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棗莊軟弓京胡在當代的演變與傳承

2021-11-26 02:18段軼苒
黃河之聲 2021年1期
關鍵詞:京胡棗莊心田

段軼苒

棗莊軟弓京胡因弓桿比弓毛長,弓桿軟而彈性大稱之為“軟弓”。其除弓子外,各部件的質料、規格及整體結構與京胡完全相同。軟弓京胡由于弓子變軟,弓弦與弓毛的摩擦變大,所以大大豐富了樂聲,用它可以拉出類似嗩吶、揚琴的聲音,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種鳥叫、蟲鳴聲。

在當代,棗莊軟弓京胡歷經民間藝人和音樂工作的傳承和創新發展,由過去的伴奏樂器轉變為獨奏樂器。軟弓京胡音響效果的特殊性與音樂作品的民族性,使其深受當地人民群眾的喜愛。但是由于軟弓京胡要求演奏者具有十分高超的技巧,所以它的傳承難度較大。

本文將通過對棗莊軟弓京胡的背景與其在當代的發展演變進行研究,尋找其在當下遇到的問題并對其困境提出解決辦法,使其適應時代的腳步。

一、棗莊軟弓京胡的歷史發展背景

棗莊軟弓京胡相傳形成于徽班進京時期,最早是為了給京劇皮黃文場的伴奏樂器,其弓桿相對較長且更為柔軟、具有彈力,聲音與硬弓胡琴更為低沉、柔和。

根據徐慕云《中國戲劇史》記載,最早的軟弓京胡因演奏時“非腕力強健,不易收效,人多苦之”,所以“當時有名鼓手劉家福之弟子李四者,另創硬弓胡琴試之,效果較為省力而易于討好。胡琴經此連續之改進,乃臻完善。于是賈三與程大老板之琴師樊三者,均改用硬弓,群稱便利。一時風氣所趨,軟弓胡琴,亦如笛子之遭天然之淘汰,而無人憶及,只余春臺班之韓明德仍用軟弓,魯殿靈光,僅此一人而已。此后軟弓胡琴即成為過去之名詞,而無人涉獵焉”。由此可以看出,現在我們常見的硬弓京胡脫胎于軟弓京胡,后由于軟弓京胡演奏難度大,世人多改為硬弓京胡。

1949 年前,棗莊軟弓京胡作為山東琴書的伴奏樂器被民間藝人所用,但是并沒有形成完整的演奏體系,也沒有獨立的演奏曲目,傳承方法僅僅依靠口傳心授,后在宋心田先生的改良下使棗莊軟弓京胡得以走上獨奏舞臺被人們認識。

二、棗莊軟弓京胡在當代的發展演變

棗莊軟弓京胡在近代得到較大發展。據宋心田先生的唯一傳人王懷剛所說:“棗莊軟弓京胡早期是由于使用硬弓京胡的民間藝人們生活拮據,且四處奔波,當其使用的京胡弓子損壞時只能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由于制作工藝與選材問題,弓子在演奏過程中弓桿變彎,弓弦越來越松,后來無意間演奏出類似嗩吶‘花舌’的音響效果,軟弓京胡才開始被民間藝人們有意識地制作、使用?!?/p>

棗莊軟弓京胡的發展與其兩位傳承人宋心田、王懷剛息息相關,可以說他們的琴學歷程就是棗莊軟弓京胡的發展歷程。

(一)棗莊軟弓京胡奠基人:宋心田

宋新田,江蘇省銅山縣黃集鎮人,出生于19 世紀20 年代初。盲藝人宋新田早年在蘇、魯、豫、皖一帶靠賣藝彈唱謀生,后參加濟寧曲藝團,是樂隊主要成員。六十年代初,宋新田轉至滕州縣文化館曲藝隊工作。

宋心田先生不斷總結前人經驗,并結合其早年的演奏實踐,對軟弓京胡進行系統的整理與改良,堪稱棗莊軟弓京胡的創始人。宋心田先生對棗莊軟弓京胡主要貢獻有:

1、宋心田先生對軟弓京胡的曲目改良

新中國成立以前,棗莊軟弓京胡只在表演山東琴書的民間藝人走街串巷時作為伴奏樂器出現,只有簡單的曲牌沒有成型的演奏曲目。宋心田先生在創造性地對《百鳥朝鳳》進行移植改編后,宋心田先生與其弟子又對其他嗩吶曲目、民間曲藝、戲劇曲牌進行改編,使得棗莊軟弓京胡的經典曲目不斷增加,出現了如《叫句子》、《五六五》、《十樣錦》、《柳金子》等經典曲目。

宋心田先生創造性地完成了對嗩吶曲的《百鳥朝鳳》改編與演奏,使棗莊軟弓京胡從民間“草臺子”走上獨奏舞臺。嗩吶改編曲《百鳥朝鳳》的出現也標志著棗莊軟弓京胡正式發展成為獨奏樂器。

2、宋心田先生對軟弓京胡的形制進行改良

棗莊軟弓京胡由琴弓、琴桿、琴筒、琴弦、千斤、弦軸等物件組成,棗莊軟弓京胡的琴弓與一般胡琴差距極大。早期的軟弓京胡弓桿材質多樣,多為民間藝人就地取材,經過宋心田先生多次試驗,現在棗莊軟弓京胡的弓桿使用自然風干的五節竹細竹條制作。早期軟弓京胡的弓毛使用馬尾制作,全長約65 厘米,由于演奏技巧問題,民間藝人們經常會粘到弓毛上的松香,在演奏過程中被弓毛勒到手。為解決這個問題,宋心田先生在弓毛尾部用膠布纏上15 厘米左右的纏手,演奏時中指、無名指、小指可以搭在纏手上,既解決了演奏時間久導致的勒手問題,又大大延長了琴弓的使用壽命。

3、宋心田先生對軟弓京胡的制作工藝進行改良

早期軟弓京胡的制作工藝比較粗糙,沒有完善的制作流程。宋心田先生完善了棗莊軟弓京胡的制作工藝與制作流程。宋心田先生提出制作軟弓京胡的琴弓時,要以竹條較細端為琴弓前部,竹條較粗端為琴弓尾部。

琴弓制作流程大體如下:首先要將竹條前端起三分之一處略微烤彎,并保證其彈性不受損;其次在其竹節處將弓桿與弓毛用鐵絲纏在一起,并用膠布粘牢;最后在琴弓尾部靠近竹節處鉆一個小孔,使鐵絲折成雙條通過,然后將鐵絲彎折處稍作整理,形成可容弓毛通過的圓環,弓毛穿過后,鐵絲兩頭反方向折下,牢牢捆住弓桿與弓毛。

宋心田對于有些演奏者可能腕力不夠強勁的情況也提出了相應對策:如將琴弦縮短一點使得琴弓彈性增強,或將琴弓尾部用繩子纏一下縮短弓毛長度等。

此外宋心田先生還對軟弓京胡的演奏技巧規范進行總結。棗莊軟弓京胡的演奏技巧早期與京胡相似,并且沒有明確、規范的技巧名稱。在經過宋心田先生的總結、研究、改良下棗莊軟弓京胡演奏技巧與早期軟弓京胡演奏技巧出現了以下三個方面的變化:

(1)演奏技巧專業化、規范化

棗莊軟弓京胡的演奏技巧名稱由原來的口語化改為更為規范、專業的名詞,如將模仿嗩吶“花舌”效果的“打嘟?!备臑橛酶鼮閷I的術語“瀝弓”,將換弦換弓技巧以“纏”(外弦換內弦)“壓”(內弦換外弦)命名。

宋心田還對棗莊軟弓京胡的演奏技巧制定了規范,如明確要求“瀝弓”要將琴弓放在右手食指底部靠近虎口的位置,大拇指與食指輕輕捏住弓桿,用其余二指輔助小指向內壓住弓毛,小指與食指呈直角,利用弓桿的彈性和弓毛與琴弦的摩擦力,模仿發出嗩吶演奏中“花舌”的音響效果。

(2)增加了左手指法

由于早期軟弓京胡主要以伴奏為目的所以左手指法只有在固定把位進行按音、揉弦等技巧,宋心田先生把其搬上了舞臺,使棗莊軟弓京胡由伴奏樂器變為獨奏樂器,所以宋心田先生對棗莊軟弓京胡的音域進行了擴寬,借鑒了二胡的演奏技巧,左手增加了換把、滑音、倚音等技法,使棗莊軟弓京胡音響效果更具有感染力。

(3)增加了炫技技巧

由于在獨奏演出時部分曲目時間較長,或演奏者為表現自己較為高超的演奏技巧,宋心田先生與其弟子根據棗莊軟弓京胡形制的特殊性(弓桿與弓毛間的距離可以讓琴筒通過)增加了反拉弓(弓毛向外弓桿向內進行演奏)的炫技技巧,在表演時正拉弓反拉弓交替出現,且音響效果不變,給人視覺與聽覺上雙重體驗。

除上述幾點宋心田先生與其弟子還明確了軟弓京胡的記譜方式,為軟弓京胡譜例保存與文獻性資料的傳承起到重要作用。

(二)棗莊軟弓京胡傳承人:王懷剛

王懷剛,1962 年出生于棗莊,早年從師宋銘舉,學習二胡、板胡,后師從宋心田先生學習軟弓京胡。是繼宋心田先生去世后棗莊軟弓京胡又一重要傳承人。王懷剛先生對棗莊軟弓京胡的貢獻主要在以下幾點:

1、王懷剛在宋心田先生的基礎上對軟弓京胡曲目《百鳥朝鳳》進行改良。由于宋心田身體上的不便,使其在演奏中的某些技巧不適合常人使用,王懷剛先生對《百鳥朝鳳》進行了改良使其更適合大多數人演奏。

2、王懷剛先生明確、完善了棗莊軟弓京胡的譜面標記,正式確定了棗莊軟弓京胡的記譜方式。宋心田先生曾對棗莊軟弓京胡記譜方式進行研究,但未能成功。在王懷剛先生拜師后,王懷剛憑借自己對其他樂器的認識加以實踐研究,明確、完善了棗莊軟弓京胡的譜面標記,正式確定了棗莊軟弓京胡的記譜方式。徹底改變了過去棗莊軟弓京胡沒有譜面標記,只能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大大推動了棗莊軟弓京胡的發展進程,為日后對棗莊軟弓京胡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譜例資料。

3、王懷剛創造性地將棗莊軟弓京胡與棗莊地區的柳琴精品戲相結合,開創棗莊軟弓京胡的新用途。棗莊軟弓京胡由于其用途的局限性導致其受眾不廣,王懷剛先生將棗莊軟弓京胡與棗莊當地的柳琴精品戲相結合,擴寬棗莊軟弓京胡的用途,創作出如《騎毛驢》等作品,開啟棗莊軟弓京胡又一新篇章。

三、棗莊軟弓京胡在當代的發展與保護

目前,棗莊軟弓京胡這一曾經名動一時的民間藝術瑰寶已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傳承危機。宋心田先生去世后,棗莊地區會演奏棗莊軟弓京胡的民間藝人屈指可數。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用途較為單一,受眾群體范圍較小

喜愛軟弓京胡的大多數是田間地頭的村民,在聽戲看戲的同時欣賞軟弓京胡的音色,這一部分聽眾年齡較大,對軟弓京胡的有著傳統鄉愁一般的依戀,但是這也影響了軟弓京胡流行程度;

(二)入門困難,演奏難度大

軟弓京胡入門比較困難,由于琴弓是軟的,所以其在演奏與表現過程中對琴弓的把握要求比硬弓胡琴的高,需要扎實的其他胡琴演奏功底才能順利地演奏好軟弓京胡;

(三)缺乏對棗莊軟弓京胡的理論著作

一方面沒有對曲譜、音像及音響等資料進行有效的整理、保護與傳承,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民間樂器,棗莊軟弓京胡的傳承人多在鄉野,對其理論性內容的研究比較少,缺乏相應的教材編寫;

(四)缺少專業的創作人才,創作曲目與移植曲目缺乏創新性

在創作層面,由于缺乏專業性的創作人才,棗莊軟弓京胡僅對其他樂器的傳統曲目進行移植,或根據民間小調進行改編,缺乏創新性。

現在,關于棗莊軟弓京胡保護的問題并未引起廣泛地關注,所以目前棗莊軟弓京胡的保護方式僅限于民間放養式的保護,由傳承人來推廣宣傳。但是,可以看出這種保護方式并不能解決棗莊軟弓京胡傳承問題。對棗莊軟弓京胡的保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1、加強宣傳力度,進行軟弓京胡推廣

宣傳力度不夠是棗莊軟弓京胡無法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很少能看到關于棗莊軟弓京胡的詳細介紹,在各項器樂比賽中也很難見到軟弓京胡的身影。宣傳力度不夠導致棗莊軟弓京胡難以被人們了解、認識,無法找到新的受眾群體。所以開展科普性講座、加大宣傳力度是保護棗莊軟弓京胡的一個重要方式。

2、加大研究力度,為棗莊軟弓京胡藝術留下寶貴的研究資料

現在關于棗莊軟弓京胡的理論著作都是碎片化,概念化,沒有深入全面的研究著作。此外,關于棗莊軟弓京胡的曲譜與音像資料也極為缺乏。所以,應該增加對棗莊軟弓京胡的文字性資料、音像資料的整理、保存力度,以保證在棗莊軟弓京胡無法進行民間的活態傳承時可以對其進行博物館館藏式保存。

3、進一步對棗莊軟弓京胡的技巧進行改良,簡化軟弓京胡入門門檻

棗莊軟弓京胡入門困難,需要有三到四年其他弓弦類樂器的演奏功底,這也是棗莊軟弓京胡難以傳承的一個重要原因。簡化棗莊軟弓京胡的演奏技巧,創作一些簡單練習小品,也是解決棗莊軟弓京胡傳承問題的一種方式。

4、加大創新力度,創造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棗莊軟弓京胡在以前主要為山東琴書伴奏,是植根于人民群眾的民間樂器?,F在棗莊軟弓京胡的曲目較為單一,選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傳承人應該打破傳統桎梏,開闊創新,扎根群眾,創造雅俗共賞、老幼皆宜的優秀作品。

結 語

在對棗莊軟弓京胡的傳承保護研究過程中,宋心田先生的弟子王懷剛提出:“一種音樂能否被推廣主要在于它的用途。棗莊軟弓京胡的用途較小,具有可替代性,且作為獨奏樂器時間短,所以人們對其不夠了解;人們不了解,所以傳承也就困難?!蓖瑫r又因為棗莊軟弓京胡成為獨奏樂器時間短,不符合申報省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對其保護力度也就有限。

一方面政府對其推廣力度或保護力度有限,一方面傳承人難以依托其獲利。這種僅在當地民眾中普及的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樂意學習的人比較少,而學習它的人以愛好為目的進行創作和演奏,缺乏專業性、創新性,而變得岌岌可危。

現在除了棗莊軟弓京胡,還有很多地方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面臨這種困境。對于這些即將面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其挖掘、整理進行合理有效地保護。

猜你喜歡
京胡棗莊心田
讓雷鋒精神的種子扎根學生心田
在我心田
女子存入銀行一百萬五年后僅剩一元
《綠洲》讀者見面會在山東棗莊、臨沂舉辦
The grand Chinese ritual
漫談京胡
最后的“京胡圣手”燕守平 他有一把百年京胡 歷經幾位名家
心田上的風景
我,京胡和電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