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語文低年段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2021-11-18 07:09譚敏儀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策略

譚敏儀

摘要: 農村小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家長無法幫助孩子學習。只有把握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夯實語文基礎,才能促進語文素養的有效落地。而農村小學語文低年段閱讀教學是語文素養落地生根的基礎,只有通過創設合理的閱讀情境,促進學生理解,滲透思維導圖意識,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使閱讀教學事半功倍,借助網絡開展趣味閱讀教學嘗試,依托課外閱讀豐富閱讀教學形式等策略提高低年段閱讀教學質量,才能有效落實語文素養,為農村學生的語言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低年段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208

引言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等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增加教學投入,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情況,完善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創設閱讀情境,促進學生理解

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首先要結合文章內容,創設合理的閱讀情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首先,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創設閱讀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文章內容更加直觀地展示到學生面前,促進學生理解;其次,教師要做到在情境中傳達情感,讓學生在情境模擬中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共鳴,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 滲透思維導圖意識,掌握閱讀方法,使閱讀教學事半功倍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思維導圖越來越受到教師的歡迎。尤其是小學語文課,學生通過運用思維導圖,能快速把所有知識點都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表達出來,有助于認識和了解課文的內容,突出課文的重點,這種訓練工具既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歸納和概括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課文的內容,加深記憶,又可以提高其形象化的思維技巧,致使閱讀教學有效、高效。而在小學低年段的語文教學中,學生比較小,形象化的思維、概念化的思維還在逐步形成中,這就要求教師通過課堂上的潛移默化,逐步引導和幫助小學生掌握這項知識和閱讀技巧,掌握一套科學的閱讀技巧和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運用網絡開展趣味閱讀教學嘗試

如今,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學科、各科室的教學活動中,主要是因為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化,并且緊緊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完全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語文教師應該考慮到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課本上大篇幅的文字轉化為有趣的圖片或視頻,如此一來學生便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閱讀學習。這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能使學生體會到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更加主動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需要語文教師注意的一點是,開展多媒體教學的目標是輔助閱讀教學,如果一味追求多媒體教學帶來的快樂和熱鬧,那將失去開展多媒體教學的意義。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時,文章利用生動形象的方式,為學生講解了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這篇文章具有較強的吸引性和趣味性,因此有利于教師開展低年級閱讀教學知識,但是教師應該意識到這篇文章整體都在使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小學生理解起來較有難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語文教師應該應用多媒體技術不斷降低閱讀難度,使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比如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語文教師應該為學生展示出關于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種植物的圖片,使學生對文章主體進行簡單的了解和認知。當學生完成自主閱讀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關于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動態視頻,引導學生分析每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具體方式,并且通過對比學習的方法進行有效的閱讀。

四、借助課外閱讀豐富閱讀教學形式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現課堂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機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豐富閱讀教學內容,才能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多元地進行閱讀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課本文章,隨后在利用課外時間對課文文章進行一定的延伸和拓展,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更多與課文文章相關的作品,實現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的緊密結合。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更加高效地理解課文文章,同時也能不斷提高自身閱讀能力,拓寬自身視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開展閱讀學習,同時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水平。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 3.10《端午粽》一課時,教師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端午這個傳統節日,并且學習關于屈原的故事。通過閱讀文章和思考文章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代入感,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家里過端午節時的情景,并且通過不斷地了解中華傳統節日,激發自身民族自豪感。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著重分析文章中的重點語句。比如: 粽子是用青青的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等。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指導,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教學對端午節和端午粽子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和認知。然而這并不代表閱讀教學大功告成,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更為廣泛的閱讀,可以以端午節和端午粽子為切入點,要求學生閱讀更多有價值的文章,或者收集更多與端午節和端午粽子有關的資料。最終教師應該利用課堂時間檢驗學生課外閱讀成果,比如要求學生互相分享自己認為其他文章中較為優秀的段落和語句,或者要求學生向其他同學推薦自己閱讀的作品名字。這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快速檢驗學生課外閱讀效果,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收獲更多有價值的知識。

結束語

小學語文素養的有效落地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過程必須依靠教師良好的素養意識,并且在課堂教學中繼續堅持和努力。作為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還要不斷樹立素養意識,認真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努力探索出適合農村小學生自身發展的閱讀教學方法和策略,為農村小學生終身成長奠定扎實的閱讀基礎。

參考文獻

[1]施堯麗.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1(09):82.

[2]趙世普.小學低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35):49.

[3]張德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基礎教育論壇,2021(25):45+47.

猜你喜歡
農村小學語文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淺析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農村小學語文聽說訓練現狀分析與思考
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析
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有效性探究
淺析農村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農村小學語文 “話題式” 教學的建構與反思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