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源CT血管成像評價糖尿病頸動脈斑塊及其與血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相關性研究

2021-11-23 09:25王文靜方維東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1年1期
關鍵詞: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

王文靜 方維東

[摘要]:目的:用雙源CT血管成像評價II型糖尿病頸動脈斑塊及其與血清糖化血紅蛋白(glyco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的相關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5月間行頸部CT血管成像檢查的II型糖尿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按HbA1c≥6.5%或<6.5%分組,記錄組間斑塊的發生率、類型、分布、引起狹窄的情況,及其與HbA1c的相關性。結果:68例患者中,31例患者HbA1c ≥6.5%,37例患者HbA1c<6.5%,兩組病人在斑塊類型和分布上無統計學差異(P > 0.05),兩組患者頸動脈斑塊造成中度狹窄分別為52支、33支(52/248, 20.9% vs. 33/296, 11.1%, P < 0.05),造成重度狹窄分別為27支、6支(27/248, 10.8% vs. 6/296, 2.0%, P<0.05),二者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此外,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頸動脈狹窄程度呈正相關(r=0.31; P<0.05)。結論:血清糖化血紅蛋白較高的II型糖尿病患者,表現出更嚴重的血管狹窄,這部分病人在診療決策中應被高度重視。

[關鍵詞] :雙源CT;血管成像;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患者發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及周圍血管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1,2],與缺血性腦部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雙源CT血管成像(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SCTA)評估血管和動脈粥樣硬化診斷價值尤為突出。目前采用DSCT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頭頸部血管斑塊特點的研究比較多[3-6],而研究不同HbA1c水平的斑塊特點的研究較少。我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HbA1c 6.5%作為臨界點,分組評價II型糖尿病患者HbA1c ≥6.5%或< 6.5%頭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差異,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患者研究

回顧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5月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的疑頭頸部動脈狹窄而行雙源CT血管成像的68例II型糖尿病患者,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表1所示。排除標準包括:碘對比劑過敏史、腎功能不全(肌酐水平≥120 mol/L)、缺乏實驗室檢查或數據者、血管段存在明顯缺陷、畸形者也排除在外。孕婦、兒童和年輕人、懷疑有I型糖尿病的任何年齡患者、患有急性病的高風險患者等HbA1c不適用于診斷糖尿病的情況均排除在外。

1.2CT掃描方案

所有病人采用雙源CT(SOMATOM Definition,Germany)標準增強方案掃描,雙源CT掃描參數如下:轉速330ms,A球管(140 kV, 55 mA),B球管(80 kV, 230 mA),準直器寬度2 mm×64 mm×0.6 mm,pitch值0.65,自動追蹤掃描模式,感興趣區設置在右側頸總動脈。對比劑組成包括80ml非離子型碘對比劑和40ml生理鹽水,(碘帕醇370mg/ml,上海博萊科制藥公司),注射速率5ml/s,掃描范圍包括主動脈弓至顱骨頂。

圖像重建后處理在3D圖像分析工作站完成(Syngo-Imaging,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 System, Forchheim, Germany),參數包括:軟卷積核(D20f,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層厚0.75mm,增量0.4mm。使用多平面重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容積再現、直接去骨血管成像等后處理方式。

1.3圖像分析

血管成像圖像由兩名有15年豐富讀片經驗的放射科醫師在不知曉病人臨床病史的情況下獨立分析完成,對意見不一致者,取共同協商結果。

通過不同的CT值將斑塊分為脂質斑塊(CT值<60 HU)、鈣化斑(CT 值>130 HU)及纖維斑塊(CT值60~130 HU),同時含有2種及以上成分的稱為混合性斑塊 [7]。管腔狹窄分級標準采用北美癥狀性頸動脈內膜剝脫試驗的標準(NASCET)[8],按管腔狹窄率分為:輕度狹窄、中度狹窄、重度及完全閉塞。判定和記錄每一位病人的受累節段、斑塊類型、狹窄程度。

2.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的統計分析均通過SPSS 21.00軟件處理。D'Agostino-Pearson檢驗用于分析連續性變量的正態性,連續性變量以均值±標準差或中位數(四分位間距)表示。分類變量以百分比表示。兩組病人頸動脈斑塊的發生率、類型、分布以及狹窄程度的差異通過卡方檢驗完成?;颊逪bA1c與頸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通過Spearman相關完成。P值小于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斑塊類型及分布

以單支頸動脈為研究對象,兩組病例CT血管造影所示頸動脈斑塊類型及分布如表2所示。病例組間斑塊類型無統計學差異(P>0.05)。病例組間斑塊分布位置無統計學差異(P>0.05)

3.2狹窄特征

以單支頸動脈為研究對象,本組資料顯示HbA1c≥6.5%組及HbA1c<6.5%組頸動脈斑塊造成中度狹窄分別為52支、33支( 52/248, 20.9% vs. 33/296, 11.1%, P < 0.05),造成重度狹窄分別為27支、6支(27/248, 10.8% vs. 6/296, 2.0%, P<0.05),二者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HbA1c≥6.5%組頸動脈斑塊造成的血管狹窄更為嚴重。進一步分析發現,患者HbA1c水平與頸動脈狹窄程度呈正相關(r=0.31; P<0.05),可能表明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者,頸動脈狹窄的風險越高。

討論

多項研究表明,糖尿病是頭頸部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素,與斑塊、非梗阻性狹窄密切相關。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新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強調HbA1c在糖尿病診治過程中的重要性[9]。我們以6.5%作為臨界點將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研究顯示兩組病人間斑塊的發生率、斑塊類型和分布上無統計學差異,而與HbA1c<6.5%的患者相比,HbA1c≥6.5%的患者頸部動脈的狹窄程度更嚴重,并且HbA1c水平的高低與糖尿病患者頸部動脈狹窄程度呈正相關。

隨著時間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的顯著提高,CT對頭頸部血管的診斷價值得到了廣泛認可,其中DSCT通過衰減差別區分不同物質,能有效去除鈣化斑塊影像干擾。減少輻射劑量,Zhang等[10]報道,相較于傳統CT,DSCT可以減少60%初始非增強掃描輻射劑量。DSCT具有更快的掃描采集和更高的空間分辨率,使患者運動偽影更小,更好的顯示小血管斑塊[11]。最后,DSCT具有先進的后處理方法,尤其是高分辨率MPR,簡易操作直接去骨算法,使復雜解剖情況的直接可視化。

綜上所述,血清糖化血紅蛋白較高的II型糖尿病患者行雙源CT頸部血管成像時,表現出更嚴重的血管狹窄,這部分病人在診療決策中應被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薛耀明.重視糖尿病腎臟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評估與管理[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0,12(10):761-764.

[2]周華東,王延江,張猛.中國頭頸部動脈粥樣硬化診治共識[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7,50(08):572-578.

[3]程留慧, 王道清, 張保朋, 等. 雙源CT血管成像對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頸動脈斑塊的診斷價值.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5,23(5):343-346.

[4]張保朋 王道清 程留慧,等.雙源CT評價糖尿病患者頸動脈斑塊與腦梗死的關系.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0):29-30.

[5]趙原,蒲紅.雙源CT 雙能量成像在頸動脈斑塊診斷與分析中的應用.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9(6):80-82.

[6]王順鈺 劉九剛,雙源CT 血管成像對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頸動脈斑塊的診斷價值.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4):38-39.

[7]L. Saba, C. Yuan, T.S. Hatsukami,et al.Carotid Artery Wall Imaging:Perspective and Guidelines from the ASNR Vessel Wall Imaging Study Group and Expert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adiology[J] .AJNR Am J Neuroradiol,2018,39(2):E9-E31

[8] Beneficial effect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carotid stenosis.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Collaborators. N Engl J Med 1991;325(7):445–53.

[9]2019糖尿病診斷標準

[10]Zhang LJ, Wu SY, Niu JB, et al. Dual-energy CT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mage quality, radiation dose, and comparison with 3D rotat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m J Roentgenol2010;194(1):23–30.

[11]Uotani K, Watanabe Y, Higashi M, et al. Dual-energy CT head bone and hard plaque removal for quantification of calcified carotid stenosis: utility and comparison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Eur Radiol 2009;19(8):2060

重慶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 重慶? 400016

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放射科? 重慶? 400014

猜你喜歡
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論Ⅱ型糖尿病的形成與調治
跟蹤導練(一)(5)
HbA1c、Lp—PLA2、Hcy水平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術后不良事件的相關性研究
不同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小球電荷屏障變化與HbAlc相關性研究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清C肽聯合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臨床糖尿病中的應用探討
應用操作視頻指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尿糖、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尿病的關系
Ending teen smok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