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文閱讀教學要堅持“三化”

2021-11-24 08:07高培存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1年7期
關鍵詞:分組學習三化群文閱讀

高培存

摘要群文閱讀教學要堅持“三化”。議題的確定要堅持開放、包容、多元的原則,可以從語文的工具性出發,也可以從人文性出發,同時也要兼顧文本特征和單元教學的重點。課堂的預設和生成要堅持情景化原則,及時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已知走向未知。分組學習要堅持內容決定形式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

關鍵詞群文閱讀;議題確定;預設生成;分組學習

反思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課堂重構的開始。在本次“寇永升(民勤)名師工作室”單元主題多課型同課異構教學活動中,筆者承擔了《喜看稻菽千重浪一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探界者”鐘揚》群文閱讀教學任務,感覺收獲多多,遺憾也多多。

一、議題確定要多元化

不管怎么說,筆者很喜歡“青春點亮中國魂勞動托起中國夢”這個富有人文精神的議題。它磅礴大氣,醒目亮麗,啟人深思,催人奮起,洋溢著時代的氣息,彰顯了民族的品質,高度吻合單元的主題,形象展現了勞動的價值和意義,突顯了人物通訊以人物精神感染人教育人的思想特質,也讓課堂教學渾然一體。學生在課前擬寫的頒獎詞和結課時候“勞動托起中國夢”的感想暢談以令人振奮的方式告訴我們,一顆高貴的種子已經在他們的心中破土而出。

在這個議題之下,筆者設計了三個板塊的內容。第一,人物形象大展示,明確寫什么;第二,事例細節大探究,清楚怎么寫;第三,讀后感想大碰撞,明白為何寫。第二板塊“事例細節大探究”主要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突破。一是從“真”的事例看精神,二是從“實”的細節看品質,三是從“亮”的語言看思想。

三個板塊相互獨立,又融合延續,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第一個板塊主要是從閱讀與鑒賞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本,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第二個板塊主要從梳理與探究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提取篩選文本信息,從事例和細節中挖掘人物的精神品質。第三板塊主要從表達與交流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暢談讀后的感想,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

如果要突出人物通訊教學的實用性,筆者認為想最好的出路是從語文的工具性角度出發制定議題。比如如何選取材料,如何突出細節描寫,如何選準新聞評論的角度,如何閃亮新聞的標題等等。結合最初的設想,如果以“讓人物‘活起來”為議題,將這樣設計教學內容。

保留“勞動托起中國夢”基本框架的一、三板塊,重新設計第二板塊“探索寫作方法”的內容。1.事例“真”起來,人物“活”起來;2.細節“實”起來,人物“活”起來;3.結構“俏”起來,人物“活”起來。塑造人物形象,離不開事例和細節,事例和細節離不開結構上的巧妙組合。合理的結構才能塑造出豐滿的形象,豐滿的形象才能承載人物豐滿的精神品質"。結構“俏”起來,從小標題、線索、過渡三個方面開掘突破,讓學生逐步掌握人物通訊的結構技巧。

小標題結構全文的好處是讓文章重點突出,層次清晰?!断部吹据那е乩艘挥浭讓脟易罡呖萍吉劔@得者袁隆平》中的小標題一則表明了袁隆平發現雜交水稻、培養雜交水稻,選育超級雜交水稻的過程。一則也表明了科學家的優秀品質,比如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實事求是,不迷信權威等。在設計的過程中,筆者將把“曾記否,到中流擊水”“創新是科學家的靈魂和本質”“事實是科學家的空氣”“饑餓的威脅在退卻”四個標題中的第一和第四改寫成和第二、第三個小標題一樣的模式,即“實踐是他發現真理的途徑和方法”“引領綠色革命是他的夢想”。這樣做的目的一則讓學生掌握擬寫新聞標題的藝術手法,一則讓學生體會科學家的優秀品質?!丁疤浇缯摺辩姄P》中的小標題則是表明了鐘揚的不同身份和精神品質,暗示了他對于生命的高度和寬度的探索。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線索是寫作的抓手,也是我們閱讀的抓手?!断部吹据那е乩艘挥浭讓脟易罡呖萍吉劔@得者袁隆》的線索是“中國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這樣世界級的科學家?”顯然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缎挠幸粓F火,溫暖眾人心》中的線索是張秉貴“一團火”的精神。同樣按照時間順序來寫,表明了張秉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和根源?!丁疤浇缯摺辩姄P》中的線索是“哪一個身份都可以以一種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現。在生命的高度和廣度上,他一直在探索生命的邊界,直到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線索與小標題緊密關聯。

這三篇人物通訊除了靠小標題和線索來結構全文,過渡也是重要的技巧之一。這種巧妙既表現在板塊之間的銜接上,也表現在段落之間的銜接上。板塊之間的銜接,比如在《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中第一部分“曾記否,到中流擊水”結尾“這種挑戰之艱難往往會使挑戰者身心俱疲,落荒而去”與第二部分“創新是科學家的靈魂和本質”的開頭“有人說,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戰的勇氣和信心”前呼后應,融為一體。段落之間的銜接,比如《“探界者”鐘揚》中“種子達人”部分的第10自然段,鐘揚在西藏大學理學院的一位同事說:“每次和鐘老師采種子都是驚險和驚喜并存?!钡?1自然段講鐘揚出現高原反應的“驚險”,第12自然段講鐘揚帶領學生在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鼠曲雪兔子的“驚喜”。三個自然段過渡自然,了無斧鑿之痕,足見作者文字功夫之深。學生要在長期的讀寫訓練中體會感悟,才能不斷提升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

當然增加了“結構”內容,必然增加了教學的難度??刹捎谩巴星螽?,異中求同”)的方式進行。也就是事例重點分析《喜看稻菽千重浪一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細節重點分析《“探界者”鐘揚》,結構重點分析《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然后再互相滲透,融會貫通,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節省了時間。

議題確定應該堅持開放、包容、多元的原則。以本課為例,如果要突出單元的勞動主題,還可以從擦亮勞動的價值原色,打磨優秀的勞動品質,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弘揚偉大的勞動精神等方面確定議題。

二、預設生成要情景化

事例和細節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學中在很多時候也是合二為一,語言本也屬于細節的范疇,但是《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探界者”鐘揚》主要以人物語言寫人物,所以筆者將語言從細節中剝離出來,另外又預設了兩個小板塊。

一是人物經典語言。

袁隆平:農民不富裕談不到現代化,單產上不去農民就富不起來。

張秉貴:一個共產黨員到底圖什么?圖的就是為人民服務。

鐘揚:先鋒者為成功者奠定了基礎,它們在生命的高度上應該是一致的。

一是人物標準形象。

袁隆平:挽起褲腿走下稻田。

張秉貴:你瞧他拿糖,一抓就準。

鐘揚:而鐘揚卻背著他經典的黑色雙肩包,穿著磨白了的牛仔褲,戴著一頂寬檐帽,邁著長期痛風的腿,在青藏高原刷新一個植物學家的極限。

人物經典語言的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仿佛進人了文本描繪的場景中,在一次次與他人的情景對話中,一步步靠近了問題的核心,找出了最能體現人物思想之光的語言。但關于人物標準形象的描寫教學就不盡人意了。根本的原因是沒能夠為學生創設情境化的問題生成環境。只是在機械等待生成的奇跡出現,沒有跟上學生問題生成的步伐,沒有及時點亮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從已。

知走向未知。沒有充分利用學生分析袁隆平、張秉貴、鐘揚等典型語言的絕好機會。特別是在學生分析鐘揚采集植物種子常常是“驚險”和“驚喜”并存的時候,沒能進一步引導學生將課文的插圖與文字對接起來,失去了為學生思維搭橋鋪路的絕好機會,讓柳暗花明的喜悅,在山重水復的隘口悄然溜走。盡管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是一門取舍的藝術,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分析人物通訊,不能不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不能不分析人物“標準形象”或是“經典形象”。鐘揚“戴著大檐帽”,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個植物學家極限的形象應該讓學生

銘刻于心。

三、分組學習要靈活化

分組學習雖然不是群文閱讀教學的標配,卻是群文閱讀教學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分組的好處毋庸置疑,為每個學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臺和機會,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細化了教學的任務,使學生對某一文本或者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刻,為進一步的交流奠定扎實的基礎。在教學中筆者分了三個篇目組,保證了單篇文本學習的完整性;在每一個篇目下又分了專題組一事例組、細節組、語言組,突出了學習任務的專一性;還采用了希沃白板助手,將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討論交流的情況及時呈現在電子屏幕上,以促進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交流碰撞,強調了群文閱讀教學的融合性,使單文本向多文本滲透延伸。

分組學習還應把精讀和粗讀、瀏覽結合起來。拿本課來說,三篇文章按照篇目來分組,就是要學生精讀一篇,粗讀一篇,瀏覽一篇。而不是只精讀一篇,其他的就不管不顧了。否則只是走了過場而已,不可能有大的收獲。

客觀上講,要教師在一節課內完成三篇文章的閱讀,即便是分組,也難以高效完成,因為每一篇文章都很長,學生很難能夠深人理解。這樣的話就非常有必要將閱讀前置,也就是提前讓學生閱讀預習。筆者的做法是提前下發任務單,共三項內容:一是依據文本,采用“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的寫法,介紹其中的一個人物。二是找出文本中典型的事例和細節,并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質。三是依據文本,以“勞動托起中國夢”為話題,談談自己的感想。三個任務,對應三個教學環節,每一個環節學生的表現都很優秀。筆者的真切感受是只要教師能給學生一縷陽光,學生定能給自己一個春天。

假如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閱讀三篇文章,那么分組的意義就不大了。讓學生把三篇文章都認真讀完,自己比較思考,然后再與同學交流,理解也許會更加深刻,畢竟被動的接受總是不及自己的理解感悟。當然,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在充分前置閱讀的前提下,還可以按照專題繼續分組討論,進行二次交流碰撞。不管怎么說內容決定形式,不一定非要分組。守正也是創新,守正的路只有一條,創新的路有千條萬條。

有人說,群文閱讀要抓住主題,不及其余。筆者認為,確定議題是關鍵,簡單是王道。

參考文獻

【1】裴培.淺析寫好人物通訊【J】.新聞傳播,2011(04):70.

【2】高德峰.文章斯有路,遵路識斯真【J】.語文月刊,2014(07):1.

【3】陸春芳.開展群文閱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J】.語文教學之友.2019,38(09):21.

【4】施麗聰.群文閱讀教學“倒逼”學習方式的轉變【J】.福建教育.2015(25):65.

【作者通聯:甘肅武威市民勤縣第四中學】

猜你喜歡
分組學習三化群文閱讀
實施礦井“三化”建設持續提升煤礦機電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黨員評議工作 打造合格黨員隊伍
班級文化建設要注重“三化”
分組學習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試析英語教學過程中分組學習的運用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職項目教學分組學習探討
淺談分組學習在職校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效性
新常態下兵團三化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