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灰低G值瘦煤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2021-11-24 11:19史永林李昊堃
煤化工 2021年5期
關鍵詞:質量指標煤質焦炭

賀 佳,史永林,李昊堃,李 波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030003)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鋼)先后于2006年8月、2007年11月和2013年11月建成投產了3×70孔7.63 m焦爐,其煉焦煤資源均來自山西省內,部分煤礦經過長期開采,或資源枯竭,或煤質劣化,其中瘦煤貧化的問題日益突出,長期來看瘦煤資源供應形勢嚴峻,亟需增加瘦煤資源儲備。同時,以4 350 m3高爐為代表的大型高爐對焦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優質煉焦煤資源價格持續攀升,配煤成本不斷升高。為此,太鋼從2020年開始進行瘦煤資源的研究與開發,以提高焦炭強度、降低配煤成本。

本文利用煤巖技術,結合300 kg焦爐煉焦試驗和工業試驗,研究中灰低G值瘦煤的煤質特性和結焦性能,及其對焦炭質量的影響,并給出了適宜的配用比例,現介紹如下。

1 在用單種煤煤質分析

太鋼現行配煤體系中在用的煉焦煤有6種,其中焦煤2種(1#JM、2#JM)、肥煤2種(1#FM、2#FM)、1/3焦煤(1/3JM)和瘦煤(SM)各1種,單種煤煤質指標見表1。由表1可知,現行配煤體系中,煉焦煤的灰分和硫分普遍偏高,大部分煉焦煤的灰分和硫分分別在10.0%和1.0%以上,只有2#JM和SM為低灰低硫煉焦煤資源;而SM的G值偏低(僅15),變質程度加深,出現貧化現象,根據GB/T 5751—2009《中國煤炭分類》劃分,其應為貧瘦煤,瘦煤的這種貧化現象不利于焦炭冷、熱態強度的穩定控制。為了給后工序大型高爐提供穩定優質的焦炭產品和降低配煤成本,亟需在煉焦煤市場尋求瘦煤資源。

表1 單種煤煤質指標

2 中灰低G值瘦煤的開發研究

2.1 單種煤煤質分析

2019年—2020年,太鋼共考察、研究了7種瘦煤資源:SM1、SM2、SM3、SM4、SM5、SM6、SM7,7種瘦煤的煤質指標見表2、反射率分布圖見圖1。

表2 7種瘦煤的煤質指標

圖1 SM與7種瘦煤的反射率分布圖

由表2和圖1可知,7種瘦煤的灰分大部分在10.0%以上,SM2灰分最低(在8.0%以下),SM3灰分最高(11.24%),7種瘦煤硫分均較低,在0.50%左右,但7種瘦煤的G值差異較大(在10~30),其中SM1、SM2和SM7的G值低于20,根據GB/T 5751—2009《中國煤炭分類》劃分,其應為貧瘦煤;7種瘦煤的鏡質體最大反射率均在1.70%~1.90%,變質階段均為Ⅶ瘦煤[1],但SM1、SM2和SM3的鏡質體最大反射率明顯大于其他4種瘦煤,煤的變質程度有貧化傾向;7種瘦煤的鏡質體最大反射率分布圖均無凹口,其中SM1、SM2、SM6和SM7的反射率標準差均在0.1%以內,屬于單一煤層煤,SM3、SM4和SM5的反射率標準差均在0.1%~0.2%,屬于簡單無凹口的混煤[1]。綜合煤的工藝指標和煤巖反射率指標,SM1、SM2、SM3和SM7不宜作為研究開發資源,而SM4、SM5和SM6雖灰分略高于SM,屬中灰煤資源,但其G值和反射率適宜,故優選其作為替代資源進行下一步研究。

2.2 配合煤300 kg焦爐煉焦試驗

為考察SM4、SM5和SM6與現行配煤體系的適配性,進行了配合煤300 kg焦爐配煤煉焦試驗,鑒于SM4、SM5和SM6的G值存在差異,故按不同配比替代SM,配煤試驗方案見表3,配合煤煤質指標見表4,所煉焦炭質量指標見表5。

表3 配煤試驗方案%

表4 配合煤煤質指標

表5 配煤試驗所煉焦炭質量指標%

由表4可知,使用中灰的SM4、SM5和SM6分別替代SM后,由于SM4、SM5和SM6灰分略高于SM,所煉焦炭灰分略有增加、硫分基本保持不變。由表5可知,配用低G值的瘦煤后,焦炭抗碎強度M40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方案3#所煉焦炭抗碎強度M40提高了近3個百分點,方案2#和方案3#所煉焦炭耐磨強度M10與基礎方案所煉焦炭處于同一水平,方案1#和方案4#所煉焦炭耐磨強度M10較基礎方案所煉焦炭有所下降。對比分別配入SM4、SM5、SM6的配合煤所煉焦炭可知,方案1#SM4配比為13%時,所煉焦炭耐磨強度M10和反應性CRI較基礎方案所煉焦炭均有所下降,方案4#SM6配比為17%時,所煉焦炭耐磨強度M10、熱態強度CSR較基礎方案所煉焦炭均有所下降,同時考慮SM4的灰分高于SM5和SM6,故選取SM5和SM6以配比15%開展下一步研究工作。

3 工業化試驗及生產實踐

3.1 工業化試驗

為確保工業生產焦炭質量的穩定,在7.63 m焦爐不同時間段以配煤試驗方案2#按15%分別配用SM5、SM6進行工業化試驗。兩次工業化試驗時間均為2個班次,每個班次8 h。工業化試驗期間7.63 m焦爐的工藝條件為:結焦時間27.5 h,標準溫度1 290℃。SM5和SM6的煤質指標見表6、煤巖反射率見表7、工業試驗期間配合煤煤質指標見表8、所煉焦炭質量指標見表9。

表7 SM5和SM6的煤巖反射率

表8 工業試驗期間配合煤煤質指標

由表6~表9可知,與煤質考察研究階段(表2)相比,工業化試驗期間采購的SM5的灰分略有下降,G值略有升高,SM6灰分有所升高,G值卻有所降低,其硫分無較大變化,均在0.5%以內;與配入SM(試驗前)相比,以配煤試驗方案2#按15%分別配用SM5、SM6后,配合煤灰分總體呈上升趨勢,配合煤硫分略有下降,配合煤膠質層厚度Y值基本保持不變,G值有小幅下降;雖然在配煤試驗方案2#中使用3% SM5和SM6替代了1#JM和2#JM,但由于配合煤的黏結指數G值與單種煤的黏結指數G值不具有加和性,所以配合煤的黏結指數G值并未大幅下降;以配煤試驗方案2#使用SM5或SM6替代SM后,所煉焦炭灰分、硫分變化較小,焦炭耐磨強度M10與試驗前保持同水平,焦炭抗碎強度M40有小幅提高,焦炭熱態強度CRI、CSR有較大幅度提高。

表6 SM5和SM6的煤質指標

表9 工業試驗期間所煉焦炭質量指標%

3.2 生產實踐

考慮到焦爐生產節奏變動及煤源煤質的波動情況,為確保配用新資源后焦炭質量的穩定性,在生產實踐中調整配煤結構時采取梯級遞增的調整方式。2020年8月—11月,在工業生產中SM5或SM6分別按13%和15%進行配用,所煉焦炭質量指標分別見表10和表11。

表10 配用13% SM5或SM6工業生產期間的焦炭質量指標%

表11 配用15% SM5或SM6工業生產期間的焦炭質量指標%

表10 、表11表明,2020年8月—11月,在現有配煤體系中配入SM5或SM6后,焦炭灰分較7月升高了近0.07個百分點,但可以控制在12.10%以內,硫分與7月保持同等水平,在0.73%左右,焦炭冷、熱態強度均有小幅度提高。

4 經濟效益

2020年8月—11月,SM、SM5和SM6的市場采購價格分別為1 027元/t、1 012元/t和1 021元/t,SM5較SM采購價格低15元/t,SM5較SM6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故引進SM5替代SM。配入15% SM5后,配煤成本降低7.38元/t,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可以擴大中灰低G值瘦煤資源的利用市場。

猜你喜歡
質量指標煤質焦炭
2月份我國出口煤及褐煤29萬t同比增長9.0%
更正啟事
基于移動護理下全院護理質量指標監控系統的探索研究
礦井煤質管理與煤炭洗選加工協作探討
2020年我國累計出口焦炭349萬t
延遲焦化裝置焦炭自燃的原因及對策
昆鋼2500m3高爐使用劣質焦炭生產實踐
煤質檢驗中應注意的問題分析
汽車潤滑用潤滑脂的主要質量指標及其意義
燒結礦組成和結構對燒結礦質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