓

為了更好的在人民群眾中普及攝影藝術,就需要提升他們對攝影藝術的好奇心,并且,使他們對攝影技術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從而促進攝影知識培訓活動的開展。群眾文化工作者需要聘請專業的攝影人員對人民群眾進行一個系統化的指導,讓他們通過學習和練習提高自身的攝影技術水平,使其得到更大的成就感,提高審美的能力,從而更加熱愛攝影藝術[1]。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專業的攝影人員要掌握一定的教學基礎,能夠合理的簡化攝影知識的難度,運用科學的方式激發人民群眾對攝影的熱情,吸引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參與到這項活動中,從而形成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攝影文化群體。

在攝影知識與技能培訓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人民群眾的個性特征和學習能力,不能采用傳統的重視理論的培訓方式,應該采用現代攝影教學理念,重視對技能的培訓,讓人們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就可以拍攝出簡單的攝影作品,滿足人們群眾的最基本需求。但是,也不能忽視基礎理論的講授,至少要讓人們了解基本的攝影原理,掌握初步的圖像處理技術,使攝影作品更具有可觀性,從而提高人們的攝影熱情。

二、現代化技術融入攝影教學

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也讓攝影藝術變得更加簡單,也更利于普及,人們用手機就可以拍攝出滿足自身需求的攝影作品。因此,攝影教學人員可以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培訓活動中,完善手機攝影教學法,使這種藝術得到推廣和普及[2]。在傳統的攝影教學中,圖像的后期處理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而且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攝影技巧,還要懂得光線原理、焦點原理,擁有藝術審美,可以對圖片進行適當的修改,通過增加或減少一些元素,改變照片的意境。因此,為了將攝影藝術更好的普及到人民群眾中,就需要在培訓中加入簡單的圖像處理知識講解,讓大家利用目前網絡上更簡便的圖像處理軟件對照片進行修改和完善,提高圖像處理的能力。

比如,利用修圖軟件增加照片的亮度,加深明暗的對比度,還可以根據需求增強或降低曝光度,如果想要改變照片的氛圍感,還可以改變圖片的色溫和色調,想要冷艷的感覺就可以采用偏藍色的色溫和偏紫的色調,如果想要溫暖的感覺,就可以使用紅、黃、綠這種暖一點的顏色進行調節?,F代科技設備的輔助,可以更好的幫助人們對照片進行修改和完善,提高照片的質量,使其更具有觀賞性,從而實現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與推廣。

三、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者素養

攝影藝術的普及不僅需要專業的攝影師進行培訓教學,更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引導和鼓勵[3]。一名優秀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需要具備愛崗敬業、樂于助人的品德,能夠不忘初心,在日常的工作中積極配合攝影師開展培訓教學活動,耐心解答人們群眾提出的問題,將普及攝影藝術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認證聆聽群眾的需求,并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實現,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人民群眾的學習熱情,更有效的普及攝影藝術。同時,群眾文化工作者還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雖然不是必須要達到較高的攝影技術水平,但也不能對攝影技術一竅不通,至少要達到能夠幫助群眾解答一些簡單攝影問題的標準,還可以從攝影的角度出發開展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增強攝影藝術的趣味性,降低普及的難度。

群眾文化工作者還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因為他們所要面對的人群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和青少年。老年人學習高科技產品有一定的難度,他們本身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就在逐步減退,而對于帶有英文和特殊符號的這類知識更是難以快速掌握,所以文化工作者需要幫助他們反復的練習和辨認,用更多的時間來學習這項技術。青少年雖然對知識的接收能力較快,但是由于他們的閱歷有限,所以比較難以在攝影作品中體現更多的情感,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增強他們對生活的感悟,從而提高攝影作品的感染力。

四、加強景觀資源的有效利用

在群眾文化里普及攝影藝術,需要有效的利用身邊的景觀資源,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還能更好的增強群眾的審美能力,實現高效的攝影藝術實踐活動[4]。景觀資源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是指那些保有原來自然面貌的天然景觀,比如大漠、荒原、沼澤、雨林、山川、河流等等,他們也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這也導致很多奇特的景觀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才能看到。而人文景觀是指自然與人類共同創造的一種富有文化內涵的獨特景觀,如亭臺樓閣、民族服飾、古典園林、音樂文化等,這種景觀不受時間的限制,攝影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進行攝影練習。景觀資源不僅可以為攝影者提供諸多的練習元素,還能有效的提高他們的構圖能力和審美能力,將現實中的景物與攝影技巧有效的結合,可以創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從而更有效的激發攝影者的興趣。

群眾文化工作者可以舉辦季節性的攝影比賽活動,激發出攝影愛好者在不同時期的攝影動力,比如“春季生命藝術展”、“夏荷展”、“秋季星空展”、“銀裝素裹展”等等,利用自然資源多變的特征提高比賽結果的不確定性,就如同開盲盒一樣,讓比賽更具有隨機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

結束語:

綜上所述,攝影藝術的普及,對提高人民群眾整體的藝術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攝影藝術還能讓人們更加關注日常的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好,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攝影藝術的普及也能促進社會構建和諧的群眾文化,利用攝影活動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深厚的友誼,這也對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易.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J].大觀(論壇),2020(09):87-88.

[2]陳宗誠.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與普及策略[J].大觀(論壇),2020(08):94-95.

[3]陶穎.攝影在現代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地位和應用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7):387+389.

[4]張岳林.如何在群眾文化中進行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J].傳播力研究,2018,2(30):22.

作者簡介:

梅雪;1989.05;女;漢;籍貫:四川省內江市;學歷:大學本科;初級職稱;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猜你喜歡
普及性攝影藝術群眾文化
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入選名單
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福建入選作品
論攝影藝術
淺談文化館如何應對普及性的文化藝術輔導培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探析
淺談在文化大繁榮的推動下群眾文化輔導的重要性和普及性
關于非藝術類院校音樂通識課程改革的建設構想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