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科普小品文的讀寫結合策略初探

2021-11-18 08:05謝芳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小品文說明文自然段

謝芳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359

在小學階段,說明文大多數以科普小品文的形式出現,與生活、發展關系密切,承載著普及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對這一類文體如何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呢?下面就以《海底世界》這篇課文為例談點自己的淺見?!逗5资澜纭肥遣烤幈窘滩娜昙壪聝缘谄邌卧械?3課,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課文通過通俗形象的語言,向人們介紹了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

一、說明文(科普小品文)怎么讀

(一)落實語文要素

“語文要素”是貫穿新教材的主線、明線。用好“語文要素”這把鑰匙,就能精準打開部編語文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真正讓“好教利學”在課堂中落地。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這是對本冊第三單元“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進一步提升,從怎么把一段話寫清楚到怎么把事物寫清楚,體現了呢你訓練的梯度發展?!皩懬宄摹眱群?,一是指文章主要寫了“事物”事物的什么特點,二是了解文章是從“事物”的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在學習《海底世界》課文中第四自然段“海里動物的活動方式”時,緊緊扣住語文要素“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讓學生先讀課文,讀后將海里動物的活動方法提煉出來,了解它們顯著的活動特點。

(二)關注表達方式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語文學習的目的在于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在學生學習了“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式”時,抓住“四米”“幾十千米”“比普通火車還快”“免費的長途旅行”等關鍵詞滲透文章表達方式的指導,讓學生體會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接著蔣老師通過回顧第四自然段的學習,讓學生明白了第四自然段在構段方式的特點:總——分的結構特點,為后面落實寫奠定了基礎。

二、 說明文(科普小品文)怎么寫

要寫好說明文,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注意兩點,

(一)要注意寫出事物的特點。

(二)要按一定的順序,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寫說明文時,首先要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讓學生注意觀察所描述事物的特點。說明文寫作的前提是對所要說明的事物一定熟悉。那么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先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觀察,深入了解,廣度調查的習慣。

三、讀與寫如何聯結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取義而反三,練習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葉圣陶老先生的這句話一直提醒著我們語文教學中舉一反三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通過學習課文中的例子,掌握方法,進行模仿,熟能生巧。逐漸形成技能的,因此讀一寫的關系密不可分。

說明文的讀寫怎么聯接,在什么地方可以連接?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考慮,一,學習說明方法時讀寫聯接,小學階段的說明文比較淺白,課文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等。閱讀說明文,了解它采用的說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什么對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說明方法是通過怎樣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的。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掌握以上兩點后再進行模仿創作。

比如在執教《海底世界》時,老師把“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換成“移動”,讓學生充分感悟使用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和不使用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讓他們明白寫作中應該運用大量的修辭手法,描寫出事物的特點。教學這一段時,教師把著眼點不僅放在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上,而且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學生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更學到了習作方法,促進了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在充分閱讀后可運用說明方法練筆,提高說明文字的表達能力。

四、讀寫結合策略

朱作人先生說過,沒有模仿就沒有創造,模仿是創造的基礎。兒童最擅長的就是模仿。創新也要先從模仿開始,學生學習語言的運用也一樣,離不開模仿遷移。學生習作的模仿遷移可分為三個階段,仿句,仿段,仿篇。

(一)行文結構的模仿遷移

以第四自然段為例,這一段一共五句話,第一句總寫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接下來第二至五句具體介紹了五種動物的活動方法,它們有的像前進,有的向后退,有了自己活動,有的自己不動,有的極快,有的極慢。蔣教師在指導學生讀寫結合時,讓學生模仿總分的行文結構進行創作。這種學習和模仿降低了寫作的難度,令學生感到輕松,而且有助于學生習得作文的技巧,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

(二)對典型句式的仿寫

教材中不乏表達準確,描述生動形象的典型句式,我們教師就要善于捕捉,有意引導,還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比如《海底世界》中描寫海底聲音的這一個段落:“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還好像在打鼾”。這樣特別優美的語句,學生品讀背誦后,就可以仿照課文的寫法,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來練寫。

(三)摘錄語言、豐富積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積累語言,為學生提供內化語言機會,使寫作有可炊之米,積累語言,把語言范式記錄下來,刻在心里,成為隨時可調用的資源。如《海底世界》一文中的“竊竊私語”“嗡嗡”“啾啾”等好詞或是“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等佳句??勺寣W生摘抄下來,積累在筆記本上,讓學生在摘錄內容后面,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寫話練習,寫話的內容很廣泛,可以點評,可以談理解,感悟,也可以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這樣的摘錄筆記,既是讀的記錄,也是寫的成果。同時也達到了讀寫有機結合的目的。

清代詩人袁枚說:“但肯尋詩便有詩”。 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心存讀寫結合的意識和策略,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讀寫結合點,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經常進行有序的讀寫訓練,那么學生的讀寫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歡
小品文說明文自然段
說明文閱讀專練
卷首
秋天
大家的小品文
美麗的秋天
談談小品文
發現和表現尋常生活
說明文閱讀復習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