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理育人 以情感人 以文化人
——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認同機制研究

2021-11-24 14:50李龍銳
活力 2021年5期
關鍵詞:特色政治時代

李龍銳

(天津工業大學人文學院,天津 300387)

一、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認同的基本內涵

1.政治層面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經驗的凝練。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認同的核心,就是政治認同。從其普遍意義來說,就是大學生群體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對生存其中的一整套政治體系所產生的一種感情和意識歸屬,內容上表現在大學生對政治共同體的肯定、對國家制度的認可,以及對執政黨的擁護等方面;形式上體現為大學生對政治的認知、情感、行為、意志、信念等政治心理因素的統一。

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就是從黨和國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基礎、政治立場、政治價值發自內心地認同。這種認同應該圍繞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內在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

2.社會層面

亨利?泰費爾(Henri Tajfel)于1986年提出“社會認同理論”。他將社會認同定義為“個體認識到他(她)屬于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為群體成員帶給他的情感和價值意義”。近年來,世情、國情、社情深刻改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復雜形勢,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辦成了許多長期想辦而沒有辦成的難事。恰逢新時代的當代大學生應當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體現出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價值標準形成自我認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做貢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三個層面二十四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認同什么價值觀、為什么要認同、究竟如何認同等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

3.文化心理層面

相較于政治層面和社會層面,文化心理層面的認同則更為深遠、更為持久。廣義上的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這個維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所創造的文化財富。

參考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的接受理論的觀點:“一部作品的思想意義不是由作家一開始就確定的,是通過與接受者的理解水平融為一體之后才形成的。而這種理解水平則取決于不同接受者的受教育程度、心理狀態及社會因素等?!边@也就從邏輯層面解釋了不同的人會因其主體性差異,對同一個思想文化產生一定的個性化認知。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同也不例外。大學生對它的接受和認同,離不開文化宣傳形成的學習新思想的良好文化氛圍,離不開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進行自我教育的積極作為,離不開大學教育引導大學生認識其理論精髓,更離不開在主動踐行和傳播這一思想的過程中把握這一思想的實踐要義,形成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自信,最終促成青年學生形成對自己民族和國家帶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斷和情感歸屬。

二、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認同的必要性

1.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睂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非易事,需要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奮斗,這當中必然缺少不了青年一代的強國擔當。大學生作為廣大青年中兼具專業知識和創新活力的重要群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在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當代大學生已是重任在肩的社會棟梁;等到21世紀中葉,當代部分優秀大學生已在各自領域成為獨當一面的領軍人物。廣大大學生只有高度認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個人理想目標和國家發展大局緊密聯系,堅持完善自身才干與貢獻社會力量相統一,勇于擔當新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奮斗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2.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必然要求

增強大學生政治認同是夯實黨執政基礎的重要關鍵環節,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同步交織、相互激蕩,世情、國情、社情都發生巨大變化,絕大多數的高校學生都是“90后”“00后”,他們深受全球化、信息化和社會轉型的影響,思維更活躍,權利意識、平等意識、自我意識顯著增強,生活上去中心化、碎片化明顯。他們雖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仍然處于價值觀成型的階段,缺乏全面客觀認識事物的能力,容易在生活學習的壓力下、互相激蕩的多元化社會中迷失自我。與此同時,一些西方資本主義正悄然滲透在大學校園之中,也有一些對民族歷史的錯誤認知不時沉渣泛起。有人甚至試圖用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來奪取歷史解釋權。這些錯誤思潮對理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學生頗有誤導性,一些大學生受錯誤思想影響,不愿認同主流的歷史觀點,逐漸產生不良情緒。一個國家如果出現對青年一代自身文化和歷史的認同危機,就會動搖整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國家自身安全就無法保障,黨的執政地位就無法鞏固。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大學生成才成長指引方向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時代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煥發著時代性和科學性,為廣大青年大學生成才成長、實現人生價值發揮著重要的理論引領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科學、體系健全?!笆糯蟆眻蟾鎸⒘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括為“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等基本問題,并且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民族、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等各方面作出了分析。學習、認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利于廣大青年更好地把握時代課題,深刻理解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內在邏輯,認識我們國家當前和長遠的發展規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對于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新格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等重要發展思想和理念,都對大學生群體確定職業生涯規劃、設定未來就業選擇提供了時代的方位坐標。

三、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認同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1.對黨中央的執政能力表現出充分的肯定和認可

廣大大學生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對黨中央的執政能力的認同度很高。受調查學生均高度認同和堅決擁護黨中央的領導。92.76 %的同學表示對黨中央在政策的落實情況上非常滿意;98.19 %的同學表示贊同和非常滿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執政能力;94.02 %的同學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帶領下,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2.對黨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能力較好,但缺少對理論的內在理解

大學生通過在校學習及日常理論熏陶,在黨的基本理論知識上表現出較強的掌握能力,有八成以上的同學能快速而準確地回答出“什么是四史”及“我國基本的政治制度有哪些”。隨后我們進行了隨機采訪,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對天津市國企改革基本沒有了解;有近三成的同學對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背后原因不夠清楚;對于天津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發揮的作用,有四成的同學回答得比較模糊。

3.對思想政治課重視程度較高,但對時事政治的關注程度有待提高

根據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課堂成績,可以看出學生普遍對思想政治課的重視程度較高。調研結果顯示,幾乎所有同學都會按時出勤思想政治課。但除了學習課堂知識以外,只有36.83 %的同學表示自己會主動關心國家大事和時事政治,49.01 %的同學表示“偶爾主動關注”,還有13.44 %的同學回答“很少主動關注”;此外,51.73 %的同學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熱點問題表示比較關注,30.67 %的同學表示對“兩會”非常關注,41.92 %的同學表示對中美貿易爭端、緬甸局勢等國際熱點比較關心。

綜上所述,通過對本次調研結果的準確統計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在理論學習及黨的基本知識方面掌握較好,但在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等具體問題上表現不太理想,在實際政治參與,以及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等方面仍需加強??傮w來看,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認同感強,對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民族的認同度高,并呈現向上的發展態勢。但是,有少部分同學對國家大事及時事政治方面的敏感度和關注度還有待提高;政治素養和參與度也有待加強;同時,尚且存在的功利心較強、應付了事等問題亟待改善。

四、路徑初探:構建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認同的強化路徑

1.深化課程改革,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創新,應當從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起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思想政治建設為引領,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四史”教育和初心教育;授課內容要立足課本,更要高于課本,充分將具體人物的典型案例引入思政課堂。

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網絡傳播的優勢。利用網絡和新媒體平臺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打造思想認同培育的網絡新媒體“理論領袖”,加強網絡新媒體平臺管理,創建精品欄目等方面建立輿論引導機制。吸引打造一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發揮“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計劃”學員的引領作用,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紅色宣講。

2.織密教育網絡,形成協同育人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高校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專業課教師在專業教學里滲透、輔導員在日常教育中培養、宿舍管理人員在每日生活中影響,讓學生在校內的學習生活接受全方位的德育洗禮。

3.鼓勵學生發展,形成學生自我教育的發展機制

大學生群體是具有高度創造性的群體,新時代的大學生思維也更加活躍,對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較強。各級黨政部門和高校相關職能部門要鼓勵大學生發展,鼓勵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相同愛好、研究興趣的大學生集聚,鼓勵相關學生研究團、紅色理論社團組織、實踐團、宣講團等學生自我發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學生組織,為他們提供學習交流場地、配備專業指導教師,為其擬定發展的目標、確立發展規劃、提供方向建議,必要時為他們提供發展所必需的物質支持。

猜你喜歡
特色政治時代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傲慢與偏見》的藝術特色解讀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