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鯰魚效應”

2021-11-18 08:40吳韶安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小海龜沙丁魚鯰魚

吳韶安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471

有這么一個故事: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但還沒等到靠岸,許多沙丁魚就缺氧死掉了,漁夫為了保證它們的鮮活,就放了一些鯰魚進去,鯰魚好動,所以沙丁魚就和鯰魚一起四處游竄,激起水花無數,這樣就豐富了水里的氧氣,刺激了沙丁魚的運動活力,延長了它們的生命。其實在我們每個班級中都有一些“鯰魚”式的學生,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也引進鯰魚效應,適當創設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活力,就會產生鯰魚效應,課堂氣氛更為活躍。

一、以讀為本,“鯰魚”激趣

葉圣陶說:“學語文要靠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币龑W生漸進地讀書、理解、感悟,讓學生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朗讀。就像“鯰魚”一樣,有的跳躍很高、有的亂穿亂翻、有的在原地打滾,把整筐魚攪動起來,學生通過默讀、分角色讀、小組讀、個人帶讀,通過細心品讀,以讀激趣、以讀促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朗讀和質疑的“鯰魚”效應。例如我在教學《落花生》中,我讓學生找出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各自有什么特點,然后讓學生聯系生活中事例進行辯論,想做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想做蘋果那樣的人?一下子,整個課堂像“鯰魚”跳躍,涌動起來,學生討論得很熱烈,有學生說:“做人就應該像花生那樣,雖然我不帥,但也不丑,只要我默默貢獻,不張揚,低調些,就不會被別人說閑話和妒忌;而蘋果等水果,它們高高掛在樹上,所謂‘槍打出頭鳥’,死得快??!我不喜歡那樣?!庇袑W生說:“我就覺得做人應該像蘋果那樣,既然有真才實料,又有美麗外表,為什不表現出來,如果沒有人發現和賞識,那不是白白埋沒了自己人才?”學生們積極討論,既關注了文本價值和語言的內涵,又注意到了文本生成的可能性,將學生引入了社會背景交流中,從自己生活經驗角度,社會發展的角度去思考,正因為學生是帶著自己獨特理解和感受參與課堂交流的,其觀點是開放的也是發自內心的,因此就會出現個性化和多元化的信息,讓學生像“鯰魚”一樣敢于表達,樂于表達,善于表達,更有利于調動“整筐魚兒們”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的時效性。

二、以讀引悟 ?“鯰魚”探究

很多時候,學生在學習上處于被動地位,他們對學習語文感到枯燥乏味,我們就要想方設法找幾個像“鯰魚”的學生,調動其他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把感悟自主權交給學生,通過品讀重點詞句做到有話可說。在教學課文《大自然的秘密》中,它涉及到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等自然法則。于是,我便打破常規不從課題入手,而是進行激趣談話,擺明兩種觀點:對小海龜是出手相救還是順其自然呢?并且在教學中處處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找幾條“鯰魚”,激活和帶動其他學生交流探究,整節課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既完成了對文章的理解,又體驗到知識帶給自己快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節課的小組自由討論中:聯系上下文,談談你對于人們拯救小海龜行動的看法。這個話題給學生一個充分“鯰魚”探究的平臺,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學生們敢于大膽發言,各抒己見,氣氛活躍。有的同學從游覽者的角度說,有的從向導的角度說,有的從小海龜的角度說,有的從鷹的角度說。甚至有一個學生大膽質疑說:“既然那只小海龜爬出來是探路的,相信那位向導一定知道,為什么他不直接告訴我們游人會有什么后果呢?也許這樣我們游人就不會因為救一只小海龜而連累整個巢中所有的小海龜??!”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課堂上一番唇槍舌戰,難分高下。學生們已經把自己的情感體驗、價值觀融入其中,他們對保護自然的認識已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模糊走向清晰。

三、以讀代教 ?“鯰魚”跳躍

朗讀,作為一種最基本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課文內容,領會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朗讀,不斷激勵“鯰魚”的跳躍,激發個別像“鯰魚”的學生朗讀興趣,樹立自信,盤活其他“魚兒”,讓學生敢讀,愛讀,會讀。當然在朗讀中要注意評價的多元化,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性,調動課堂積極氣氛,例如學生評價教師,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的模仿能力;教師評價學生,可以起到指導的作用;學生評價學生,可以形成競爭的意識,學生參與性高。學生作自我評價,自信的學生會說自己讀得不錯,那就讓他再說說理由,這樣學生勢必進一步說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認為自己讀得不好,就給他機會再讀,或讓他與前面讀得好的同學作比較評價后再讀。在教學《野草》中,我專門叫三個朗讀基礎不同的學生來朗讀一段話,第一個學生斷斷續續地讀著,不是念錯字就是加字、丟字、跳句子讀;第二個學生基本通順讀完這段話,第三個學生朗讀水平比較高,所以深情地品讀。對于三個學生的朗讀,我始終微笑地看著他們,不斷提醒鼓勵他們,引導其他同學認真聽完他們的朗讀。然后要求大家只能評價他們在朗讀時的優點,這時學生就會很中肯地評價他們的朗讀,有學生評價說:“我想說說第一個同學,大家有沒有發現,他反復了讀了幾次,堅持自己讀正確,多認真??!他主動舉手朗讀,這就值得我學習!”有學生評價的說:“第二個同學朗讀雖然沒有讀出感情,但聲音響亮,我佩服!”這時,我又有意指名剛才第三個朗讀學生回答,讓他自己對自己的朗讀進行評價,他說:“我認為我讀得還是比較有感情的,特別把種子力量大的那種氣概讀了出來,但聲音比較小,我想聽聽老師對我的評價,以及也想請老師示范讀一次給我們聽,大家給點掌聲老師!”沒有想到這個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我也微笑地答應他的請求,對他朗讀評價如下:你讀得真好聽!征服了大家,老師要感謝你父母給你一副好嗓子,如果你加上表情就更加傳情達意了。就這樣,巧妙地換個角度變貶為褒,讓同學委婉地提醒他們在朗讀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同時又是對他們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學生通過品讀、互相多元評價,理解了課文內容,品析和欣賞了課文中一系列的優美語言,此時的課堂已經完全是每條活生生的“鯰魚”們,完全陶醉于自由自在水塘中游玩。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當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參與情緒低落的時候,發掘一些“鯰魚”,讓他們攪動平靜的水面,讓“沙丁魚”們都動起來。鯰魚效應在課堂教學上的有效運用,能夠激發課堂的活力,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猜你喜歡
小海龜沙丁魚鯰魚
沙丁魚
輕視的代價
慢海龜跟淘氣魚
大魚吃小魚
沒脖子的小海龜
讓鯰魚慌起來
陷 阱
小海龜出場
陷阱
死于勝利的鯨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