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寫作學研究現狀及發展路徑

2021-11-19 12:47羅勛章蔡鈺
關鍵詞:研究

羅勛章 蔡鈺

(長江大學 人文與新媒體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寫作作為人類基本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其所涉外延太廣,內涵繁雜。由于其在現實生活中影響越來越大,近年在學術界被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鑒于以上緣由,為更清楚地了解國內高校寫作學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未來走向,筆者以2010年至2020年間CNKI收錄的高校寫作學相關文獻作為源數據,著重分析了“寫作學”和“高校寫作學”所討論的焦點問題,并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礎之上進行梳理,旨在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現當前寫作學研究全貌。其所以以2010年為起點,是因為2010年前后,手機的功能由僅僅作為單純的通訊工具轉化為信息傳播的終端接收器。移動互聯網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隨時隨地任意交流信息的智能手機的出現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條件。如果被稱為中國3G元年的2009年還不足以說明媒介時代的來臨,那么大眾的認知在國內則以2012年微信的出現為標志,開啟了真正的媒介時代(2010年是取其中位數)。媒介時代的寫作真正實現了寫作的大眾化,大眾自由地寫作到寫作的自由,從語詞到文體,極大地消解了精英寫作的基礎,進而導致作為建構寫作學理論軌范與實踐基地的高校寫作學革故鼎新的需求。當然這僅僅是問題的發端,而非本文的核心問題,茲不贅述。

一、當下寫作學研究現狀與思考

(一)研究數據來源

筆者在中國知網( CNKI) 總庫分別以“寫作學”“高校寫作學”為主題,檢索近十年(2010~2020)國內發表的相關文獻,將檢索出的寫作學研究論文644篇、高校寫作學研究論文845篇作為此次研究的源文獻,得出圖 1和圖 2。

根據圖1、圖2的數據,為了進一步深入分析近十年學界關注動態,我們選取了部分研究熱點主題,分別以“主題”“主題、篇名”設為檢索項,在知網總庫檢索出近十年(2010~2020)相關文獻,簡單梳理以后得出表 1(寫作學被當代學界關注狀態表)和表 2(高校寫作學被當代學界關注狀態表)的統計數據。表中的(2010~2015)(2016~2020),分別指時間范圍: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

圖2 2010~2020有關高校寫作學的主要主題發布篇數

表1 寫作學被當代學界關注狀態圖(部分)

(二)研究結論

圖1 顯示了近十年(2010~2020)以“寫作學”為主題的研究文獻的刊載情況,其具體變化趨勢如圖 3所示。

圖2顯示了近十年(2010~2020)以“高校寫作學”為主題的研究文獻的刊載情況,其具體變化趨勢如圖 4所示。

圖3 2010~2020年以寫作學為主題發文量總體趨勢分析

圖4 2010~2020年以高校寫作學為主題發文量總體趨勢分析

通過對圖表數據的比較分析,下述結論顯見:圖1中創意寫作、寫作教學、寫作學分別居于被關注的高位。圖2中寫作學、應用文寫作學、應用文寫作居于高位。從趨勢圖看,相關內容的關注是否可以反向表明,高校學生在進入媒介時代后寫作與溝通能力下降,進而催生了問題的發現。近年對寫作學一向高冷或持懷疑態度的清華、北大開設寫作與溝通的課程,可為旁證,因為有需求才有關注,才有課程設置的必要。由于寫作水平指向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的顯現,創意寫作、應用寫作及寫作學被高度關注就成了必然。

梳理圖表數據,我們發現:

第一,近五年的寫作研究較前五年研究人數大量攀升。

第二,有關寫作的理論探討的文獻有所減少,而關于高校寫作學的研究則越來越多,且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高校寫作學的困境及原因、寫作學的革新、寫作學的應對策略、創意寫作在高校寫作學中的實踐探索、地方高校寫作教學。從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后,社會及市場對從業者寫作能力的需求增大,使得寫作教學者焦慮,進而倒逼高校寫作學的改革,以此促進了教育者的思考。

第三,創意寫作近年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由于創意寫作概念是一具有豐富外延的表述,既涵括了傳統的文學寫作的路徑思維,也指向市場化的廣告、策劃、劇本之類的寫作路徑研究,因此,創意寫作實質上包含了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可操作性的寫作教育,其列于高位關注是必然的,因為現實發展對創意寫作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另一方面,這表明以葛紅兵為代表的寫作學者對創意寫作教育的呼吁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四,以“寫作學”“高校寫作學”為主題,分別檢索2010年至2020年間中國知網所收錄的文獻,來源選擇知網上SCI來源期刊,EI來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CSSCI、CSCD期刊收錄的中文文獻,通過甄別,確定了論文總數分別為51篇、33篇,參見表 3和表 4。

表3 2010~2020年以“寫作學”為主題的核心期刊發文量

表4 2010~2020年以“高校寫作學”為主題的核心期刊發文量

據此可知,有關寫作研究文章發表的刊物學術層次不高,進入雙核類期刊的文章稀少。這說明寫作學的學術研究在理論深度、社會影響力等層面,依舊在趨向其他學科學術平臺攀升的前行路上;盡管我們不能惟平臺論,但它至少表明寫作學在人文科學學術界的位置。有關寫作學的本體思考,如何提煉學術概念范疇,建構自有的學術體系,進而推動寫作學向其他學科的延伸,學術生長方向何在等理論問題,依然還需要學界進一步努力。

二、高校寫作學的現實與三極

關注當前高校寫作學,不能忽略社會語境與專業語境。從社會語境看,信息垃圾的環繞與經典閱讀的空白,在普通本科及以下的高校學生中顯得非常突出。在高科技完全碾壓現實空間的今天,豐富而冗雜的信息填滿了互聯網。消費主義思潮帶來精神的物化,移動互聯網導致的生活媒介化(手機依賴)覆蓋了發達與不發達地區,學生沉溺于手機的社交互動與各種網絡窗口的信息海洋,傳統的家庭與社區教育與影響的缺位,讓單一的學校教育無法保持其本應具備的純凈心靈。許多高校不得不依靠行政手段來管控學生的學習工具(手機等)運用。與此相伴隨的快餐文化生產與消費,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方式,碎片化閱讀導致審慎的深度的經典閱讀的缺乏,應考式的中小學作文所呈現出的假與空,使得學生的思想與情感的表達出現失序。

現代寫作學的構建時限不長。借用宋時磊的表述,現代寫作學是孕育于20世紀初五四運動之后并在80年代走向成熟的寫作學,它解決了傳統寫作學研究視角的直感性、思維方式的單一性和理論體系的封閉性等問題,立足寫作本體的建構,運用現代觀念和科學方法,努力去揭示現代寫作活動的特點、過程和本質規律。[1]由于寫作學是覆蓋甚廣的基礎性學科,市場經濟時代的到來,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對寫作理論的研究探討不再是高校寫作學的主體,基于寫作結果與成品文章生產的過程寫作或者說實踐寫作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如何應對當下全球化語境下的人類生活方式變革、價值觀多元,建構新的寫作學框架,再次凸顯出必要性。

高校寫作學目前的板塊構成有三極:文學寫作學、應用寫作學、論文寫作學。文學寫作學一直是顯學,20世紀八九十年代借助當時文學的巨大影響力曾經風行一時,當下則處于尷尬的處境。以學生審美精神建構及表達的需求形成的文學寫作學是當下寫作學構架的第一極,詩歌、散文、小說創作曾經在各高校的寫作教育中是主體,中學生對中文專業的認知大多與此相關。而文學寫作培養的是“無用”的人才與情懷的習得,在一個注重物質利益的時代,純粹審美的追求注定是凋零的;而且過度的文學寫作教育,反倒會阻礙學生順利進入社會性的寫作事務中。因此隨著中國進入經濟建設的敘事時代,考公(公務員)需求、職級晉升需求以及各類工作實務需求,使應用寫作、論文寫作日益成為顯學。由于文學寫作學萎縮,大部分高校受學術體制的影響,基本廢除了文學寫作教育。脫胎于文學理論文學創作論范疇的文學寫作教育,從最初依附于寫作學或單獨開課的大課時,逐漸消失讓位于應用寫作學或學術寫作學。當然另一方面,網絡文學的崛起,文學寫手的寫作方略自曝與交流,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文學寫作學的刻板與理論的落后蒼白。

由社會認知及營運管理需求構成的“會寫”的人才需求是由應用寫作學完成的,它包括了公文、行業文書的寫作等。這類課程在理工類高校,尤其是職業院校被廣泛設置,盡管效果不佳,但相關的技法與規范研究還是比較活躍的。而社會文化資本構建需求形成的人才需求是由論文寫作學來承擔的,包括了學歷教育需要的文獻查閱整理教育與論文寫作規范教育,本科、碩士、博士論文的撰寫,及晉級需要的論文撰寫,使得論文寫作學的關注度被推高。 這一點極受海外寫作學方法的影響,近年發展很快。當下流行的主題寫作解構了傳統的論文寫作學的刻板化教育,代之以過程化、思辨化、選題專業化的路徑,對論文寫作學的科學性進行了有力的升級與改造。

與上述概念相關的寫作學的一個熱詞創意寫作,實際上是一個融合三極寫作學的路徑式探索。寫作學發展有一個三段論式演進路徑:傳統文章學、現代寫作學和創意寫作學。傳統的寫作學實際上是文章學的靜態要素論,注重概念知識的研究,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寫作學即脫胎于此:審題、立意、材料、篇章、表達、語言、風格、技法?,F代寫作學注重動態過程的考辨,把寫作的過程納入學術考察,區分了本質與實踐過程,注重人的主體性發揮,將主體、客體、載體、受體融入寫作過程論加以考察。創意寫作學在現代寫作學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個體的重要性,進一步強調了寫作內容轉化的路徑研討,即由創意促成每個寫作個體的創造性寫作的完成。這個歷程完成了學科發展的三級跳,創意寫作學勢必取代寫作學,把寫作發展為一門和文學、語言學并駕齊驅的學科。[1]這個說法是可以被接受的。

三、寫作學的未來:外汲與內生

飛速變化的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需求,倒逼中國高校的寫作學改革。外汲海外的寫作學各種范式,成為本輪寫作學教改熱的原動力,來自愛荷華大學的創意寫作資源成就了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創意寫作誕生。[2]來自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海外高校的主題性寫作[3],作為泛創意寫作則引領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寫作與溝通”教學的落地生根。但是創意寫作本土化的過程中,無論作為領軍性創意寫作高校上海大學的教學研究,還是海南三亞學院、廣西民族大學的創意寫作教學[4],都有待進一步深入理解外來寫作學產生的文化背景,同時嵌入本土教育資源與文化資源,以契合當下中國文化的發展需求,深化細化創意寫作的過程環節,以形成真正中國式創意寫作。

西方寫作學的核心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化思維的基礎上的。從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維到主體間性的交互思維,始終伴隨著傳播的主動性與主導性。也就是說寫作學的本質是思想與情感的交流與傳播,基于傳播的思維決定了創意寫作的路徑與方向,技法與手段。要想充分調動寫作者的個性體驗與傳播趨向,就必須把受眾的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事實的描述是寫作,把事實顯示給受傳者就是傳播。在一個人人都是傳播者的時代,后者對于寫作者有著更大的吸引力。這也是寫作學需要認真研究與拓展的內容。

同時,作為內生性的中國傳統寫作思維在寫作學的發展遞變中,也遠遠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掘。從陸機《文賦》以降的寫作思維研究,《典論·論文》《文心雕龍》《史通》等等對文章寫作、文學創作過程的思維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這些既有的理論是否還具有活態化的可能,流行數百年的八股文寫作模式是否還具有新的活力?這些都是未來可以不斷深化的寫作學探索與改革方向,也可能成為我們對創意寫作本土化的一種期盼與向往。

猜你喜歡
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圖》,現在就帶你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造價超預算預防管理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闡釋
外國文學研究“認知轉向”評述
公司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