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心理護理ICU重癥護理質量的影響

2021-11-27 12:22唐曼
智慧醫學 2021年6期
關鍵詞:護理質量心理護理影響

唐曼

摘要:目的:研究對重癥監護室危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的適當方法,詳細調查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此護理措施是否滿意。方法: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ICU收治的68名重癥患者進行調查,將這68名患者不按照任何標準并均勻分組進行探究,將未接受心理護理措施的34名心內科重癥患者作為對照組,將接受并實施心理護理措施的34名心內科重癥患者作為觀察組。嚴格調查及合理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各項護理后的各項數據,該數據主要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數字評價量表(NRS)進行分析。結果:在ICU患者常規基本護理之外,接受心理護理措施的患者在煩躁不安、抑郁癥、身體疼痛以及患者和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方面,明顯優于沒有接受心理護理措施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對于緩解ICU重癥患者的抑郁焦慮等不良心態情緒,促進護患之間友好關系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ICU重癥;護理質量;影響

ICU重癥患者的病情往往比其他科室更為嚴重,且患者病情發展速度更加迅速,此時患者往往會因為ICU的收費情況較為昂貴,使得患者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或是患者對自身情況的不了解,再加上思念家屬等心理活動,使患者產生抑郁暴躁等不良反應,影響康復進程。本次研究將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ICU收治的68名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心理護理進行干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間入住我院重癥監護室的68名患者隨機分配到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有34名患者。觀察組由19名男性和15名女性組成,患者年齡在8至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58±2.29)歲;對照組由20名男性和14名女性組成,患者年齡在10至80歲之間,平均年齡(48.65±3.25)歲。兩組患者在病情以及其他基礎性資料方面所構成的差異均不作為此次研究變量,因此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中,患者將受到病情的密切監測,并接受營養護理、藥物護理、血糖、血壓和各體征的檢測、根據患者病情進行有針對性的支持性治療,及時吸痰以保持氣道通暢、定期按摩預防壓瘡和其他類型的日常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患者組提供了以下心理支持:

1.2.1制定護理計劃,護士完整記錄患者病情的相關信息,了解患者的具體癥狀和主要治療方案,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合適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1.2.2做好術前護理,對于接受手術的病人,護理人員需要提供術前的醫學教育和心理護理,詳細向患者解釋手術過程、術前各項準備的必要性、醫療設備和手術情況,讓病人做好心理準備,以減少對手術治療的焦慮。

1.2.3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在與病人溝通時,重要的是護理人員要避免使用專業術語為患者進行講解,應該使用能夠讓患者理解的簡單語言向患者傳達病理情況、醫生的治療計劃和預防措施。在溝通過程中,護士應仔細觀察病人的肢體語言、行為、情緒變化和面部表情等能夠表現出患者心理反應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況。此外,責任護士應耐心地回答病人的問題,并滿足病人合理的需求,使病人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疾病,對應付疾病更有信心,對治療更加積極。

1.2.4針對性護理,由于病人的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各不相同,護士需要選擇適當的心理咨詢方法,此過程中必須能夠很好地利用心理知識和積極的態度來引導病人,但必須注意不要侵犯病人的隱私。應加強對老年患者的心理輔導,以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引導患者理性地談論自己的不良心理,主動公開自己的感受,減輕心理壓力,使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緩解 通過主動與患者互相了解,緩解患者心理壓力,達到釋放患者負面情緒的目的。

2 結果

對比兩組ICU患者的數據,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ICU患者常規基本護理之外,接受心理護理措施的患者在煩躁不安、抑郁癥、身體疼痛以及患者和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方面,明顯優于沒有接受心理護理措施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心理健康逐漸被人們所關注,因此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重癥監護室的危重病人心理是否健康且積極向上對臨床治療的效果有很大影響,因此對ICU病人進行適當的心理護理十分必要。

重癥監護室的危重病人有癥狀嚴重和起病迅速的臨床特點,患者往往不能了解自己病情的真實情況,往往將情況想得過于嚴重,或者是由于ICU病房的收費相較于其他普通科室更加昂貴,患者難以接受自己的疾病,并在情緒上變得焦慮或者抑郁。在治療過程中,一些病人可能會對治療計劃感到焦慮,而另一些病人可能會變得憤怒、回避、恐懼,甚至不愿意參與治療和臨床護理,這些現象均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病人精神狀態的穩定性,使治療的持續性和依從性降低,影響治療效果。因此,ICU負責護理人員需要采取更為積極的臨床護理措施,為重癥監護室的病人提供積極的心理干預。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適當的心理護理可以緩解ICU重癥患者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不僅保證了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能促進護患之間友好關系,這種護理措施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閻翔宇.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改善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28):187-190.

[2]劉愛菊.心理護理干預對神經內科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21,42(06):1534-1536.

[3]張偉.心理護理干預對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4):181-182.

[4]李敏.探討心理護理對重癥監護病房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作用[J].系統醫學,2020,5(11):181-183.

猜你喜歡
護理質量心理護理影響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證護理效果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