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的路徑研究

2021-11-18 14:58黃藝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紅色基因共青團傳承

摘要:傳承紅色基因是新的時代命題,也是高校共青團職責使命所在。本文立足中國革命紅船啟航地十所高校的實證研究,分析紅色基因與高校共青團的內在關聯性,觀察力高校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的現狀,從而提出高校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應從系統性構建、實踐性融合、現代性演繹三個方面優化路徑。

關鍵詞:高校 共青團 紅色基因 傳承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實踐凝練的關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的精神密碼。2013 年2 月,習近平在原蘭州軍區視察時,首次提出“紅色基因”,強調要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1。2014年12月,習近平到南京軍區視察工作時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2。此后,傳承紅色基因逐漸從軍隊建設擴展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紅色基因與高校共青團的價值關聯

(一)紅色基因的基本內涵

基因是指生物體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是決定生命健康的內在因素?;蚓哂蟹€定性和變異性。3借用生物學概念,我們可以把紅色基因理解為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下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的全部精神密碼,是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優良傳統、科學思想和先進本質的高度凝練。紅色基因孕育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伴隨著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探索不斷生成、發展,最終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的問題。

(二)紅色基因與高校共青團的內在關聯性

1.為高校共青團工作提供了價值判斷標準?!凹t色基因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先進思想因子的總和,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革命道德、思想路線以及先進本質的集中體現”4。其中,堅定的理想信念、忠誠于黨、一切為了人民,是紅色基因最顯著的特性。它賦予紅色基因以靈魂,指明了根本政治方向,成為一切事業的根本法則。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這種天然關系決定了政治性是共青團子根本的屬性,政治引領是共青團最重要的本質職能。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富有家國情懷、忠誠為黨為民、樂于擔當奉獻、善于創新創造的時代新人,是共青團工作的目標,而這與紅色基因的價值旨歸不謀而合。

2.為高校共青團育人提供了豐富的內容支持。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實踐探索的優秀精神結晶。它凝結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也附著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為事業犧牲、奉獻的英雄和先進中。將其融入高校共青團工作,一方面可以豐富共青團政治引領和實踐育人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能使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生動,使教育對象更能產生共情,不斷增強教育對象學習興趣,提升育人實效。

3.拓展了高校共青團工作視野。當前我國處于深刻的社會變革時期,網絡信息的極大發展使青年學生面臨前所未有的思想多元、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沖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變幻,歷史虛無主義不斷解構主流意識形態,對高校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對挑戰,高校共青團不能局限于理論與教條,而要有歷史和世界的眼光,將紅色基因生成的歷史邏輯背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所經歷的重重困難以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史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從歷史與未來、中國與世界關系、虛擬與現實中不斷拓展工作視野和教育視野。

二、高校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的現狀

1.對紅色基因價值認同,但調動學生主動性不佳。中國共產黨在百年革命建設實踐中篳路藍縷,在百年風雨中滌蕩出優秀紅色基因。包含了豐富的馬克思主義觀、國家觀、社會觀、民族觀和個體道德觀,與共青團政治引領、道德培養、價值觀建設在本質上具有同一性,并相互交融。在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紅色經典、主動參與紅色基因傳播中,高校共青團任重道遠。大多數學生表示都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傳承紅色基因的相關活動,普遍認同傳承紅色基因能培養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但出于組織意圖和從眾心理,自愿參加比例少于非自愿參加比例。觀察不同年級學生情況,學生主動性隨著年級增長式微,“愿意主動參與”的越來越少,動機嚴重不足。

2.傳承紅色基因的載體豐富,但實效性欠佳。一方面,高校共青團一般以理論講座、政治學習為主要教育傳播形式,其他如視頻、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媒體宣傳方式,紅色電影、征文、合唱、理論宣講團和理論型社團等第二課堂活動也是高頻形式,傳承紅色基因的方式載體是豐富的。另一方面,載體豐富不直接等同于效果突出。隨著個性化、多樣性的群體特點變化,學生對灌輸式教育的接受程度低,理論課堂、宣講講座等傳統形式難以真正打動學生。而生動的形式需要理論深度的支持,作為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的組織者、培養者,團干部在指導相關活動時,往往缺乏理論解讀的能力,導致紅色基因蘊含的內在旨歸不能很好地在團的政治引領中得到詮釋。

3.占領新媒體網絡陣地主動意識較強,但話語權不足。當代大學生是在網絡社會崛起和信息時代降臨中成長的一代。大學生與互聯網的聯結日益緊密,無處抽離,被稱為“網絡原住民”。贏得青年首先要找到青年,高校共青團紛紛主動進入互聯網、二次元場域,QQ空間、微信、抖音已成共青團“官媒標配”。然而,紅色基因在新媒體平臺上話語權依舊較為薄弱,一方面喧嘩的網絡聲音、多元的價值文化使紅色文化難以沖出輿論場,傳播受阻;另一方面,內容與形式創新不足、表達失語、推陳出新有限,使紅色基因在新時代活力欠奉,成為高校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面臨的最大挑戰。

三、高校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的路徑探索

1.系統性構建:完善高校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的體系建設。對青年學生的政治思想引領要貫穿團的全部工作,傳承紅色基因也應貫穿始終。要在共青團思想引領、組織建設、服務中心、服務青年成長的各項工作中體現助手與后備軍作用,把傳承紅色基因與共青團育人目標相結合,融入政治引領與成長服務全過程,體現為科學評價指標。加強團干部理論培養,解決團干部在教育引領中話語對不上、理論講不深、思想影響不了的問題。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建設“團干部+學生+理論課教師+校外導師”隊伍。充分發揮學生的榜樣作用,在朋輩中積極帶頭;充分發揮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和專業能力,將紅色經典文學,紅色歷史事件、紅色革命精神與新時代主流意識形態緊密結合,把知識學習提升為心底認同;充分發揮校外導師“政治、威望、經驗、時空”四大優勢,把抽象的紅色理論轉化為鮮活的案例,增強紅色基因傳承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2.實踐性融合:重構高校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的教育環境?!秷F章》規定:共青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青年實踐活動的范圍和領域越寬廣,理性認知就越深入。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不能就精神講精神、就理論講理論、從本本到本本,而應該充分發揮實踐性特點,在實踐語境中表達傳播。要在文化中浸潤,共青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有意識地注入紅色基因,營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加倍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在實踐中融合,要將紅色作為第二課堂的“底色”,將紅色基因充分融合在團的各項工作中,推進紅色教育+實踐服務、紅色教育+學生組織指導、紅色教育+青馬工程、紅色教育+校園文化、紅色教育+思想引領等。善于利用關鍵時間節點,充分發揮實踐作用,加深學生對傳承紅色基因的理解,通過深度交流、深入體驗、深刻認識,在學生們心中留下“紅色”印象,使紅色基因入腦、入心、入行。

3.現代性演繹:創新高校共青團傳承紅色基因的方式方法。紅色基因具有繼承性、超越性、創新性等特點,這就要求共青團創新思維與方法,結合新時代內涵,理解新青年特征,明確新教育意蘊,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推陳出新。一是要有現代性語言,充分掌握“互聯網一代”的群體特點,用網絡新青年的創作語言引領新的紅色文化浪潮。此外,影視、戲劇等也是現代性語言形式。以嘉興學院《初心》話劇為例,通過對原創話劇的創、編、演,參與學生受到了巨大的情感共鳴和深刻教育,所有演職人員全部遞交了入黨申請,形成了巨大的育人價值。二是要有現代性傳播形式,摒棄“灌輸式”手段,創新傳播方式,充分利用好微信、抖音、B站、QQ空間等新媒體手段,根據大學生對紅色基因的興趣點設置議題,進一步增強吸引力,通過鮮活多樣的形式方法促使青年學生充分理解紅色基因的歷史底蘊和深刻內涵,把“爭做時代新人”作為成長追求。

作者簡介:

黃藝,1989年1月,女,漢族,浙江浦江,碩研,嘉興學院,研究方向:高校德育。學校郵編314001

項目基金:?2021年度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項目編號:ZQ202160

注釋:

班永吉:紅色基因流淌在兵團人的血脈里[EB/OL].(2016-12-12)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212/c40531-28943238.html

2 習近平.貫徹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扎實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N].人民日報,2014-12-06

3 [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盧允中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年

4 張海峰,等.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9:147.

猜你喜歡
紅色基因共青團傳承
最勇敢的決定最美麗的少年
“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名單(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團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名單
論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學生成為紅色基因傳承者中的作用
紅色基因融入精準扶貧工作的價值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激活紅色基因在意識形態安全建設中的生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